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476篇(第3/103页)
坚持原原本本"学",做到消化于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原理、哲理、道理以及理念、思路、办法,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开展好线上线下学习,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坚持反复深入"思",做到深化于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学习的重要意义,并把学习作为领导干部克服"本领恐慌"的重要途径,在学习中倡导学与思、学与问、学与用的结合,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以学资政特色。党员干部要在学习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做到深学深悟、常学常新,使得站位提高、心胸开阔,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做好深层次的探索和研讨,带着问题学习思考,认真查找认知上的偏差和行动上的不足,及时调整思路、明确重点,不断提高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确保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
坚持联系实际"干",做到转化于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党员干部要把理论学习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更加自觉用这一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中央和上级党委的政策决定吃准吃透,注重在基层实情上找切口、做融合,充分发挥好自身的独特优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解决关系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上找准定位、明确坐标,研究提出可操作性的工作举措,力争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落实。
从《平"语"近人》中读懂"天下大同"的理想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近日,《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第十一集《明月何曾是两乡》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本集节目通过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和羹之美,在于合异""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等古文经典,生动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新时代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如今已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光辉旗帜。大道不孤,众行致远。我们将同各国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走出一条合作共赢良性互动之路。
突显"勇毅担当"的时代使命,在"运筹帷幄"中驾驭"百年变局",让"中国之方"大放异彩。机遇与挑战,偶然与必然,杂糅汇集于百年变局的洪流之中。站在世界历史大变局的前端,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成为百年大变局的基本特征,而"人类向何处去"这一问题则成为国际社会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我们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给出的中国方案。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行的中国,将肩负起大国担当,立足国内,放眼全球,顺应历史发展大势,给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判断,开出驾驭百年变局的"中国之方",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为人类社会发展明确新方向、新目标,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让中华民族在完成实现从富到强的历史性飞跃进程的同时,增强世界迎接新挑战的能力、信心与决心,引领百年大变局向符合世界各国与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为变革与动荡的世界注入破浪前行的强心剂,让人类命运实现休戚与共。
蕴含"以和为贵"交往之道,在"和平发展"中推动"全球治理",让"中国气派"更加鲜明。《中庸》有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国人民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平的思想早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心向和平,则行有方向,和平发展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更是各国人民最为朴素的共同期盼。但是,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和平赤字和安全困境愈发凸显,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党的XX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的和平更需要各国共同维护,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广博胸怀,同世界各国回应时代呼唤,用"致广大"的"共同体情怀"实现"惠天下"的历史性成就,与各国携手加强全球治理,努力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让各国关系回归健康稳定发展的正轨上。
肩负"天下为公"的责任意识,在"为民造福"中谋求"合作共赢",让"中国发展"惠及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表达的是对大同世界的向往与渴求,是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走向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终极理想和崇高目标。党的XX大报告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始终认为,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只有通过共赢才能实现持久和平与稳定。"相知者,不以万里为远",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全球发展进程遭受严重冲击,但危机带来挑战与颠簸的同时,也孕育了凝聚合作共识、推动共同发展的希望。为了更好地应对风险挑战,中国将坚定奉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原则,围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条主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把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宏阔"坐标系"中,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在为民造福中谋求合作共赢,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努力构建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员干部要做"行动派""实干家""奋斗者"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为即将出版发行的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序。他强调,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生动的。这批教材集中反映了新时代的创新成果,展示了我们党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各级干部要学好用好教材,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党员教育培训指明了方向,也为全体党员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
党员干部要以等不得的紧迫感"动起来",当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行动派"。"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序言中强调,"道不可坐论,理不能空谈。"这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殷殷嘱托,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要以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深刻理解"行动派"的内涵和要求,明晰"行动派"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责任担当。这要求我们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抓住每一个发展机遇,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在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的同时,更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以实干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以实干成就梦想,主动出击、积极应对,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期望的"行动派"。
