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一)-100篇(第18/31页)

网友供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6883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63分钟。

"群众阅卷"检验主题教育"成效如何"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评估主题教育成效要用事实说话,开门抓评估,让群众评价,确保评估客观真实。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群众满不满意、问题是否解决是唯一的标准。是否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检验着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品质、工作作风。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群众阅卷"检验主题教育"成效如何",牢记创造业绩的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多为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做到做事而不"作秀"、造福而不"造势"。

"美颜"的成绩,经不起实践检验;"掺水"的成绩,经不住反复推敲。工作中,有的喊口号很积极,行动上难见影;有的把"表态"当成"表演",不把"表态"当作"表率";有的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没注意,存在"垒盆景""造典型""刷数据"等现象......凡此种种,势必误了工作、坏了风气、损了形象、伤了民心。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来不得半点虚浮,一定要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的做法。

心里装着小九九,肚里打着小算盘,带着帽子不干事,占着位子不作为,是无法真出业绩、出真业绩的。只有党性坚定、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要加强和改进干部的党性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磨亮大公无私的公仆本色,正确处理义和利、是和非、苦和乐等关系,解决好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样的业绩、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矢志奋斗、甘于奉献,才能拥有美丽的人生、实现伟大的梦想、铸就恢弘的伟业、擘画壮美的蓝图。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需要千千万万像杜富国、聂海胜、孙宝嵩这样的优秀同志不断涌现出来,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平凡的岗位上燃烧激情和才智,在普通的工作中挥洒辛劳和汗水,在无私的奉献中成就事业和梦想,不断为党的事业拼搏奉献、忘我向前、倾注全力。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进,在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中强化自我教育、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让学识深一层、本领高一筹、业务精一步,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念好以学促干中的"民"字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对"以学促干"提出明确要求,再次强调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价值观的体现,反映了其政治立场、党性修养、境界格局,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决定着其能创造出什么样的成绩。"人民"二字重若千钧,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心念好以学促干中的"民"字诀,厚植为民情怀、提升为民本领、凝聚人民力量,把工作抓到群众心坎上,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秉持"百姓心为心",厚植为民情怀,站稳人民立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现实中,少数干部被"名利"遮眼,大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让群众心寒,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组织的评判是公正的。党员干部要从心底真正认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用心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情感受焦裕禄、黄大发、廖俊波、黄文秀等优秀党员干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情,厚植枝叶情怀,当好群众的"知心人"。基层的准确情况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要切实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多交几个"草鞋亲戚",去从"微表情"中读懂"弦外音",充分获取"带露珠"的一手资料,以"一竿子插到底"的硬功夫"凿"通堵点,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坚持"人民需为需",提升为民本领,延伸服务触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转变,群众利益的多元化,促使基层工作愈加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和交叉性。干好基层工作的前提是要吃透、啃透国家政策、工作条例,做到未雨绸缪,尽可能多地掌握各方面知识,避免被群众问得哑口无言。"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要"迈开腿"走入群众中间,练就"铁脚板""泥腿子",以务实之功与群众"心连心""面对面",走出民情"活地图",修炼出"独家"基层"通关秘籍"。"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党员干部,"干"字当头,应时常"自省"杜绝"躺平"行为,主动投身到乡村振兴、征地拆迁、人居环境、民生建设等大战大考和火热实践中,勇于接最烫的"山芋"、啃最硬的"骨头"、扛最重的"担子",用汗水稀释苦水,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坚定"群众利为利",凝聚人民力量,汇聚发展合力。"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我们依靠人民"起家";在百废待兴的经济建设时期,我们依靠人民"当家";在飞速发展的改革开放时期,我们依靠人民"兴家"。如今,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追逐中国梦的全新征程上,更加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通过聚群策、集众思、广纳言的方式唤醒人民原生力量、激活人民内生动力、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评估"出成果 "检验"出成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第一批主题教育只剩下一个多月时间,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党中央部署,善始善终、慎终如始,务求实效。要对主题教育的实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估。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在第一批主题教育即将收官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主题教育实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估意义非凡。我们要树立系统思维充分认识"评估"重大意义,坚持"用事实说话"掌握"评估"方法论,力行"学查改"相结合,确保"检验"出成效、"评估"出战果。

