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476篇(第98/103页)
在为民服务中葆有"满腔热情",镌刻滚烫初心。为民服务须有赤诚之心,心怀人民、至诚奋斗,不懈努力、全力以赴,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干部要从群众的急难愁盼处发力,多倾听群众的"心声",多回应群众的"期盼",能够时时刻刻把人民群众在心中"置顶",以实干的精神解决人民群众的难题,让群众的所求所盼有"回响",让群众能够实现期盼。要把"人民利益无小事"铭刻在心,把每一件实事办好,把每一项困难攻破,同时甘当"小学生",多向人民群众求教,把群众的智慧转化为工作的智慧,始终知责于心、担责于身,以勤勉的品格践行使命,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满溢",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循迹古街之行:"古为今用"作答"何以中国"
位于湖南省沅江江畔的常德河街,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巨变,如今正绽放出新的魅力与光彩。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此考察时强调:"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寻根知源"方能"向上发展"。漫溯五千年文明长河,从流传千年的《赵城金藏》到旷古烁今的《永乐大典》,从揭开古代王朝神秘面纱的"西夏文献"到堪称百科全书的"敦煌遗书","经典文化"如"点点繁星",点缀着中华民族的"文化长廊"。传统文化何以历久弥新?广大党员干部当循迹"古街之行","疏源浚流"找出这一问题的答案,在"古为今用"中走好"传统文化"的"云端之路",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让祖先智慧得以延续。
从"库房"到"云端",在"饮其流者怀其源"中博览"充箱盈架",以"深邃典雅"作答"何以中国"。"史书诗词世无双,文物古韵承流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从"盘古开天"到"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从"三皇五帝"到"春秋战国",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传统文化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类社会行进轨迹,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与重要载体,是跨越时空的历史卷帙。广大党员干部要做"经典文化"的传承人,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好学之姿咀嚼文化经典,依托"大数据""云平台"等载体,将经典文化推上"云端",以"图文影像"助力经典文化"接地气""焕生气""长人气",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不断延伸经典文化的生命力,让更多人能够在"触手可及"间淬炼文化自信的"底气",随时随地都能穿梭于历史隧道之中聆听"文化回响",走稳文化自信之路,让中华文化优秀基因代代相传。
从"古体"到"白话",在"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契合"时代特质",以"隽永光华"作答"何以中国"。文化是发展之基、是兴盛之本、是肇始之源,从甲骨文到钟鼎文,再到小篆体,逐渐发展成现在的"白话文",每一个文字,都是连通悠远历史、绽放时代光芒的"吉光片羽",要想用"圣人之言"补足"精神之钙",来一场"深入骨髓"的"灵魂洗礼",就要探寻"数字化"路径,让经典文化"走下高阁""走出深闺"。广大党员干部要整合"碎片化"时间,学深悟透经典文化,对"古籍智慧"做到"如数家珍",并能够深入浅出地用"亲民故事"诠释"经典理论"、用"白话案例"讲解"精辟论断",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自觉当起经典文化的"翻译家",依托"云端共享平台""微信社群""线上微课"等方式开设"文化新解微课""文化名词翻译""经史子集新街"等线上直播课,将"文言表达"诠释成大众看得见、听得到、读得懂的"白话演绎",让经典文化穿越层叠的尘埃、消融岁月的落霜,依然能够重现生机与活力。
从"卷轴"到"文创",在"吾将上下而求索"中推动"文化出圈",以"经典元素"作答"何以中国"。"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需要"薪火相传",也需要"鼎新革故"。"古为今用"是延续经典文化生命的重要途径,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文"为魂,以"创"为径,推动经典文化从"静态卷轴"到"动态文创",取"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经典故事打造"亮眼IP",推动特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与旅游搭桥、艺术联姻、平台携手,创造独居文化属性的"文创产品",对文化渗透力与影响力进行深度开发与充分发挥,赋予文创产品更多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智慧创意价值,让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动漫、数字艺术、网络展示等让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传播,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成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百姓致富路上的探路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跨越。
以"笔"解"题"书写中部崛起"满分答卷"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六省经济总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具有全局性意义。时隔五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主持召开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再度谋划中部地区发展新蓝图,以新质生产力为新征程上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中部地区要以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笔",解新质生产力催生之"题",书写中部崛起"满分答卷"。
以技术革命性突破为"笔",解新质生产力催生"关键前提"之"题",书写中部崛起"科技创新满分卷"。新质生产力是指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生产力,其核心内涵是科技创新,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中部地区要围绕科技创新这个核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出一系列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科技创新效能,实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同时聚焦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强化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谋划,在科技资源上快速布局,积极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更大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以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为"笔",解新质生产力催生"重要保障"之"题",书写中部崛起"要素配置满分卷"。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新质生产力摆脱了传统经济的增长方式,以及传统生产力的配置方式,新一代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领域不断涌现颠覆性技术,呈现融合交叉、多点突破等态势,技术的研发也涉及多种资源、多条线路的协调,所以不能从推动传统产业发展或一般科技创新的角度去配置生产要素,中部地区应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不同主体的积极作用,通过政产学研合作,利用算法、算力、平台,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一张蓝图干到底,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笔",解新质生产力催生"载体平台"之"题",书写中部崛起"产业体系满分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产业则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科技创新成果要想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部地区必须依托产业这一重要载体,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以数字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催生新质生产力。同时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应坚持先立后破,做好统筹推进的文章,让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一手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才能让产业发展脱胎换骨、强筋壮骨,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以"岁寒三友"为师做新时代"组工尖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组工干部是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要以"岁寒三友"为师,学习青松扎根的"始终如一",劲竹拔节的"孜孜好学",墨梅傲雪的"一廉如水",做新时代"组工尖兵",持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之景满园润心。