党员干部要以慢不得的危机感"干起来",当好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实干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序言中嘱托广大党员干部,要全面提升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政治能力、领导能力、工作能力。这也告诫我们,理论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和口头层面,而必须深入实践、付诸行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各级干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投身到实践中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任务,以问题为导向,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更不能回避、不能退缩,而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能力、领导能力、工作能力,如此才能更好地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实干的力量。
党员干部要以坐不住的责任感"闯起来",当好勇攀高峰,锐意进取的"奋斗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习近平总书记在序言中也强调了,"要善于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动力,坚定历史自信、锤炼斗争本领,始终以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必须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以坐不住的责任感投身到伟大的奋斗中去"闯起来",勇攀高峰,锐意进取,如此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因此,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奋斗的姿态和拼搏的精神,不断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积极投身到各项工作中去,同时也要在奋斗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因为"奋斗者"的称号,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党员干部必须以实际行动诠释其内涵,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才能始终保持奋斗姿态和拼搏精神,不负广大群众的信任与期盼。
匡正干的导向争当新时代实干家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发布,在提到持之以恒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时,要求"紧盯形式隐蔽、巧立名目的'新形象工程'问题和加重基层负担等顽症"。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开辟的是人类迈向现代化的新道路,开创的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总结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取得的经验,在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中,进一步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把工作抓实、基础打实、步子迈实,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
牢固树立"为民造福"政绩观,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新形象工程"看似新情况,实则老问题,根源在于领导干部政绩观出现了偏差,思想上跑偏,导致决策脱离实际、不符合群众需求。无论形式、样态如何变化,形象工程只会自毁形象,热衷搞形象工程者只会自毁前程。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以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把群众"忧心的事"当作始终"牵挂的事",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神,防止滋生"作秀"不"做事"、"造势"不"造福"的现象,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在为民造福、为民谋福中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群众的依赖和拥护。
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好作风,树立敢为善成的鲜明导向。纠治"新形象工程"问题,要破立并举,既要深刻反思、查找不足,立查立改、即知即改,又要切实加强作风锤炼,涵养务实求实扎实的优良作风。广大党员干部要弘扬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不断从实际出发,立足工作实际与主责主业,带头说实话、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搞花拳绣腿,不做表面文章,不弄虚作假,不断践行党员的初心使命。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既带头落实,又带领大家一起落实,形成带头抓发展、抓落实的"头雁效应",真正做到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在担当和斗争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硬脊梁、铁肩膀,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无私无畏、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质。
积极展现"砥砺奋进"新作为,塑造务实担当的崭新形象。焦裕禄、杨善洲、张富清、黄文秀等一批批优秀党员干部的楷模,他们最大的闪光点就是以干字当先,做好人民幸福事业和国家民族发展事业的"勤务兵",将自己的奋斗人生书写于人民大地。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使命催生新实干。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要始终秉持以学促干的理念,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个中心任务,聚焦问题、知难而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实践能力,善于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以新作为擦亮为民造福的时代底色,成为新时代的实干家。
中国式现代化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只有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迎难而上、敢于斗争,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才能汇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力量。
书写"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的优秀答卷
近日,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持续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要细致入微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老同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要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新时代最大的政治,激励广大老同志贡献智慧和力量。老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老干部工作承担着党中央关心爱护老干部的重要任务。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挑战,要以敬重之心、关爱之情、务实之举使老干部的归属感更实、幸福感更真、获得感更足,奋力书写"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的优秀答卷。
坚持政治铸魂,强化"银龄尚学",书写"政治建设"的优秀答卷。老干部工作从本质上讲是党建工作,说到底是政治工作,政治性是老干部工作的根本属性。虽然离退休老干部离开了工作岗位,但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要继续教育引导他们加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做到常学常新、真学真信,确保离退休老干部继续听党话、跟党走。要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线上+线下""课堂+现场""理论+实践"等多种途径寓教于乐、寓教于学,不断推动离退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走深走实。当前,首要任务是组织老干部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XX大精神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引导老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思想"不掉队"、学习"不打烊",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
上一篇:解放思想大讨论发言提纲
下一篇: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