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想主题教育党课(第2/2页)
(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在共同推进上着力,在一体建设上用劲。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一个有机整体,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辅相成,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点,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行政是各级政府活动的基本准则,三者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本质一致、目标一体、成效相关,必须相互统一、共同推进、形成合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围绕重要任务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在法治政府建设上率先突破,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加快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服务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依法治理网络空间。
(八)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准确把握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着力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入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方针实现了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历史性转型。推进科学立法,核心在于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要提高立法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推进严格执法,要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作为一个整体,准确把握、全面贯彻,不能畸轻畸重、顾此失彼;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进公正司法,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强化对司法权力的制约监督。推进全民守法,要让法治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成为全社会的信仰,牢固建立法治群众基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九)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原则,要正确处理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之间的辩证关系,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积极推进涉外领域立法,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司法领域国际合作,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要完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更好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及外国公民、法人在我国的正当权益。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法治方式和平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在对外斗争中,要把法治应对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法治手段开展斗争,提高对外斗争能力。
(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至关重要。法治工作队伍是法律运行的专门力量、是推动法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要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立法、执法、司法这三支队伍是法治工作队伍中的专门队伍,要把这三支队伍建设好。法治专门队伍应该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新形势下的政法队伍应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坚守政治纪律的底线,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要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在加强律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快发展公证、司法鉴定、仲裁、调解等法律服务队伍,不断提高法律服务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准。要加强法学专家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熟悉中国国情的高水平法学专家队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要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将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明法笃行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加快培养涉外法治人才。
(十一)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他们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在全面依法治国中起着以上率下的作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领导干部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必须解决好尊法问题,只有内心尊崇法治,才能行为遵守法律。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学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领导干部用法的关键,在于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在法治之外、更不是在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牢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化公平思维;必须保护人民权益,强化人权保障思维;必须牢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强化权力制约监督思维。要扎紧织密制度笼子,用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党政负责人要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要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在法治国家,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决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三、学深悟透法治思想
法治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融会运用于法治领域,坚持发展地、全面地、系统地、普遍地认识和处理全面依法治国一系列重大关系,实现了法治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的历史性飞跃。学深悟透法治思想,必须深刻认识法治思想关于政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发展和安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等重大关系的基本原理,增强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复杂现象、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一)正确处理政治和法治的关系
政治和法治的关系是关乎法治建设正确方向的根本问题,是法治理论的核心问题。法治思想遵循政治和法治的辩证逻辑,深刻论述了法治形态背后的政治理论、法治模式当中的政治逻辑、法治道路底下的政治立场,深刻指出党和法的关系是政治和法治关系的集中反映,厘清了政治和法治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保证了党对法治工作的全面领导,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政治方向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正确处理改革和法治的关系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深化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依法治国,需要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总体上看,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在目标上互为一体,在功能上互为支撑,能够实现相统一、相促进。从目标上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实践中,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三)正确处理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是发展的奇迹、社会长期稳定是安全的奇迹。这两大奇迹,同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以法治促进发展和保障安全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新时代,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
(四)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和道德是两类重要的社会规范,法治和德治是两种重要的治理方式。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没有法律的支持,道德便会显得无力;没有道德的支持,法律便会显得不善,二者不可分离、不可偏废,需要相互支撑、协同发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环节,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
(五)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关系
要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发挥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互补性作用,形成国家法律制度和党内法规制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格局,促进党的制度优势和国家制度优势相互转化、形成合力。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既存在明显区别又具有紧密联系,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既各有侧重又同频共振,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规治党是管党治党的基本方式,是依法执政的题中之义。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依规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和根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