立起"检验"标准,把"硬杠杠"立起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整改整治、干部作风等方面,如何检验主题教育成效首要的就是要把标准立起来,必须要"一针见血"容不得半点犹豫和拖沓。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抓住"学思想"强党性,紧盯"关键点"检问题,围绕"抓整改"优措施,落脚"促发展"见成效,进一步消除"政治隐患"驱散"思想迷雾",既看过程也重视结果,避免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确保检验方法正确、成效显著。

鲜明"评估"导向,让"参与度"广起来。主题教育成效几何,群众最有发言权。要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价标准,鲜明"开门评估"的导向,坚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发挥群众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中感受政策温度,换位思考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中体味冷暖,始终用事实说话,让群众真正参与到评估工作中来,搭建交流的"连心桥"拉近和群众的距离,切实以真实打动人,以真情感染人,以真心吸引人,让群众工作更加"接地气",正反发力推动各项工作客观真实,激发干部担当作为、激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形成"群众评价"最优效应。

注重"查改"结合,使"好作风"强起来。"查"是为了更好的"改","改"的目的是促进发展,查改结合才能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评估主题教育成效,检验只是第一步,如何推动结果运用才是最终落脚点,要聚力解决问题做好"评估"后半篇文章,挂出作战图,排出进度表,坚持查改结合,在查的方法上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在改的路径上立标准、树典型、成规范,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闭合回路,严防"查"走形式"蜻蜓点水你好我好大家好",杜绝"改"走过场"雨过地皮湿",始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聚焦"顽疾"下猛药,整治"虚假"出真章,把"查改"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让主题教育出实效、出成果,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调研不妨"抓活鱼""剥洋葱""推石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调查研究,按照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调查研究不仅是获取真知灼见的方式,也是检验干事作风的"试金石"。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抓实干,让调查研究在"抓活鱼""剥洋葱""推石磨"的过程中,收到服务决策、解决问题的预期效果。

深入一线下深水,沉下身子"抓活鱼"。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问题不是"宅"在机关"层层要材料"要出来的,也不是闭门造车"拍脑袋"想出来的。只有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脚上多"沾泥土"、多接"地气",才能抓到矛盾的"活鱼"。要找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正确打开方式",充分"备课",预先想好"调研什么"的问题,多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直奔问题多、困难大、矛盾窝的地方去,确保调研始终有目标、有方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放下"架子"、卸下"面子",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多一些现场看、随机走、当面听、直接问等方式,从群众的"牢骚话"中找问题、从"刺耳声"中找不足,这样才能看到最真实的情况、找到最想要的答案。

较真碰硬找原因,层层分解"剥洋葱"。入深水者得蛟龙,入浅水者得鱼虾。坚持问题导向是做好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只有深究背后的原因,才能做到精准施策。现实中,一些调研不够细致,了解问题"浮于表面",没有"顺藤摸瓜"找到问题的根子,无法开展"解剖麻雀";有的斗争精神不足,不敢正视问题,心中清楚"症结"所在,因担心惹麻烦、找苦吃,只能选择性回避。党员干部要善于发现问题、正视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问题看问题,对于一些关键性、隐蔽性、深层次问题,不妨多一些"较真精神",以"剥洋葱"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层层分解,揭开问题的"庐山真面目",确保问题找得更准、原因分析更深,对策提得更实。

解决问题重实效,精研细磨"推石磨"。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深入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运用是一个"闭环系统",调研效果好不好,关键看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能不能让群众感受到幸福感,倘若"一调了之",调研成果"束之高阁",调查研究成了"半拉子工程",难免被贴上形式主义的标签。党员干部要"趁热打铁",做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对于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做好充分论证,以点带面适时推广。要坚持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把问题整改贯穿调查研究始终,要以"推石磨"的方式,多转上几圈,多费点力气,在精研细磨中把大问题变成小问题,再把小问题碾细成粉末,真正让调研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温度,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