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4年03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476篇(第82/10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83166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773分钟。

"事者失于傲,不傲则不失",自我革命需牢记"不可以已",做到稳扎稳打、谦虚谨慎。俗话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由此可见,傲慢、骄矜之心往往带来盲目和不清醒,让人无法客观地分析成就产生的原因、无法正确地判断事态的发展、无法敏锐地察觉隐藏的危机,因而做出不恰当的行为、错失关键的时机。"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谦虚谨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共产党人的行动指南,广大党员干部应常常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勤于吸收"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修身理念,以实际行动坚守"慎初、慎行、慎微、慎独、慎终"的处事原则,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够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言行、守得住底线。要牢固树立并践行正确政绩观,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为政之道清似茶",做有原则、有底线的干净人,永葆共产党员"清廉"政治本色。

党员干部从援藏精神中汲取"三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对口援藏30周年。30年来,一批批援藏干部不辞辛劳、无私奉献,在雪域高原上传承援藏精神,厚植为民情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党员干部沐浴援藏精神,从中汲取"坚韧之力""创新之力""团结之力",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不竭动力。

追光而行,从援藏精神中汲取"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之力,执坚韧之灯,锤炼"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自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拉开了对口支援西藏的帷幕,援藏干部们秉承"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理想信念,铆足"宝剑峰从磨砺出"的拼劲干劲,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使得西藏在短短的时间内有着"合乎常理"的巨大飞跃。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赓续"援藏精神",似"韭莲"般扎根基层"沃土",汲取"坚韧"养料,激发艰苦奋斗精神,激起锐意进取劲头,扛起强国之重任,做为民服务"跑道"上的"主角",做乡村振兴"赛场"上的"千里良驹",做工作岗位上的"行家里手",不畏艰难,不惧挑战,保持冷静,勇往直前,在奋斗中书写精彩人生。

吐故纳新,从援藏精神中汲取"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新之力,乘创新之风,厚植"劈波斩浪逐梦行"的根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几十年来,骨子里刻着"领跑"基因的广大援藏干部们,以"创新"作为发展动力,作为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的"营养剂",为西藏向前迈一大步提供根本遵循。比如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产业援藏,为藏造血","立体跨越式"援藏模式......无不体现援藏工作的思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从援藏精神中汲取守正创新力量,学习好、宣传好、践行好援藏精神,再接再厉,迸发创新活力,锤炼创新本领,在创新路上乘风破浪,扬帆起航。要准确把握援藏精神的历史形成、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将援藏精神融入本职岗位中,为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将一幅幅生动的宏伟蓝图徐徐展开。

和衷共济,从援藏精神中汲取"数叶迎风尚有声"的团结之力,浇团结之花,铸牢"尚思为国戍轮台"的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力量源于团结"。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这几十年来,西藏从封闭落后到跨越发展,从荒凉贫穷到繁荣富裕,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彰显团结协作的力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援藏干部们不分彼此、携手并进,共同为西藏的发展贡献力量。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党员干部要以"榜样"为标杆,汲取团结奋进力量,立足本职岗位,攻坚克难,呕心沥血,以身作则,做新一代"孔繁森"。要以"团结奋进讲贡献"的工作作风,扎实业务能力,在危急时刻"扛住事",关键时刻不"掉链子"。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最美"姿态画好"同心圆",携手同行,在团结奋斗中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时代已在凝视,出发刻不容缓。党员干部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自然环境下,还是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要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精神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绝不退缩、绝不言败,才能在这大变局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新时代大潮中勇立潮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昂首阔步。

党员干部不负"湘遇"做时代有"心"人

3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湖南省长沙市和常德市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先后考察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和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了解学校用好红色资源、坚持立德树人和当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情况。到了常德,习近平总书记先去了一条古街--常德河街。之后,总书记又来到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走进一处水稻田,考察春耕备耕情况。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生于盛世华夏的我们,当述往思来,从用好红色资源中坚定信念迈步新征程,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勇担新使命,在自我革命中拼搏新未来,从习近平总书记"湖南之行"中凝聚奋发"新"力量,不负"湘遇",逐梦未来,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奋斗。

