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团课讲稿(第3/5页)
第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第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第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第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7":七个"安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保持了我国社会大局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特别是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管理、处理国家安全风险,有力应对、处置、化解社会安定挑战。
在国家长治久安的发展中,在"党的XX大"报告中重点之处,必须做到三个"坚定维护"、三个"确保"、一个"提高"。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坚定维护国家制度安全,坚定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确保粮食安全,确保能源资源安全,确保重要产业链安全,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8":锲而不舍坚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风廉政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并把反"四风"、反腐败与反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相结合,在干部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秘书配备、公务消费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从狠刹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到着力推进基层减负,再到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我们党落实八项规定、持续整治"四风",为的就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是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举措,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成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13个方面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全面从严治党;从10个方面概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自我革命。
"9":中国式现代化的九方面本质要求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搞建设、实行改革开放,朝着现代化目标不断探索实践。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综合,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否则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可承受。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的暴力掠夺殖民地的道路,是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1到9,我们深入学习了"党的XX大"报告,相信团团们对我们的报告有了新的认识和系统了解。
第三部分、学科角度解读报告
运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作为试题情境,深入挖掘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学科素材,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社会现实与经济、科技进步与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国家认同,增强理想信念与爱国情怀。
下面,分别从语文学科、数学学科、政治学科、历史学科角度来解读。
一、语文学科角度
大家先来观看两个视频,感受一下祖国的伟大成就:
视频一:国产大飞机C919领证啦
视频二:神州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
同学们,上面两个视频你们看过吗?那你看过哪些类似的视频吗?你认为祖国的日益繁荣强盛还体现在其他哪些方面呢?以下是老师搜集的一些素材:
1.中国高度。世界海拔最高的电气化铁路、最高的民用机场、最高的火车站、最高的并网光伏电站···
2.中国速度。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光纤网络接入带宽实现从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指数级增长···
3.中国跨度。"天问一号"成功"落火"、全长22.1公里的天山胜利隧道正加紧施工、中国高铁、载人航天、北斗导航等大国重器成为国家新名片。
4.中国精度。"太空穿针"、涉及9000多万人的脱贫攻坚···
5.中国深度。2400米地下,有一处安静地点--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地球第四极"马里亚纳海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塔里木盆地,中国石油首口超9000米的深井鸣笛开钻···
6.中国力度。白鹤滩水电站,承受1650万吨的最大水推力;湖南株洲,单机功率28800千瓦、牵引力2280千牛的"神24"电力机车;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7.中国厚度。黑土区旱地平均耕层厚度由19.8厘米加深到23.3厘米。建成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成果丰硕···
8.中国密度。新的动力电池在中国问世,能量密度达到255瓦时/千克,可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40.85%;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世界第一。
9.中国广度。连接克罗地亚的长2440米、宽22.5米的公路斜拉桥佩列沙茨大桥通车;中远海运集团运营的比雷埃夫斯港,不仅是希腊最大港口,也是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港口之一;中国建交国总数增至181个,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伙伴关系网络覆盖全球。
10.中国温度。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施的营养改善计划,让3.5亿人次的农村学生吃上营养均衡的餐食;10.4亿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3.6亿人参保基本医疗保险。
建议:学生要加强阅读,充分了解祖国的伟大变化,从一项项重点工程、一个个国之重器、一次次创新突破,感受在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从不同维度的独特标识学习中国的非凡十年。
二、数学学科角度
(一)报告中提到: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备考方向:以我国关键技术为试题情境设计立体几何问题,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阅读理解、数学建模的素养,引导关注科技发展与进步。
(二)报告中提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备考方向:以我国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胜利、农村振兴和耕地保障等为背景,设计抽样调查等统计题型,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数据处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