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一)-100篇(第2/31页)
主题教育中的"破题""化冰"
近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整改整治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诚然,主题教育工作已在各地"落地生根",但学不深、学不实、学不精、学跑偏的情形仍然凸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锚住问题不松手、咬住坚冰不松口,有的放矢开展整改整治,推动主题教育"开花结果",铺就新气象、成就新作为。
深挖"学不深"的问题,对标思想认识,化"不求甚解"为"格物致知"。主题教育归根结底是理论的学习、思想的教育、信念的洗礼,思想认识"跟不上",理想信念就"拖后腿",主题教育便"吊车尾",当然学不好、学不深、学不透。主题教育是一个凝心聚魂、淬炼党性的过程。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时刻自省、深挖是否存在只学概论、不学内涵的问题,是否存在只记笔记、温习不够的问题,是否存在死记硬背、点到为止的问题,是否存在抛弃目标、盲目乱学的问题,毫无保留、逐个攻破。做到既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也要善于对标思想认识要求,在学中思,养成"步步看"的习惯,看学的内容与实际工作的联系;在思中学,养成"回头看"的习惯,看以往失误在学的内容中的解法。唯有真心爱党、忧党、护党,时刻胸怀"国之大者",才能真正破开"学不深"的问题,化"不求甚解"为"格物致知"。
细究"学不实"的难题,对表实干担当,化"坐而论道"为"躬行实践"。主题教育的成果始终落脚于实干担当促发展,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对党员干部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严字打头、实字打底,强调"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一个"实"字充分体现党员干部的为政之基、执政之要。"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党员干部要不断查摆"步子迈不出""行动铺不开""担责躲起来"等一系列问题,摈弃"关门"思想,以"处处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时时坐不住脚"的行动力,到群众最急、困难最多、矛盾最盛的地方去,积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秘密武器,分清轻重缓急,将现实中的问题梳理为纸面上的措施,让纸面上的理论真正落地为现实中的政策。奋斗实干担责的勇气增强了、解决人民急难愁盼的能力提高了,方能真正破开"学不实"的难题,化"坐而论道"为"躬行实践"。
拷问"学不精"的偏题,对照典型模范,化"大同小异"为"匠心独具"。学习思想和理论,根本目的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学习中要抓住促进发展的"火车头""牛鼻子",决不能照抄照搬、上下一般粗,要有针对性地学、有特殊性地干。在不同地方学,就要考虑当地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挖掘其中"新"品,打造地方"精"品,谨防学习内容偏题、离题导致的发展方式偏向、脱轨。"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县市区。"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过来,足迹遍布南北东西、大江大河,在任浙江期间,孕育出"八八战略""后陈经验""浦江经验""千万工程"等。党员干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断对照各地精品案例、典型模范,督促己身学精、想透、钻深其发展思路、工作方式,识变应变求变,方能破开"学不精"的偏题,化"大同小异"为"匠心独具"。
严打"学跑偏"的错题,对齐党规党纪,化"走样变通"为"克己奉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看主题教育是否有成效,最直观的感受是看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党员干部作风是否有明显进步。党员干部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松一尺,就会引起政绩观的偏差,在主题教育中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就容易导致学习停留在"开开会""拍拍照",使党的创新理论卡在起点、堵在中点;就容易导致调研实践"洒洒水",下村指导只留"痕迹"、不留"成绩";就容易导致新官上任匆忙"换赛道",盲目蛮干、大干快上,最终导致群众口碑的恶化、人民信任的消逝。面对此类问题,必须对齐党规党纪,把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严查、严打、严惩,才能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才能破开"学跑偏"的错题,化"走样变通"为"克己奉公"。
打通从"学"到"干"的"中梗阻"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知是行之始,干是行之成,只学不干就是纸上谈兵,只干不学就容易白用力、空做功。各级党员干部要将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的所思所悟运用在狠抓落实上,以所干推进所学,以所学推进所干,打通从学到干的"中梗阻",让实干落到实处,把实绩"浮上来",效果"落下去"。