在砥砺奋进中筑牢"坚如磐石"的"忠诚心",坚定走好信仰之路"新"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国现代师范教育的摇篮之一,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更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源地之一。忠诚是广大党员干部的灵魂,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对党忠诚"总方针"锚定理想信念航向,切实读懂用好红色资源中蕴含的崇高信仰,做思想上的坚定者,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确保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始终保持与党中央高度一致,在奋进新征程上时时刻刻与党同心同向前行,坚定不移走好信仰之路、学习之路、奋斗之路。

在初心不改中练就"时不我待"的"上进心",提升干事创业能力"新"高度。"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新质生产力这一崭新质态代表着中国社会生产力新时代演化进程中的一种能级质变,特点是创新,关键是质优。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鲜明特征,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新动能。面对每天数不尽的信息与日新月异的工作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唯有时刻拧紧"思想发条",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才能乘风破浪、一往无前,才能在基层把"理论联系实际"刻印在心,以党的初心使命为使命,做到时刻将人民"置顶",敢于先想、勇于先试、善于先成,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化危为机、化险为夷,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实干谱写实现中国梦的新篇章。

在自我革命中磨砺"踔厉奋发"的"实干心",描绘为人民办实事"新"图景。"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中国梦不能一蹴而就,全面从严治党务必做到一以贯之,这既是对党员干部的政治要求,也是共产党员的政治本分。"刀刃向内,革故鼎新。"百年征程里,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成就,究其根本,在于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赶考"心态勇于与自我斗争,逐一击败所有的苦难,最终赢得胜利。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从严治党"保障网"筑牢为民服务之基,以廉洁自律擦亮艰苦奋斗底色,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基层一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才能听见群众心声,真正成为群众"知心人",切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用苦干实干铺就成长进步的阶梯,不断贴近群众、倾听群众,才能依靠群众,赢得群众信任。

年轻干部乘"崛起"之"势""行而不辍"

3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广大年轻干部必须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认真领会座谈会会议精神,工作中敢担当、善作为,干实事、求实效,彰显公仆本色,书写人民满意的"最美答卷"。

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实干之"势"践行"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事实是真理的依据,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2019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扎实成绩,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广大年轻干部应该感受到"成绩"背后"念兹在兹"的公仆情怀,始终把人民幸福作为永恒追求,不断增强主动担当、真抓实干的能力,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百尺竿头思更进,策马扬鞭再奋蹄,广大年轻干部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担当实干、为民服务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以"坚守情怀,躬身为民"的爱民之"势"践行"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推动移风易俗。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扫黑除恶常态化,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生态。"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广大年轻干部应时刻记得,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务必脚踏实地、心系百姓,以正确的政绩观,坚决将民生关切"置顶",努力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打通"肠阻梗",破解"老大难",铺就"幸福路",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让发展步伐充满力量、充满温度。

以"万人操弓,共射一招"的"鱼水"之"势"践行"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上一次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召开5年来,中部区域经济总体平稳,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产业基础明显改善,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作为年轻干部,应能理解"平稳"背后的"鱼水之情",懂得"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前进道路上要紧紧依靠群众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前进道路上始终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脉相通,以"实打实"换来"心贴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年轻公务员让"公仆风范"成为坚守常态

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发布了"最美公务员"评选结果,孟二梅等20名同志被评选确定为"最美公务员"。从乡村振兴一线到驻外前线,从乡镇街道到产业园区......他们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不凡,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记在心里"的朴素道理。人民公仆就是要"咬定青山不放松",驰而不息将"小我"融入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我"之中。

何以"最美"?美在举旗定向、信仰坚定、忠诚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曾指出:"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坚守是一种品质,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精神。"旗帜鲜明讲政治"是贯穿百年党史的一根红线,"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是作为公务员最闪亮的特质。