以青松为师,学其忠贞,做"亭亭不改四时春""始终如一"的组工干部,让忠魂之色滋润心田。天下至德,莫大于忠。从忠诚履职担使命,一生许国死不休的朱治国到永不凋零的"高山雪莲"祁爱群,再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组工模范杜洪英......一个个鲜红的组工人物,一件件不凡的英雄事迹,都像青松一样用"始终如一"的忠诚诠释着组工干部对党忠诚底色。新时代组工干部要以他们为榜样,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时刻紧跟党的步伐,时刻与党同心同德,时刻与党保持一致,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要站稳人民立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必须始终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办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事情,用心用情用力践行组工干部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以竹子为师,学其善学,做"及凌云处尚虚心""孜孜好学"的组工干部,让强能之景澎湃动能。竹子因其空心善学,才能从身边汲取养分,挺立云空,赏云观景。组工干部承担着为党选才,为党育才的重要职责,能力好坏,关系着能否选出优秀干部,能否推动区域党建高质量发展。组工干部只有以竹子为师,增强本领,才能发挥好组工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强组织保障作用。要用好讲师力量,依托组工干部大讲堂平台,同"行家里手""名家名师",聚焦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干部工作、基层党建、人才工作等各项内容进行"坐而论道"。要用好线上赋能,依托线上云课堂、党员远程教育中心、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资源,联动全国组工系统高质量学习资源,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为组工干部创造优越的学习条件。要用好第三方资源,联动专家学者、高校教师等力量,将理论课程、产业发展、乡风塑造、环境整治等一系列优质课程引入组工系统,进一步强化组工干部的业务能力,从而为推动发展提供澎湃的人才动能。
以墨梅为师,学其傲骨,做"只留清气满乾坤""一廉如水"的组工干部,让高洁之德广洒人间。祸患常积于忽微,细细剖析1月1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披露的5人干部违纪违法案例,就是在人情往来,一饭一茶等小事小节中未能及时筑牢拒腐防变"防火墙",以至于"廉洁之堤毁于蚁穴"。组工干部要以此为戒,学墨梅之高洁,养组工之正气。要通过建立健全组工干部任前警示教育机制,提前打好贪腐危害"预防针",讲好严守党纪法规"纪律课",树好拒腐防变"榜样人",为组工干部编织好纪律"铁网",防止组工干部出现"小毛病",难守"廉洁关"。要用权为公,严格按照《准则》《条例》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在用权中秉持公心,客观公正,绝不因熟人、亲人公权私用,绝不违规用权,因私废公,时刻将严守组织人事纪律,遵循组织程序等原则贯穿到组织工作的全过程中,做到公权公用,公心公道。要坚决破除一些别有用心的"酒局""饭局""茶局",依靠党内监督这"一双眼睛"和人民群众"无数双眼睛"监督作用,营造团结、向上的政治生态圈子。
在"立志发声践行"中不负"湘约"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三湘大地,深入学校、企业、历史文化街区、乡村等进行调研,为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踏遍潇湘,源于心系民生;把握三春,恰是播种理想,广大党员干部当抖擞精神、阔步向前,以更为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实的作为扎根沃土,在"立志发声践行"中不负"湘约"。
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报国之志,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执着不负"湘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红色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从夏明翰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到3名女红军的"一条棉被,剪成两半",再到"绝命后卫师"师长陈树湘"断肠明志",践行"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任何困难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没能打倒我们,靠的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时刻把牢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主动担当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始终把"忠诚"二字烙于心、笃于行,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让党的领导成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定海神针"。
发"使命所系,义不容辞"的奋斗之声,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不负"湘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面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佛山市顺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杨艳生组建百名金融顾问团,多渠道多维度解决中小企业等融资难题。面对"一江一河"的"工业锈带",黄浦江苏州河发展协调处陈丽红,用笨办法开门问策、开门立法,逐步将污染流域蜕变为水清、岸美、宜游的"生活秀带"。正是因为"忘我"的精神,成为为民办事的"百事通""活字典",树立了"最美"形象,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庭院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人生万事须自为"的"忘我"境界,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主动到发展稳定一线、艰苦复杂地区去"自找苦吃",在问题第一线、斗争最前沿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用知重负重、知苦吃苦的实际行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增光添彩。
践"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为民之行,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不负"湘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持改革创新、求真务实。被群众誉为"龙虾乡长"的援疆干部臧运东,成功试养澳洲淡水龙虾,与当地群众共同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天水市公益诉讼"追光者"刘欣,参与了数百起公益诉讼案件。他们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奋斗,他们用一件件为民实事、一项项致富举措,争做人民群众"服务生"。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广大党员干部要向榜样看齐,常怀一颗一心为民、甘于奉献之心,将"人民"二字融入血脉之中,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声、用行动温暖民心,帮助群众解决"鸡毛蒜皮"小事,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公仆姿态,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彰显"服务生"本色。
站到更高起点上挺起中部崛起的"脊梁"
又绘蓝图击征鼓,再乘东风启新程。20年前的3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年后,又是一个阳春三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部地区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
上一篇:解放思想大讨论发言提纲
下一篇: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