重大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重大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部署要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持续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和争取力度,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有效发挥了项目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功能。但受诸多因素影响,部分重大项目存在迟迟不能开工、开工后进展缓慢、投资拉动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亟需研究并加以改进。
一、存在问题
一是项目前期不够充分。项目申报单位对国家宏观政策掌握不全面,对地方资源、产业、设施等情况认识不足,项目谋划不够科学,可行性分析不深入,项目敲定后因产业配套、指标竞配等问题难以落地。个别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缺乏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等基础性资料,仅有投资意向便草率立项,甚至"以小报大",忽略地方财政配套能力,多番修改方案,变更建设内容,导致项目进展缓慢或无法开工。
二是优化调整不够及时。部分项目因国家实行更加严格的土地、环保等政策,项目可研、审批难度加大,不再具备实施条件。一些项目在对接前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项目的发展预期影响,企业重新考量抉择。个别项目战线拉得太长,错失最佳市场先机,企业更改投资计划。这些项目需要实施单位及时跟进调整项目计划,但因市场意识淡薄,优化调整不及时,项目中途落空或长期"躺"在项目库。
三是要素支持不够到位。国家土地政策收紧,地方土地储备少,存量建设用地不足,土地占补平衡指标紧缺,征地拆迁难度较大,影响项目建设进度。部分项目因地方财政吃紧,配套资金供应不足,个别专项资金拨付前置条件繁杂,导致项目建设"贫血"。地方融资渠道尚不健全,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多数企业规模小、资质低,资金筹措困难,项目承接能力不足。
四是服务保障不够高效。个别行政审批部门权力意识强,工作效率低,存在项目审批手续繁杂、办理过程缓慢等问题,项目落地的绿色通道未能有效运转。特别是涉及土地、规划、环评等国省部门审批项目,审批时间跨度大、周期长,前期拿到支持性批件比较困难。有些项目重争取、轻建设,项目落户后疏于监管,服务保障不到位,项目建设出现"肠梗阻"。
二、对策建议
一要精准谋划储备,做实落地"基础课"。项目实施单位应提高对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前期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投资效益的观念,精细谋划、科学决策,分析地方比较优势,统筹考虑财政配套能力,扎实做好项目课题研究,聘请高层次专业机构精心编制规划和可研,提升项目前期可研、设计工作质量。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政策导向,结合地方实际和产业链发展需求,围绕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传统产业升级等重点领域,深度谋划储备一批优质项目,深入开展前期调研论证,严把项目选址、产业政策和土地报批等关口,确保项目决策正确性、实施方案合理性与可行性。建立科学管理程序,落实项目全过程、全流程监管,规范申报、审批流程,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严防"五算三超"问题,推进项目真正落地并发挥效益。
二要强化要素保障,打造落地"硬环境"。加大惠企政策承接、转化、落实力度,根据市场主体和服务对象需求,适时调整服务策略,确保普惠性政策全面落实、竞争性政策最大限度落地。挖掘用地潜力,盘活存量土地,加大"五未"土地、僵尸企业和低效厂房清理处置力度,鼓励企业建多层厂房和复合厂房。发挥园区平台作用,健全完善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标准地"改革,引导项目向园区集聚,不断提高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组织金融部门与企业定期对接,召开银企洽谈会、项目推介会等窗口会议,促进银企顺畅合作沟通。创新法律允许或不禁止的其他有价资产抵押形式,积极开办机械设备、存货、林权和土地承包权、采矿权等为抵押物的贷款,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三要优化服务质量,提升落地"软实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科学设置审批条件和标准要求,优化"一网通办"系统和审批流程,简化申报材料,提高工作效率。畅通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全程代办、引导帮办,即报即办、跟踪督办,实行并联、集中、限时办结审批方式,凡属部门审批的项目,探索推行在承诺时限内未办结的,实行"超时默认制",在"并联式"审批中,对拒绝参加或不接受牵头单位协调的,实行"缺席默认制"。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大力整治执法检查不规范、监管职责不履行等问题,努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良好氛围。
四要完善工作机制,织牢落地"保障网"。持续推行"三个一"包抓服务和"六必访"等制度,深入项目企业一线,了解掌握工作进展,"一企一策"破解项目落地"卡壳"问题。建立项目建设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全面掌握政策延续变化、项目审批进展、现场开工条件情况,协调做好项目库补充更新、项目变更等工作,集中力量解决土地、规划、拆迁等方面问题,确保储备项目可开工、开工项目可落地。建立项目建设责任、任务、政策"三张清单",明确主要内容、工作流程、政策规定,细化责任领导、责任部门、时限要求,保证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有人管、有人抓。健全完善监督检查、晾晒评比、激励奖惩等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调度会议,适时开展现场督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上一篇:压煤村庄搬迁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