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工作培训材料(第2/2页)
心理疏导要提供充分满足个体精神需要的内容供给。人的精神需要是人本质中精神性的体现,代表着人的高级需要。人的精神需要有一定的层次,主要分为心理需要和思想需要。心理需要是人精神需要的基础,决定着个体精神需要的最低层次,反映的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面对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个体感性认识表现为困惑迷茫、紧张对抗,实质反映了个体在生存和发展中的精神无序,以及其化解内心冲突、厘清混乱方向、脱离无限困境的心理需要。从存在论的角度看,心理疏导不仅要关注人的心理感知,而且要分析这种感知下隐含的本质需要。思想需要是最本质的精神需要,决定着个体需要的主要内容,思想需要主要是通过理性认知获得满足,心理疏导既要关注个体的心理需要,又要通过探究其思想症结和认知模式来分辨思想需要,从内容设计、认知输入、思维定式、语言技术等方面优化内容供给,充分满足个体应对困境、自觉发展的思想需要。由于精神的未完成特性,个体的心理、思想需要也有可能是消极、非理性的,因此,心理疏导要以充足、理性的精神内容供给引导个体不断生成积极的思想需要,使个体的精神需要与社会的主导精神需要一致。
心理疏导需要实现人文关怀方法的对接。人的独立性发展越来越需要个体化的精神供给,以体现对人自我实现的尊重、关心和帮助,弥补物质发展导致的心灵冷漠和精神异化。当个体精神需要得不到合理、充分的满足时,就容易出现心理、思想的堵点和爆发点,因此,心理疏导的内容需要个体化,将社会精神供给转化为个体化的精神供给,具体地协助个体应对现实世界的压力与挑战,细致地化解其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持续传递对个体的人文关怀和理性关切,不断给予个体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只有塑造出个体的积极心态,才可能实现社会心态的理性平和。个体的心理、思想问题源于现实问题,因此,心理疏导需要以生活化的方式,深入个体的日常生活世界和交往世界,结合个体的物质利益冲突点解读其精神利益矛盾点,在涉及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具体问题中协助其加强精神的健康性发展和主动性发展,将社会精神供给与个体内心诉求精准衔接,从而在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一体化的微路径中实现个体精神力量的觉醒与发展。2.转化规律:消极因素最小化与积极因素最大化的统一。矛盾转化决定心理疏导实现的性质与方向,是心理疏导实现的关键规律。心理疏导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疏导对象的思想矛盾,其解决的关键是疏导对象思想矛盾性质的转化,即个体思想矛盾消极因素的最小化和积极因素的最大化。从矛盾的斗争性看,消极因素能否实现向积极因素的转化决定了个体思想矛盾的性质,因此,首先要实现消极因素的最小化。对单一的消极因素,心理疏导促成其直接向积极因素转化,对复杂的消极因素,转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初级阶段,消极因素向中性因素转化。心理疏导创造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促使个体思想矛盾的消极因素内部发生裂变和分解,消极因素中的消极因子减少,积极因子增多,结构上变为半积极半消极的中性因素,当中性因素大于或等于消极因素时,个体思想矛盾的消极性质就发生一定的变化,表现为个体心理、思想的相对平衡状态,中性因素的持续增长为其向积极因素的转变准备了过渡性条件。二是在高级阶段,中性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化。由于中性因素由消极因素转化而来,仍可能还原为消极因素,因此,中性因素需要向积极因素转化,而拓展中性因素中的积极因子是重要环节,心理疏导要敏锐地在中性因素中发现积极因子的萌芽,以积极的思想矛盾运动促进其发展,使积极因子的数量超过消极因子的数量,最终实现个体思想矛盾的中性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化的质变。
