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师培训材料 (3)
思政教师培训材料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中国人民大学的思政课堂,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不仅深刻揭示出了思政课的本质特征,而且对讲授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和针对性指明了方向,启示我们要用道理讲好思政课。
一、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
思政课以教育的方式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并将其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实际行动,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讲道理深刻地揭示出思政课的本质特征。
1.教育教学属性决定思政课要讲道理。思政课教学属于教育教学的范畴,教育教学活动就是一个讲道理的过程。人是有思想、有理性的,真正的接受是从道理上说服,正所谓心悦诚服。要想让受教育者真正接受思政课所讲的道理,就必须把握教育的一般本质,遵循教育规律,通过知识的传递、深入浅出地讲道理,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达到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目标。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完成知识的传递、理论思想的介绍、逻辑推导方法论的教化,引导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达到真正的接受认可、批判反思、传承创造。现代社会的教育是在平等、民主、科学的条件下进行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平等的互动关系更加突出,这也要求教育过程更加注重以理服人。
2.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讲道理的。思政课讲授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承担思政课的教学单位一般叫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真理,是最讲道理的。正如列宁所说,"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讨,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探讨,加以批判,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马克思很早就认识到资本主义的不平等性,指出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对此,他不是简单地从道义上表达愤怒,而是从理论上对其进行深刻批判。他深刻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他用严密的逻辑进行理论的深入论证,从政治的批判、宗教的批判、伦理的批判转向经济学的批判,通过"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他从市场经济条件下最普遍存在的商品开始,对劳动、资本、工资、剩余价值、经济危机等进行严密的理论论证,透彻地分析了资本家与无产阶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运动,准确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地预判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点,以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思政课自然要把握这一本质特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不仅让学生学习马克思的理论思想,而且掌握用讲道理的方法掌握群众,并将其变为物质力量的方法。
3.教育对象的成长规律要求思政课讲道理。思政课的作用对象是青年学生,他们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是能够听说理、懂道理、明事理的。"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在基础理论、政治认识、社会认知、专业学习、人际关系、就业选择等方面,青少年容易陷入各种难以排解的困惑。这就要求思政课通过讲道理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掌握正确认识世界的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在数字信息时代,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了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的思维方式,加之国内外的现实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学生面临着关于理想现实的各种困惑。思政课应该通过讲道理的方式为学生释疑解惑,面对思想意识领域的新问题、新态势,及时对主流与非主流的思想舆论、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作出回应,让学生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形成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从而实现"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4.大学思政课的名称意味着要讲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深刻地揭示出要根据学生成长规律,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政课课程体系。不同学段的学生接受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应该有所不同:中小学阶段更强调知识的传授、直接的灌输,大学阶段则更需要宏大的视野、说理的透彻,这种差异性内在地要求课程设置随着学段的升高而强化理论性,通过加强理论教学坚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所以,目前思政课在小学及初中阶段叫"道德与法治课",在高中阶段叫"思想政治课",在大学阶段则叫"思想政治理论课"。
二、新时代思政课讲好什么理
讲道理的前提是有道理,道理是规律的反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得中国社会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来自于实践,人类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发展重心显现出位移态势,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格局中虽然仍占据有利地位,但是整体发展态势呈现出"东升西落"。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思政课的责任就是把这些道理讲出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广大青年增强政治认同、健全人格品格。具体来说,大学思政课主要讲以下道理。
1.讲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之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科学性和真理性是其最基本的品格。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是我们认识世界、掌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以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支撑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发展、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就是讲好这个理。
2.讲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和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这些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创新精神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干出来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就是讲好这个理。
3.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空想到科学、从尝试到制度、从一国到多国,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得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同时彻底消灭了绝对贫困、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迈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给那些既想独立又想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开辟了走向现代化的新示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实践成功的背后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创立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两门课就是讲好这个理。
4.讲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成长之理。新时代中国青年正处在最为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好时期,既面临着建功立业的人生出彩机遇,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思政课要通过联系实践环境,使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着眼更高的人生目标,将个人理想与民族理想、国家理想统一起来,把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知与坚定信仰转化为个人情感认同与日常行为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和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情、意的统一,引导学生提高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就是讲好这个理。
三、目前思政课理讲不好的困境所在
理论只有彻底,才能掌握群众;思政课只有把道理讲好,才能真正影响学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的说理性受到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效性明显提高,但实事求是地讲,目前高校思政课讲道理的质量还不高、理论性不足,存在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问题,没有真正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究其原因是复杂的,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制约。
1.理论提炼不够和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发展当今世界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消除了绝对贫困,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但是,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仍然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化阐释较弱,政治性与学术性话语不同步,经验、政策即为理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展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理论和话语优势并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标识性学术概念不多等问题。中国的社会科学之于西方社会科学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学徒的状态与模仿的过程之中,而没有形成更多主体性、原创性、本土化和竞争力的中国自主理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中华民族有着重教的优良传统,正是优秀的教育使得中华文明赓续绵延,正确的思想教育保持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同时,中国思想教育传统在方式上重道,即指出了正确的道,而缺乏"抽丝剥茧"论证的"说理过程"。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而《论语》一共11705个字,其中强调的基本都是"道",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择其善者而从之"等。受此影响,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认为告诉学生正确的"道"就可以了,而对于其中蕴含的理由与各种原因却强调得不够,没有彻底地说服被教育者。其实,讲道理应该是道和理的统一,"道"的正确为"理"树立了自信基础,只有从"理"上把"道"讲清楚了,才能让人们更加理解"道"、认同"道"、坚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