"学得深"更要"干得精",把实干落到精细处。当下,仍有少数党员干部自诩"老基层",仰仗过去的经验解决现在的问题,盲目蛮干,成效缓、落地慢也不及时纠正,最终导致事倍功半。新时期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倘若过分依赖"老办法""老经验",想着"大力出奇迹"就能让一切困难迎刃而解,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不能保证最后的成果质量。以学促干不能思路全无一味蛮干,要让实效显、落地快也要善用"巧劲",讲究方式方法。要站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高度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查清"病灶",以"解剖麻雀"的细致认清问题本质,深入分析厘清思路,把经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找准"药方"精准施策,既求效率也求质量。
"学得好"更要"干得稳",让实效经得住检验。欲速则不达。一件件民生小事事关群众急难愁盼,党员干部立抓立办,高效解题无可厚非,但不能因为急于求成而放宽标准、降低要求,让形式主义沉疴泛起,严重降低工作的质量和成色,把好事办成了坏事。要着眼于长远,立足于基础,精准掌握工作中面临的实际情况,动态梳理工作过程中长期性、突发性、普遍性的各种问题,主动走到群众身边问意见、寻对策,不急不躁把"地基"打牢。在基础稳固之后,逐步补短板、强弱项,下足绣花功夫,把好事一件一件办实,环环相扣推动工作大踏步前进。同时,要防止"一干了之",对于办结办成的实事,要紧盯事后环节对成效进行全面检验,确保成果够真,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学得全"更要"干中练",狠抓落实全面成长。狠抓落实的过程中切勿想着挑肥拣瘦,而是要坚持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中练,在实干中砥砺奋进,推动全面成长。各级党员干部要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优势和短板有底数,面对擅长领域,要主动出击,敢啃"硬骨头",敢拿"烫手山芋",坚持目标导向,在抓落实过程把优势能力磨"精"磨"尖"。同时,不能把自身的"短处"晾在一旁,面对不擅长领域,畏畏缩缩当个"躲事派"。要把"短处"多拿出来练练,懂得"借力打力",多向擅长的同事请教,跟着专业的人员工作,形成干的合力,在干中学、学中干,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以"量"的积累形成"质"的突破,推动自身成长为更全面善抓实绩的高素质党员干部。
以学促干当有"到底"思维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以学促干当有"到底"思维,广大党员干部要朝着目标"干到底",聚焦实事"办到底",克服困难"斗到底",把一抓到底、久久为功的理念贯穿干事创业全过程,保持历史主动和战略定力,坚持"一锤接着一锤敲",提升事业发展实效。
朝着目标"干到底",静心沉气、定力十足,将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之高、叶之茂,在于"根深",就像党员干部干事有没有担当、赶考有没有定力关键在理想信念坚不坚定。党员干部要把信仰之"根"扎深扎牢,踔厉奋发向目标,心无旁骛干事业,以发自内心的"让我来"和奋勇当先的"让我来"推动工作、狠抓落实,让强烈的思想意识激发行动自觉和干事魄力,每件事能主动谋划在先、扛起在肩,以高标准"踩准"每一步,以严要求踩实"每一步",让既准且快又实。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党员干部要以"靠前"之姿勇立时代潮头,始终围绕中心干事业,以服务大局、推动事业为使命,让信念内化在心,更外化于行,将信念力量转化为发展的优势。
聚焦实事"办到底",俯身服务、尽心办事,将情怀根植实践、化而为力。为民服务,先要重视民生、关注民情、紧贴民心、了解民愿,与民同心同行同感受,才能找准干事的"点",以"凿深井"的坚持不懈让民生发展源源不断"出甘泉"。党员干部要把为民服务作为自觉行动,当好用心为民的"好公仆",当好俯身实干的"孺子牛",把为民造福作为头等大事、第一要务,把每件小事都办好,把每件难事都办成,以脚踏实地的作风回应群众的呼声。实践中,党员干部要找准"为谁干"的出发点,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时刻放在心头,不喊口号、不说空话,多交流、细问询,一言一语暖民心,一举一动皆为民,一步一印有力量,聚焦人民期盼,提振"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气神,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克服困难"斗到底",顽强拼搏、冲破险阻,将力量融入实践、迸发于途。斗争之路上,"破难"在"开路"之前,只有冲破前方的艰难险阻,才能在顽强拼搏中打开新天地。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掌握斗争的艺术,斗争不是"蛮干",而是"智取",必须深入实际、开展调研,才能把"难点"是什么弄清楚,知己知彼方能有底气,把问题的特征搞清楚方能找准"招式"。面对赶考之路上的"湍流急河",党员干部要把力量汇合起来,同坐"一条船",同划"手中桨",以苦干实干、全力以赴的姿态克难制胜。斗争贵在坚持,要坚持逐个问题破解、逐项任务落实,以"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接续奋斗,执笔绘就"拼搏画卷",让壮美画卷在赶考征程上徐徐铺展。
答好主题教育"民"字题
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行利民事、得群民信、守为民心,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和指导实践工作的强大力量,以好作风优形象创造新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