个体的思想矛盾存在着自身原有的积极因素,这些积极因素虽然规模有限但却是矛盾性质变化的潜在力量,因此,心理疏导还要实现积极因素的最大化。积极因素的最大化除了量变,最重要的是通过改变价值成分使其成为新质的积极因素,这种改变主要有两种。一是从个体角度看,积极因素的生存性价值要转化为发展性价值。受物质基础和生存发展的局限,积极因素的萌发较多囿于个体的自发性生存状态,因而积极因素的价值层级处于精神力量的低位,难以实现向发展性价值的飞跃。心理疏导要提供先进的理论和精神力量,提高个体的认知水平,促进积极因素发展性价值的成长,降低生存性价值的比重,提升积极因素的发展性价值含量。二是从社会角度看,积极因素的工具性价值要转化为终极性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技术的合理性已经变成政治的合理性",社会的终极性价值是追求物的工具性价值,人的终极性价值为工具性价值服务,决定了个体积极因素局限于工具性价值的困境中。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的终极性价值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工具性价值虽然也追求物,但只是为终极性价值服务,社会终极性价值与人的终极性价值高度契合,因此,个体思想矛盾的积极因素可以不断从社会终极性价值中获得先进元素和价值动能,超越工具性价值局限,进而转化为社会和人终极性价值兼有的新积极因素,实现积极因素的最大化。
3.协调规律:个体内部系统自主性与社会外部系统主动性的统一。人的心理、思想是其内在系统和社会外在系统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综合体,这些要素之间的差异性客观要求心理疏导要整体协调个体内外两个系统的要素,增强个体内部精神力量的自主性和社会外部精神力量的主动性,使人在把握内心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实现类特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疏导对象内部系统主要由思想品德、思想矛盾运动、疏导力等要素组成,心理疏导需要对这些要素进行协调。思想品德是静态基础,思想矛盾运动是动态过程,疏导力是内生动力。心理疏导要在心理修复、思想重塑和行为调适三个层次上不断巩固心理的韧度、强化思想的力度、调整行为的频度,恢复思想品德系统要素的平衡,还要在疏导对象思想矛盾运动中对知、情、意、信、行等要素的失衡进行微观协调,使思想矛盾运动的积极性要素与思想品德的平衡性要素相互协调,增强疏导对象的自主性。疏导对象能否具备化解心理、思想问题的自主性与疏导力有关,而疏导力的大小取决于其自发性要素与自觉性要素之间的平衡。疏导力的自发性要素主要来自疏导对象的家庭、朋辈、亲友等主体,包括其自身,他们共同决定了疏导力的最初水平;疏导力的自觉性要素主要来自学校、社会组织等发挥心理疏导功能的主体,其疏导能力间接决定了疏导力的最终水平,这两种要素间的差距越大,心理疏导的内化越难以实现。因此,心理疏导还要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以自觉性要素为主导,提高自发性要素水平,增强疏导力的效果,促进疏导对象思想品德、思想矛盾运动的良性互动。
疏导对象的外部系统主要是指与疏导对象关联的社会外部系统,是疏导对象心理、思想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客观因素的综合体,影响、制约着个体内部系统的发展,包括疏导主体、疏导内容、疏导环境、疏导方法及疏导载体等要素。心理疏导要统一整合疏导对象的社会外部系统要素。一是在结构上,实现外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协调。心理疏导需要在心理修复、思想重塑和行为调控的纵向层次上横向优化和重组社会外部系统要素,通过多方主体协同、多元方式组合、多种群体配合、多样环境融合等方式,在人的生存和发展实践中整合各种力量,使局部性的"场"要素贯穿连接为整体性的"域"要素,扩大心理疏导共同体的总合力。二是在效果上,实现外部系统要素的治本性协调。社会外部系统要素的协调既要具备化解和消除个体心理、思想问题的应急性,更要具备增强和发展个体优秀精神品质的教化性,不局限于治理心理、思想问题,而是立足于提高人的精神修复、重组和更新能力,在人的社会化实践中实现育心与育人的结合,促进疏导对象精神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
下一篇:七月份廉洁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