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三中全会专题党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345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5分钟。

三中全会专题党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是我们党历史上又一重要纲领性文献。

一、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一)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框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拓宽经济发展空间,推动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地发展。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首次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稳步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一系列史无前例、破立并举的改革举措落地开花,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制度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被激活。截至2023年底,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1.84亿户,其中民营企业超过5300万户。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多年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二)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从与时俱进修改宪法到设立国家宪法日,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到加强合宪性审查和备案审查工作,新时代宪法全面实施达到新高度。例如,修改立法法,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更好发挥地方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改进法律草案起草机制: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为群众参与地方立法提供沟通的平台,畅通利益表达的渠道。二是不断完善监督机制。例如,在监督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找准人大监督的性质和定位,有力推动宪法法律规定的实施和"一府一委两院"正确行使职权、依法履行职责,确保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监督和制约。三是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例如,全国政协组建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界别增设"环境资源界",两次修改政协章程,从创设"双周协商座谈会"到创新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从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到专题协商会,从界别协商会到专家协商会等,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四是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决定,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依法治省(市、县)委员会全面设立,各地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不断加强。构建起法治中国建设的"四梁八柱",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格局基本形成。编纂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织密生态保护法网;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保障改革开放重大举措,坚持立改废释篡并举,国家立法节奏更快、质量更高。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现行有效法律303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臻完善。

(三)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有效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是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到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会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向着正确方向前进。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奥论引导工作机制,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二是文化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由中宣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和电影工作,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深化中国文联、作协、记协改革,释放出文化发展的新能量。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是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宣传工作的主干性、基础性法规,标志着宣传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四)社会体制改革纵深推进

新时代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近年来,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数据显示,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约13.34亿人,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覆盖人数分别达到10.7亿人、2.4亿人、2.9亿人。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以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2019年以来已有5000万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蛋糕"切得更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缩小。加快推进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改革、健全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机制。多渠道保障群众"住有所居"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

(五)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新时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值得一提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两个纲领性文件出台,构筑起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安排。同时,党中央带领亿万人民向污染宣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一份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美的生态答卷铺展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例如,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碧水长流,河长制、湖长制全面建立提供了根本遵循。此后,推动解决了一批河湖管理保护难题,众多河湖实现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

(六)国防和军队体制改革实现革命性重塑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新时代强军目标,打破长期实行的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大陆军体制,构建起"中央军委一军种一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中央军委一战区一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立起人民军队新体制的"四梁八柱"。具体来说,调整组建军委机关15个职能部门,重新调整划设五大战区,构建起平战一体、常态运行、专司主营、精干高效的战略战役指挥体系。陆军18个集团军番号撤销,调整组建13个集团军。军事政策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形成军队党的建设制度、军事力量运用政策制度、军事力量建设政策制度、军事管理政策制度"四大板块",成立中央军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中央军委干部考评委员会,建立中国特色军官职业化制度取得实质进展。构建军人荣誉体系,举办授勋授称仪式:优化军人待遇,发放军人父母赡养补助、配偶荣誉金,实行军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免费医疗等新的医疗保障政策;等等。

(七)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成效显著

在党的十九大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被载入党章。党中央调整重组优化数十个部门,党和国家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等,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出台一系列党内法规,为落实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了制度保障;将党的领导融入意识形态工作、国有企业治理、高校领导体制、群团组织建设等各类工作全过程。我们党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紧盯"关键少数",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先后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学习教育,为广大党员干部"补钙壮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巡视巡察利剑作用充分发挥,对公权力和公职人员监督的全覆盖、有效性显著增强。

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有紧迫的现实必要性,又有鲜明的客观必然性。为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掀开新的篇章。决定》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概括为"六个必然要求",体现了目标与路径的统一、发展与安全的统一、主体性和主动性的统一。

(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规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与实践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确立和发展,是具有开创性的制度建构,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任务。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要进一步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必须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

改革的直接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发展理念涵盖社会发展各要素与发展全局各部分,必须以改革促发展,以全面深化改革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只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真正做到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

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要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就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因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注重从就业、入学、就医、住房、托幼养老等方面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我们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与此同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面临的风险挑战也前所未有。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要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就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用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不断化危为机,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各国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时代课题的科学回答,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交融交汇,要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就必须进-步全面深化改革。

(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目前,虽然我们党已是拥有99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但大党有大党独有的难题。面对百年变局带来的重大风险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考验"更加严峻,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四种危险"更加急迫,我们党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和坚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要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更好担负起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重任。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