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省教育工作会议发言汇编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720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5分钟。

目录

1. 深化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推进产教城一体化发展 2

2. 奋力打造服务"三航"领域新型工业化和"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4

3. 铸魂育人 真抓实干 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 6

4.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奋力开创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 8

5. 大力实施三项举措推动城乡一体优质均衡发展 10

6. 聚力探索集成电路领域急需紧缺 拔尖人才自主培养新实践 12

7. 以审计专业硕士留学生项目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14

8. 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 着力提升关键办学能力 16

深化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推进产教城一体化发展

常州市教育局

构建"三体系",职教内生动力更强

构建更高能级的领导体系。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市领导联系职业院校党建与思政工作制度,全面加强职业教育组织领导。构建更加完备的政策体系。常州市人大出台《关于推进产教融合建设职教名城的决定》,研制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实施方案、职业院校与新能源之都建设融合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构建更加有力的保障体系。设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市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全面强化职业教育支持保障。

整合"三资源",职教适应能力更好

整合政府资源。推进职业学校向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集聚,形成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整合产业资源。立足重点行业、依托重点产业园区,打造市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和市级产业学院,释放产业硬实力和教育软实力的叠加效应,赋能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整合学校资源。试点推进中高职结对"揭榜挂帅"制度,发挥常州优质高职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整体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聚力"三提升",职教认可程度更高

提升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推动职业学校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提升双师队伍育人水平。实施产业教授遴选行动,支持职业院校引进科技家型企业家、技能大师等担任市级产业教授,参与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提升技能人才综合素养。深化"三全育人",打造思政"金课",开展技术精英校园巡讲活动,完善"国家、省、市、校"四级大赛机制,增强学生技能水平和"双创"能力。

落实"三服务",职教贡献力度更大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进东西部职教协同发展,开展常州拉萨职教合作交流,选派职业院校干部、教师赴陕西省和青海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支教工作。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扩大长学制人才培养规模,推动职业院校创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依托特色专业、省市级职业体验中心、现代化实训基地等资源开展培训。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实施教师产业服务能力提升项目,鼓励教师开展"四技"服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奋力打造服务"三航"领域新型工业化和"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扛稳担牢强国建设历史使命

坚持不懈深化理论武装,筑牢办学治校思想根基。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根本遵循,推动"第一议题"制度落地见效。坚决有力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持续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枫桥经验",协调解决师生急难愁盼2000余条。坚定不移深学笃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打造高品质校园文化生态。创新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面加强教师思政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健全特色鲜明的大思政课体系。

突出学科特色发展,以产学研融合强化高素质人才供给,加快建设"三航"领域人才中心

突出特色发展,着力完善高质量学科生态体系。坚持全校办"三航",以新兴技术赋能"三航",深入实施"工科一流、理科卓越、文科提升、交叉培育"四大工程。突出人才培养,不断打造高素质人才方阵。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施特殊类型转专业、本博贯通等教育教学改革。打造"空天艺海·大师引航"系列美育课程,构建"三精准三提升"育人体系,加快形成"四共四融"卓越工程师培养新生态。突出人才引领,服务支撑江苏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系统构建教师发展一体化培训体系,开展"青年教师携手远航工程"。

聚力服务新型工业化,以有组织科研促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打造自立自强创新高地

提升组织管理效能,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健全以高水平科研产出为导向的项目和平台管理联动机制,高效动态配置科技创新资源,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组建大团队、建设大平台、争取大项目、产出大成果。深化开放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助推行业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南航国际创新港为牵引,以校企联合实验室/创新中心为支撑,营造产学研深度融合新生态。在苏州、无锡等地建设校地研究院6家,切实打通科研成果从"学校"到"企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高速通道。

铸魂育人 真抓实干 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

中国矿业大学

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开好讲好关键课程,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构建"一元两类三阶"思政课课程体系,打造了3门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积极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大国矿业、能源报国"的理想信念。牵头推进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突出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江苏篇",打造了"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苏新实践"等系列示范课程。

