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组织部在2024年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区委组织部在2024年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同志们:
2023年以来,我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关键,先行先试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通过阵地融合、队伍融合、资源融合纵深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可及,实现"阵地建在家门口,队伍沉入网格里,服务送到心坎上"。"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坚持"党建+基层治理"理念,探索出一条基层治理现代化的"XX路径",被中组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确定为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基层联系点。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突出阵地融合,从"组织所能"到"群众所需"
阵地是服务群众"急难愁盼"的关键节点。"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优化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布局,坚持"站点靠着困难群众建,服务跟着实际需求走",构建就业服务阵地矩阵,进一步织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米"。提档升级基础点位。对内依托"海棠花红"先锋阵地群,"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深度融合区政务服务办事大厅、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便民服务站等资源广泛布局,构建覆盖全区8个街道、169个社区的178个基础点位,推进就业服务端口前置、重心下沉。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场所,规范设立就业服务专窗专柜,灵活设置就业创业指导室、职业技能培训室等特色功能服务区。先后提档升级221个人社窗口,建成184个人社服务点,满足"就近办、马上办"需求,为周边居民和商圈企业提供方便、精准、暖心的服务。联动搭建特色点位。对外融入"红韵系列"微阵地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主动联合产业园、商圈、楼宇、高校、银行网点等各类便民惠企载体,共建共享,打造一批亮点突出、群众满意的特色点位,实现居民家门口的广覆盖。在中国银行XX支行搭建"社银联动"平台,下沉10类、18项人社业务事项,实现企业开户参保15分钟"一站通";在XX大学打造"菁英XX智汇营"品牌,为不同年级学生量身定制就业创业服务;在美地PARK产业园设立"邻里红韵"驿站,为园内企业提供"保姆式"用工管家服务,累计已为565家企业提供"用工管家"服务3000余次。延伸设立流动点位。结合"家门口的党建"服务体系,"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依托全区823个"海棠民情站",根据服务站周边公共和商业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情况,延伸就业服务触角,打通服务群众的"末梢根系",常态化把就业服务送进公园、商超、集市、车站,积极推广就业小站、创业小店等创新实践模式,将服务场景嵌入群众日常生活中。在火车站出站口设立"就业小站",为来我市求职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维权支持等服务,日均服务200余人次;结合神仙街元宵灯市、古胥门元宵灯会,设立"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主题摊位,让广大市民在体验苏式民俗文化的同时获得就业服务。2022年以来,人社便民惠企政策知晓度提升30%,服务精准度显著提高,基层活力进一步释放。
二、突出队伍融合,从"一核引领"到"多方参与"
基层队伍是把服务送到千家万户的关键力量。"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坚持以党建引领组织群众和发动群众,创新人社专员、劳动保障协理员、网格员、海棠先锋志愿者、行业协会、第三方资源等基层力量的联动机制,通过"多方发力,多元参与,多效融合",建立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锤炼人社专业队伍。坚持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引导基层干部走到群众中间,"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更好地履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职责。加强全区376名人社服务专员队伍建设,通过常态化比武练兵和"人社菁英提升营"等活动,扎实培养一支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队伍,做到"一口清""问不倒",打造"人社经办知识通"。规范110名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开展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施持证上岗制度,进驻网格为小微企业提供"一对一"用工管家服务,力求将劳动者的诉求解决在一线、为企业服务在一线。赋能网格治理队伍。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立"党建+微网格"的基层治理模式,"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主动赋能网格员、海棠先锋队伍和自管小组长等海棠"微网格"力量,发挥网格治理队伍的"根系"优势,延伸人社服务"末梢",将人社队伍沉入全区1209个网格,在网格治理职责中植入人社服务。全区3991名海棠先锋、2715名自管小组长,通过"铁脚板"摸排、"微网群"联系,打造"线上+线下"的全天候服务网络,成为人社业务的政策宣传员、服务联络员、信息收集员、民意反馈员。积极动员各类志愿者、社区热心群众,组建就业帮扶、政策宣讲、法律援助等服务团队,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吸纳社会专业力量。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政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与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合作,建立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众创空间等行业机构专业优势,凝聚专家智库人才力量。培育扶持基层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成立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区创业者协会、区聚创孵化基地联盟,以党建引领凝聚行业力量,搭建交流平台,优化就业环境;整合翰云科灵、外企德科、金阊人力等企业优质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依托第三方专业力量开展就业帮扶、用工调查等活动,打造高质量就业合作链,巩固提升全域就业公共服务供给品质。
三、突出资源融合,从"单兵作战"到"合力攻坚"
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积极发挥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平台作用,由基层党组织主导,协调推进、集成发力、互联共建,有效整合资源要素,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链接内生资源。整合人社先锋力量,"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组合各条线职能,对各项服务采取项目化动态运行管理,形成23项人社服务"项目库"。链接小微企业需求,搭建中小微企业法治体检、保姆式"用工管家"、就业招聘等平台;链接群众需求,开展"三送三进"、培训市集、"荣归家园"、乐龄学堂等活动;链接人才需求,组织人才区情体验、校企合作、人才沙龙、人才落户直通车等服务。横向联动组织部、经济和科技促进局、民政和卫生健康局等政府资源,纵向集合市人社、各街道、各社区的力量,把"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相结合,结合"社情民意联系日""周末社区"等党建惠民项目,全天候、全空间、全覆盖地服务群众。整合数据资源。推动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强化系统集成、数据融合和网络安全保障,提高基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全新上线区"家门口的人社服务站"一站式服务平台,将就业创业、职业能力建设、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工作融会贯通,数据"一次生成、多方共享、反复利用",实现"政策一键查询、点位一图统览、服务一网了解"。推动省、市、区数据互联共享,融合"XX智慧人社""XX人社"线上平台,推动各类人社业务方便快捷"线上办、掌上办"。打通部门间数据信息壁垒,加强与民政、工会、残联等部门数据的互融互通,每年开发公益性岗位40个、基层公共服务岗位30个,保障重点群体"兜底"就业。撬动社会资源。以党组织为纽带,坚持一方牵引、多元参与,"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支持行业协会、商会、企业联盟、产业园运营方等社会组织广泛参与,汇聚技能培训、岗位推介、政策配套等服务资源,不断提高就业服务社会参与度,构建共建共享共治人社服务局面。创新探索"共享人事经理"机制,通过资源整合、连片打包、业务共享等方式,帮助分布零散、规模较小的小微企业联手引进人事经理,共享专业化、高水平的特色服务。在中国工商银行道前支行设立"红色帮办员",为新办企业提供单位社保开户、用工参保、职工三代市民卡办理等人社业务的专岗指导;在石路社区构建商圈联盟,组织商圈企业积极参与"线下招聘+线上招聘+直播带岗",近5年来755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5102个,其中大学生岗位8285个,让群众真正体验"就在身边"的幸福感。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