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调研报告-17篇(第7/12页)
1.突出党管人才。要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站办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形成上下贯通、配套联动的有力人才工作体系。以市场化手段推动"党管人才"工作创新,进一步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建立健全经济产业业务部门人才开发职责,持续改进完善人才工作和人才服务的方式方法。
2.突出市场导向。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快街道工作职能转变,突出市场驱动、市场标准和市场激励的人才配置作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进一步强化市场需求、市场发现、市场评价、市场认可的人才引进培育机制,依靠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支持人才、评价人才和发展人才。
3.突出产业聚焦。要回应行业产业发展需求,聚焦解决专业人才问题,培育集聚一大批创新和产业提升的专业人才、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骨干人才。进一步强化产业创新人才、实用人才、一线人才培育,推动行业人才队伍结构转型、优化,推动产业劳动者知识技能更新、升级,畅通从人才强、科技强、产业强到街道强的传导渠道和链条。
(三)强化基础设施,狠抓宜居乡村工作推进,实现生态振兴战略
1.夯实发展基础,持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工程上,投资2200万元,打造XX街道污水处理工程,实现小窑、龙新、靛山三个村的污水处理全覆盖。辖区新增垃圾箱60个,垃圾转运车4辆。在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上,投资3500万元,打造靛山村中寨组成为贵州省乡村集成示范点,内容包括全村立面整治、公共停车场、道路白改黑等工程,为全办下一步的乡村治理摸清道路。
2.拓展招商引资渠道 着力推进小城镇开发。在"十四五"中,街道小城镇建设以打造白茶小镇为基础,投资两亿元打造白茶小镇,为打造城乡一体化。
(四)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实现组织振兴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中提升组织力,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巩固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成果,采用党建"主题广场+文化墙+传统节庆+微信平台"等方式,推动学习教育往心里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三会一课"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以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针对党员思想工作实际,确定"三会一课"的主题和具体方式,如实记录"三会一课"开展情况。严格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要求,做实各领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1.在打造模范队伍中提升组织力。从严把好关口,不断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规范发展党员工作步骤、程序,把好"培养关""考察关""发展关""审批关",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从严教育培训,提升党员队伍综合素质。坚持党性教育和技能教育并重,按照农村基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设置了16个培训专题,政治理论课程达到65%,集中对农村"两委"干部培训,提升其政治素质;加强"领头雁"培训,组织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务骨干外出参观学习、到外地先进社区挂职锻炼等,提升社区干部的能力素质。
2.在带领群众发展中提升组织力。在农村,打造"富民强村"党建品牌。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实施村级集体经济腾飞工程。坚持巩固提升、稳中求进,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等要素有效利用,着力开展示范村项目建设,争取到省级财政扶持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000万元以上,强化产业发展"八要素"。二是开展"一企帮一村"活动。组织5家规模以上企业与5个集体经济薄弱村进行结对帮扶,壮大村集体经济。三是深入开展"创业带富"活动。紧密结合"十四五"计划,积极为创业党员提供政策、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支持,注重挖掘、培育、树立创业典型,确立"创业带富"示范点10个,进一步鼓励、支持、引导有创业能力和意愿的党员带头创业。四是大力开展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和"挂牌亮户"活动。对农村党员进行设岗定责和挂牌亮户,建立工作台账,每半年结合党员岗位职责变化、承诺践诺、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考核,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在促进乡村振兴中作好表率。在社区,打造"幸福家园"党建品牌。推行"党建+"模式,将社区党建与社区网格管理、文化惠民、便民服务等相结合。一是党建+网格,在社区网格成立党小组,全面负责网格内的政策宣传、文化惠民、应急管理、帮扶救助、矛盾协调以及党员管理工作。二是党建+文化,依托社区文化广场、多功能活动室等设施,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坚持不懈地开展内容多样化的文体活动,不断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三是党建+便民惠民,推进社区大党委建设,社区党组织牵头联系辖区内各类党组织,整合各类公共服务、社会服务资源和力量,提供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为居民解难题、办实事。在机关事业单位,打造"先锋旗帜"党建品牌。推行12项效能建设制度,提升办事效率,努力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在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开展"文明窗口"创建活动。以"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为主要载体,组织动员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党组织安排的各项服务活动或自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在职党员管理机制。在非公和社会组织,打造"红色引擎"党建品牌。围绕"双强六好"党组织建设,在"龙虎品牌"企业全面建立党企联席议事会,推行一肩双推,确保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引申"戴党徽、亮身份、服务生产作表率"、"出主意,想办法,我为企业献一策"等活动,通过推行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技术攻关小组等,鼓励党员围绕技术创新、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等方面作出贡献。