打造实践育人"新范式"。"点面结合"推进实践教学,组成"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专业教师"的指导教师队伍。紧扣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和要求,深化与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联动,把思政课堂开到淮海战役纪念馆、潘安湖生态修复区、煤矿企业一线,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课"。抓好日常思政教育活动,连续7年发起9所驻苏部属高校"弘扬淮海战役精神"教育实践活动,参与学生达到5万余人次。围绕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乡村振兴等实践活动,努力打造"七彩"实践育人等品牌活动。

造就铸魂育人"大先生"。加强高水平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大思政课"教育教学共同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常态化教育和监管制度。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构建教师荣誉表彰体系,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建立思政课教师"传帮带"和"手拉手"备课机制。出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认真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称评审"三单"制度。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奋力开创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

苏州大学

坚持党管人才,健全贯通协同的人才工作体系

优化工作机制。将"人才队伍集聚工程"作为"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的重要内容系统推进。强化政治引领。实施"铸魂润心"强师行动计划,推进思想强基、师德铸魂、实践立行、文化润心4项行动和12项重点建设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细化服务保障。将组织、宣传、凝聚、服务人才的职责落到支部,建强人才身边的党组织。上线人才服务保障平台,畅通沟通反馈渠道,高效解决人才"急难愁盼"问题。

坚持精准引才,构筑人才集聚的创新创业高地

创新引才举措。细分岗位设置,构建高质量引才体系。重点引进一批学科发展急需的知名学者、行业精英。打造引才高地。全力推进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四大"建设,实现平台建设与人才引育双提升。拓宽引才渠道。联合苏州市打造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交流会、国际青年学者东吴论坛等人才工作平台。去秉持"创新在苏大 创业在苏州"理念,推动顶尖人才团队共引、校地人才资源共享。

坚持精心育才,提升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

强化政策支持。出台《高层次人才计划实施办法》等一揽子文件,构建完善"基础牢固、中坚提质、尖端突破"的"金字塔形"人才培养支持体系。强化组织培育。坚持"学术大师+创新团队"培养模式,由顶尖人才牵头组建10余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形成大师引领、骨干支撑、后备衔接的良好梯队。强化实践锻炼。支持高层次人才对接苏州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大力实施三项举措推动城乡一体优质均衡发展

南通市教育局

坚持制度引领,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地位

南通坚持将优质均衡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惠民的战略举措,着力构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制度体系。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严格落实地方法规。2020年9月,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南通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条例》,以地方法规的形式,从招生入学、办学条件、师资建设、教育质量、法律责任等方面,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出刚性要求。推进数字教育建设,加强智慧校园及信息化建设,均衡配置资源,切实缩小校际差距。

坚持提质扩优,推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

南通聚焦立德树人,聚力内涵发展,在强调条件均衡的同时更注重质量均衡,努力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实施以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为指向的"立学课堂"教学改革。突出实战型教科研,坚持在课堂、备课组、学科组一线锤炼教师专业能力。强化乡村优师培育。连续十六年创新培育乡村优质师资,开展初中起点师范生"五年制定向培养""七年贯通培养"项目试点。推进学段协调发展。坚持学前教育优质普惠,推行"优质校+新校+薄弱校" 教育集团建设模式,以资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为纽带,以师资和学科组建设为重点,有力保障了办学质量。

坚持优化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南通牢牢把握"双减"全国试点城市机遇,以校内提质、校外减负为改革突破口,着力优化教育生态,促进教育和谐发展。注重课堂教学提质。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以"教足教好"确保"学足学好",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堂教学优良课率达90%以上。注重规范治理提效,创新实施中小学"四全管理"50条标准,构建全对象、全时段、全空间、全领域管理体系,促进学校治理格局更加完善。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严查隐形变异违规培训。

