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4年02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174篇(第6/38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0545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19分钟。

近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广大基层工作者们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辆"大车"上,一定要"载"好"一号文件",平稳快速驶向乡村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提高乡村振兴责任感、使命感。

坚定发展方向,为乡村振兴稳稳把好"方向盘"。今年的一号文件包含六个部分共28条内容,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了"操作手册"。党员干部们要贯彻"一号文件"内容及精神,从个人出发,从基层出发,以昂扬不怠的态度手握每一个村落的乡村振兴"方向盘",当好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的"风向标"和"指南针"。基层工作者要牢立政治站位,勇担时代责任,切实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在乡村振兴这条"大路"上"行驶"得平稳且笃定。

科技人才并行,为乡村振兴持续更新"发动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广大基层干部要学会通过"互联网+"、"企业+合作社"等模式,强化市场运作;利用新科技催生创意农业、立体农业、旅游农业等新型农业项目,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转型。既打开经济发展之路,又敞开人才吸引之路:"良鸟相木而集",既要好山好水留住人才,更要佳农佳业培养人才。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人才和科技"双擎"驱动,乡村振兴工作将平稳"飞驰"。

焕发精神风貌,带领乡村振兴冲向"新赛道"。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和乡村治理水平,党员干部要起好"领头雁"作用,保持一种"只争朝气"的精神状态,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充分发挥乡贤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加强移风易俗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平安乡村等领域以全新的精神风貌冲向"新赛道",为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应有力量。同时,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抓落实"推动改革实现新突破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强调,要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深化改革开放,确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任务落地落实,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今年是改革开放46周年。46年来,我们敢闯敢试、开拓奋进,在"乘风破浪"中闯出了一片崭新天地。现在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破题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谋求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必须紧抓机遇、主动作为,以百折不挠的勇气抓落实,以一步一印的踏实干劲抓落实,切实担负起群众期待的改革重任,推动改革发展实现新突破。

推动改革发展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发展任务繁重、发展形势严峻,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只有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时提纲挈领,攻坚时切中肯綮,才能确保各项工作衔接紧密、协同推进,形成强大合力。纲举而目张,思路决定出路。抓落实,要做好顶层设计、强化系统思维,使上下贯通、环环相扣,前后贯通、步步紧凑,实现整体功能的倍增;要把握好节奏和进程,该大步流星时就大步流星,该小步行走时就小步行走,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等待观望,积极稳步推进改革;要处理好主要和次要、重点和难点、难和易之间的关系,有的时候要从易处寻找突破口,有的时候要下定决心先攻克眼前的难关。

抓落实,关键在"一把手抓"。一把手能不能担起政治责任,面对挑战和风险时能不能迎难而上,影响着改革成效。"一把手"作为本地区本部门抓落实的第一责任人,要保持改革定力,对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负责到底,保持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的姿态,将改革进行到底;要增强改革锐气,对于符合党中央要求、符合基层实际、符合群众需求的,大胆试、坚决改,向改革落实落地的困难聚焦发力,疏堵化淤、通筋活络,不断破局开路、克难制胜;要形成改革合力,帮助大家拧紧"思想螺丝",凝聚共识、联动使劲,营造齐心抓改革的大氛围。

改革是人民的事业,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抓落实,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探索实践,把群众的创造活力转化为推动改革开放的磅礴动力。要紧紧依靠人民,始终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善于从他们生动鲜活的实践创造中汲取经验智慧,对标他们的发展要求优化政策体系,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相统一;要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俯下身子、深入一线,获取第一手材料、真正摸透情况;要鼓励各地从自身实际出发进行大胆探索,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在改革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真知灼见,在总结新鲜经验中获得新认识、形成新成果。

"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抓落实不能"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群众看的是实效,要的是实惠。抓改革落实必须把成果抓出来,对于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要调整优化,建立与改革实际需要相匹配的权责体系、工作机制,提升改革的综合效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改革成效,看民生领域的重大改革是否落实到位,看群众是否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新变化,奋力书写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篇章;要在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实践中提炼理论成果,善找"过河的石头",实现由感性向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由粗浅到深刻的飞跃,找出发展的普遍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更好地推进全局的改革开放。

打好乡村振兴"漂亮仗"

2月3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逐梦乡野,广大党员干部要循着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汲取"千万工程"宝贵经验,立足实践,打好乡村振兴"漂亮仗",带富千家万户。

打好"准备仗",高擎旗帜强堡垒。群众富不富,关键靠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基层党支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是推动"三农"工作的根本要求。要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农村党员群众团结起来、凝聚起来,精细化落实工作责任,消除工作空白点和盲区,对标先进,全面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建强"两委一队三个人",实现"关键少数"一肩挑。健全联动共建的组织体系,探索"党支部+"新模式,组建由村(社区)党组织、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乡贤党支部等构成的联合党委,持续发力压实责任,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夯实农村基层党建,打造造福群众的"一线指挥部"。

打好"关键仗",因地制宜兴产业。"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做好产业兴旺这篇大文章,一方面要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抓手",探索"合作社+企业+农户"产业发展模式,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立足当地资源、地域条件,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传统手工等特色产业,打造价值链、增值链、产业链"三链并进"的发展模式,培育好"一村一品",为当地群众增收找到稳定路子,让优质资源惠及更多群众。另一方面要让文化产业综合带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深挖本地精神文化富矿,利用新技术新手段"修旧如旧",对传统村落古迹、人文故事"活态传承",把"烟火气""乡土风"吹进群众心坎里。