从齐鲁大地到天山南麓,臧运东3年多的援疆路,镌刻下了许党报国的坚实印记;坚增罗布数次主动请缨,向组织申请到边境参加执勤巡边;徐爽在珠江流域"排兵布阵",跑赢洪水......他们从不讲条件、不打退堂鼓,在党和人民需要之时,闻令而动、听令而行,用优异成绩回应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牢政治理想,把准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常问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真正把群众当亲人、当老师、当衣食父母,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是一门永不结业的必修课。越是价值多元、思想多变,越应保持清醒,廉不言贫、勤不言苦,用一生诠释忠诚。

何以"最美"?美在不畏艰险、担当笃行、枝叶关情

防汛抢险,抗震救灾,筹备赛会,守护生态,为企纾困,发展产业,调解纠纷,守卫边疆,涉足战争区、深入难民营......20名"最美公务员"都是在工作一线扛重活、打硬仗、敢担当、善作为的楷模,他们对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充满着热爱,他们用过硬的本领和技能在大地上书写了最美的诗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干事创业的道路是漫长的,是泥泞的,是需要智慧和头脑的。作为党和人民的干部,一定不能好高骛远、不能眼高手低,要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逐渐积累经验和知识,提升工作能力。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要常怀空杯心态自觉学,不搞突击式"开卷",注重日常"汲水充电",学思践悟党的创新理论,熟练掌握干事创业的看家本领。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自身存在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规避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本领恐慌。一线事务千头万绪、千难万险,弯下身不难,但沉下心不易。要树立终身学习思维,以"事不避险"的责任担当,化险塞为通途,化幽闭为洞天,经风雨,成大器。

何以"最美"?美在胸怀家国、甘于奉献、无我为民

翻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短短八个字,提纲挈领地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20名全国"最美公务员",始终牢记着人民公仆的身份,在各条战线上为人民大小事殚精竭虑、履职奉献。

孟二梅安置群众,自己却打着伞在雨夜溜达了一宿;陈丽红自参与苏州河贯通工作,再没穿过高跟鞋;臧运东远离家乡,"东虾西移",3年援疆不曾退;徐爽第一时间赶赴山体滑坡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吕晓毛面对突发特大山火,连续十几个小时不眠不休,阻断火势......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披星出门,戴月而归",他们"为大家,不回家",他们"不畏生死,向险而行"。广大党员干部要见贤思齐,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当成大事,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要在艰苦的条件下经受住考验,树立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榜样,是无数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人民公仆的代表,是看得见的标杆,是听得见的号角,是读得懂的哲理。作为"追光者"的我们,要始终保持奋发之姿,赓续伟大事业,用"坚守"书写"最美"篇章。

"三个结合"让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稳致远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考察,并与当地种粮大户、农技人员、基层干部和村民亲切交流,了解春耕备耕情况。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入新时代,农业作为传统产业也亟须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把"中国饭碗"牢牢地端在手上,把"乡愁乡情"久久地留在人心。

坚持"研"与"用"结合,以研促用,以用辅研,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大步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技术迭代让农业设备日新月异,高端的机械设备覆盖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智慧农业设施让作物的日常生长情况在大屏上一目了然。农业科研人员要当好农业发展的"抽水泵",立足地区实际高瞻远瞩,整合地区各级各类科研资源,着力攻克农业相关核心技术,积极寻求产业合作、匹配市场需求、落实成果转化,让科技"浪潮"在广袤田野上"奔涌不息"。面对乡村地区农业技术推广困难、设备应用少、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广大基层干部要当好乡村农业生产的"传感器"。借春备耕之机深入摸底调研,鼓励、引导农户使用便捷、高效的"新农具",了解农户生产对设备、技术的需求,将影响设备使用、技术应用的痛点难点问题及时反馈给上级部门,让设备和技术"用有所效""常用常新"。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