聚力探索集成电路领域急需紧缺 拔尖人才自主培养新实践

南京邮电大学

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地多方协同育人新格局。打破高校和企业的"边界",建立产教融合、双赢合作长效机制。牵头成立全国半导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南京市集成电路封测人才培养共同体,获批紫金山产才融合(集成电路)示范基地,促进多方协同育人模式创新,有力赋能地方特色产业和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加强学科交叉,探寻科教融汇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以"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建立跨学科交叉/多学科相融的创新环境,构建"学科交叉-贯通培养-多元协同"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开设"新工科"实验班、国科大联培"卓越研究生"等,满足集成电路产业对复合型紧缺人才的需求。

打破校企边界,优化实践创新人才培养"芯"平台。学校以现实需求和实际问题为导向,整合优化院校、企业、研发单位等多方资源,构建形成多层次复合应用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实践平台体系。牵头制定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技术技能标准,牵头成立全国首家省级集成电路学会,成立集成电路成果交易平台,打破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壁垒,助力集成电路领域人才培养实践创新。

突出"敢闯会创",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成效显著。学校实施"科研育创新、竞赛促创新、实践强创新"的"三创"机制,持续打造"无创新、不南邮"的靓丽名片,引领"无挑战、不青春"的科创氛围,脚踏实地强基础,聚焦重点谋创新,不断完善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集成电路"双创"实践育人体系,学生获得了一系列标志性学科竞赛成果。

以审计专业硕士留学生项目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南京审计大学

服务国家审计事业,培养中外审计交流友好使者

学校积极推进审计专业硕士留学生项目,以"审计"为窗口,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培养业务骨干、管理骨干和中外交流的友好使者。2012年,受利比里亚审计署委托培养审计专业硕士留学生,学校开启了审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2016年起承担教育部"中国政府审计奖学金"项目,2017年起承担商务部"援外培训高级学历学位项目"。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留学生项目高质量发展

学校以契合国家战略、服务全球治理、助力"一带一路"为战略定位,以提升知识更新力、实践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主要内容,不断完善审计专业硕士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全英文课程群、英文资料库和审计案例库,建设留学生教育实习实践基地,推进"理实结合"留学生综合培养体系建设。组织校内骨干教师参加国际组织培训、联合国审计,组建"南审+审计署+审计行业精英"联合课程组,为留学生开设相应课程;邀请审计署、地方审计厅专家为留学生授课、开设讲座。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打造"审计留学中国"品牌

2023年7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的留学生回信,鼓励他们为深化国家间友谊与合作积极贡献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学校制定了专项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审计专业硕士留学生项目建设,包括打造留学生人才培养高地,完善留学生综合培养体系,建设审计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推进留学生校友资源库建设。

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 着力提升关键办学能力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聚焦能力培养核心,让学生"动"起来

创新"动"的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各具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就业、主修+微辅修、专本衔接和自主创业等多元发展通道。构建"动"的实践体系。坚持以项目为驱动,优化"一个目标、纵横三赛、四融四促、三化机制"的技能竞赛体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突出"动"的评价导向。构建"理论+实操"的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学生取得的学历教育成果,非学历教育成果以及其他成果均可进行学分认定与转换,促进了学生多元成才。

聚力能力培养路径,让课堂"活"起来

持续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学校先后主持(参与)制订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23个,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动态更新项目化教学内容。一批教材课程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国家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深入实施数字化课堂革命。建设了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专业教学资源库等为依托的智慧教学云平台,全面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聚焦能力培养关键,让教师"强"起来

坚持实践导向,建好双师队伍"练兵场"。分级打造师德高尚、技艺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坚持业绩导向,用好职称评审"指挥棒"。加大工程实践、教学评价、成果转化等指标的比重,将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化教学能力等作为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坚持服务导向,搭好产科教创"融平台"。打造了现代航海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一批国家级省级教科研平台,引领推动教师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航海模拟器二次开发和应用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