3.在抓强基础保障中提升组织力。强化阵地保障。抓好村级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对功能设施不健全、不能满足村级组织服务群众基本需求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通过改扩建等方式进行提标改造。加大社区活动场所建设提档升级工作力度,到2024年年底,全办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活动场实现全覆盖。强化经费保障。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力度。将各村(社区)运转经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社区工作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定期增长机制,确保各类经费在上一年的基础上稳步提升。
4.在抓实绩效考核中提升组织力。层层压实目标责任。街道党工委与各支部签订了党建质量提升责任书,各支部向群众进行了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压实责任,激发动力,确保党建工作始终走在各项工作前列。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坚持月提醒、季通报、半年一督查、一年一考核制度,街道党工委要定期不定期对各支部党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对相关党支部及其负责人下发整改督办通知,限期督办整改。强化结果运用。将各支部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情况纳入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考评结果作为评价使用干部、激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对认真履行管党责任、"党建质量提升年"活动抓得好的党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鼓励,对履行管党职责不到位、活动开展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必要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街道办辖区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机构,充分发挥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三次产业发展的统计、信息发布制度,发挥信息导向作用。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为辖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坚持科学规划。加强对优势产业的科学规划,对企业发展用地进行合理调整和功能置换,保证合理的产业发展空间。坚持规划先行、投资在后的原则;注重与县城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注重产业之间的有机结合,合理布局,实现资源共享;突出重点,以重大项目的实施为抓手,促进产业加快发展。??
(三)不断强化投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广开投融资渠道,逐步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和境外投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融资体制,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和交流,积极吸引外资、民资的投入。
(四)加大扶持力度扶持。贯彻落实好国家、省、市、县有关发展三次产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XX街道办产业发展的新政策和新措施,在财政、用地、税费等方面给予扶持和优惠,鼓励发展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上规模、上档次,扶持新的经营业态,鼓励发展新兴行业。
(五)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完善功能配套,提高品位,促进人口集聚,带动产业总量和就业岗位的增加。
(六)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大宣传力度,转变观念,营造良好氛围。不断深化改革,拓宽发展思路,提高发展乡域产业的能力。
区2023年一季度粮食生产形势调研报告
2023年,XX区积极落实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始终坚持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硬措施,严守耕地红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不断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确保农业稳产增产。2023年,XX区粮食春播面积稳定增长,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夏粮有望丰产。
一、粮食春播生产基本情况
(一)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长
一季度,春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08万亩,增长2.5%。其中谷物播种面积17.70万亩,增长2.5%。豆类播种面积0.21万亩,增长2.9%。薯类播种面积0.17万亩,增长2.2%。
(二)作物长势普遍较好
据近期与区农业农村局走访、实地调研,结合3月14日、3月30日、4月13日对10户种植大户、企业和30户散户进行调查的结果来看,前期墒情总体适宜水稻生长,中苗占比92%,同比持平。当前水稻陆续分蘖,总体长势略好于去年,通过加强田间管理,追加肥料等方式,弱苗已升级转化,生长情况较好。
(三)撂荒地整治效果初显
2023年以来,为了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相关政策要求,守住粮食安全底线,XX区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多措并举,截止目前以多种形式扩大发展粮食生产共计1127.72亩(水稻809.17亩、花生111.95亩、玉米183.6、大豆23亩),其中:开展撂荒治理后复耕粮食作物130.32亩,旱改水种植粮食作物150亩,调整种植结构后种植粮食作物706亩,清按(退园)还粮141.4亩。同时,我区坚持分类治理,因地制宜把撂荒地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在大圩镇、庆丰镇、武乐镇、中里乡等推进农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旱改水等项目,持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方面以治旱为抓手,将低质旱地,通过平整土地、疏通水系、修建沟渠、布设涵管等措施,把旱地改造成优质水田;另一方面,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撂荒较多的区域深入开展一般性农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全区新建3万亩高标准农田已开工,截止目前,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18.62万亩,极大地完善XX区机耕路、排灌水等基础设施,有效推动耕地复耕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