打好"持久仗",外引内蓄壮人才。农村要想富,人才得留住,坚持不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源源不断地把人才引进来、用起来。要大力实施"大雁回归""乡贤村官""兴村顾问"等专项行动,打好"乡情牌""政策牌",为人才"铺台架梯",从致富能手、基层干部、青年农民中招募乡村振兴尖兵,让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成为点亮乡村振兴的"新农人"。要"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明确导师跟踪帮带制,以带一个"成才"一个为目标,选派农业科技人才下沉指导,让"老把式"手把手地教,组织干部到田间地头实践培训,从政策、学习、交流方面营造良好氛围,锻造出一支能上能下、刚柔并济的乡村振兴发展精兵。

读懂"3820"中的"为民情怀"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福州考察调研时深情地说"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在这里度过"。习近平同志以"3820"战略工程作为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战略体系,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调研、为民办实事,引领福州高质量发展取得成就,充分彰显习近平同志"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成功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今天,基层一线党员干部作为党的建设一线生力军,要深入学习领会"3820"战略工程中蕴含的工作方法和精神伟力,在实践中推动发现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让光荣与梦想、勤劳与创造、改革与创新在高质量发展的热土闪耀时代光彩。

从"给群众捎话"中读懂"枝叶关情"的初心使命。"请给群众捎个话,政府会把好事办好。"2000年7月2日,在苍霞棚屋区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承诺启动苍霞棚屋区改造工程。仅一年,3441户9511人就回迁新居。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关注民众的衣食住行,看似普通简单,微不足道,但每一件都是事关群众生活的"大事",用心解决好一件件柴米油盐的小问题,切实把小事办在群众心坎上。要在思想尊重群众、感情贴近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发展为了群众上聚力用劲。要勤于走出办公室、跳出文山会海,多到项目建设一线、多往背阴胡同里钻、多朝田间地头跑,注重深入基层一线把情况问清问实,让破解难题的执行力、方针政策的落实穿透力直达基层。要用心"解剖麻雀",多与群众聊家常,关注来自不同渠道平台的群众诉求,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说明政策、讲好新时代的故事,摸清症结让问题在小事中发现,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从"到现场办公"中读懂"念兹在兹"的民生福祉。习近平同志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后,提出"从我开始不当挂名校领导",多次到学校现场办公,协调解决编制、教工住房、办学经费等问题,推动学校发展逐步走上正轨,顺利通过"充实整顿"验收。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群众的"急难愁盼"是多样性的,只坐在办公室里拍脑门做决定是想不出务实管用好办法的。只有"扎"下去,才能"捞"上来,捞到基层一线的一手资料。要在工作实际中俯下身子、迈开步子,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发展落实在基层,念民之所忧、想民之所盼。要聚焦主责主题、围绕民生痛点堵点难点,建立研究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的长效机制。既要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更要看到问题的本质特征,找准问题、根源、规律,以点带面、由表及里,以"解剖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

从"马上就办"读懂"不负人民"的真情告白。在福州时,习近平同志倡导"马上就办",推动投资项目审批"一栋楼办公""一条龙"服务,创新市县领导联合接访等机制,在全市掀起了"办实事、讲效率、抓落实"的热潮,有力保障"3820"战略工程实施。要从中感悟如何抓住那些急需解决而又有能力解决的事进行研究,并且本着"马上就办"的精神,组织实施,狠抓落实,将其转化为适用于本职岗位的工作方法,牢记嘱托、接续奋斗、造福于民。要围绕住房、就医、教育、养老等群众最关注的大事小情,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地用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的家常话互动,做好惠民政策的"翻译官"。要多到民生困难集中、群众意见突出、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深入剖析问题症结在哪里、困难矛盾在哪里、痛点堵点在哪里,千方百计谋求破解之道,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敢啃硬骨头的韧劲,直面问题、提出破题实招,让民心暖起来、聚起来。

读懂"一号文件"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2月3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2个中央一号文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千万工程"成为最大的重点和亮点,其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将进一步有力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广大基层干部一定要读懂"一号文件",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在全面振兴乡村的新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强化"一个保障",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发展不走偏。自2017年中共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以来,已进入第七个年头,伴随乡村振兴工作进入新阶段,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保证乡村全面振兴发展不偏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要靠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带头探索,密切党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得到农民群众的支持。通过健全的党组织体系,以"组织发动"的优势,使基层党组织在选择产业发展方向、格局部署等重大事项决策上始终牢牢把握主动权,发挥党组织的优势,找准政治功能、组织功能的着力点,确保党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始终纵览全局、协调各方,发展不走偏。

围绕"当地农民",让农民可感可及,发展走出实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是老百姓的幸福靠山。发展乡村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富裕农民,因此,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要让农民上台当"主角",牢牢把握农民是主人公的特点,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资源为依托,培育科兴产业,推动产业振兴,让产业发展出实效,从而实现共同富裕。要避免企业"唱独角戏",还要避免"政府全包"。要充分挖掘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的渠道,鼓励农民工、毕业生、科技人员等返乡入乡创业就业,让农民"可感可及",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队伍,让龙头企业队伍带动本土小农户,构建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抱团发展,共同富裕。

用好"千万工程",拒绝照搬照抄,因地制宜破瓶颈。文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因此,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认真学习"千万工程"的经验,针对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特色产业发展要考虑本地传统,发挥传统农耕文化的优势和特色,找到本地最适宜的产业发展路子,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也不能搞"一刀切"。努力提升基层干部的前瞻意识,不能当下什么热就干什么,要务实规划,科学决策,充分考虑到趋势、地势、人群、市场、气候等因素,因地制宜,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见行动、见举措、见成效。

感受总书记春节足迹里"最深的牵挂"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习近平说,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时刻记挂着大家的安危冷暖,也希望乡亲们依靠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细品总书记的春节足迹,其中蕴含着对灾区群众、民生保障、民俗文化"最深的牵挂"。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