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260篇(第26/82页)
2023-6-811:00上传
下载附件(717.09KB)
在悟学求索中"破题"。理论学习是科学决策的根本,更是调查研究更有方法、更有成效的关键所在。在调研前,基层青年干部要围绕主题提前学,学深吃透相关中央精神、政策理论、当地实情,做到心中有底、心中有数,避免"被牵着鼻子走"、盲目调研。在调研过程中,要带着问题深入学,聚焦基层一线调研发现的问题,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在理论学习中找答案、寻方法,推动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指引与动力,实现以理论促实践、以实践促真知。
2023-6-811:00上传
下载附件(1.12MB)
在研究分析中"解题"。调查研究做得好不好,关键还是看能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开展调查研究,青年基层干部要始终怀着"为民服务、为民造福"的初心,担起"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使命,实打实地扎入基层发现真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好政策,切实把为民造福的事业做实做细。要坚决杜绝"脚尖上的形式主义",防止调而不研、研而不究,不能只将调研成果"停在纸上,落在会上",而是要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转化为真抓实干的具体行动,真正做到调研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要把群众诉求抓手里,把责任扛肩上,"实"字当头为民纾难解困,尽心尽力尽责当好人民群众的"领路人"。
调查研究要做好"三道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下好调查研究之功,选准"课题"、摸清"问题"、破局"解题",让调查研究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耳聪目明选准"课题",确保调研"往目标走"。调查研究的根本目标是解决问题,选准调研课题是调查研究的基础,是开展调查研究的第一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调查研究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有目标和规划,有针对性切准选题,才不会盲人骑瞎马、白费工夫。要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读懂《方案》所规定的12个方面,并以此为指南,找准时代坐标,紧跟时代"步伐",紧紧围绕落实党的XX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将目光放在党中央部署正在做的事情,把筹备工作落实在探寻课题方向上,真正做到方向明;要找准主攻方向,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调研状态,擦亮双眼,紧盯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中的痛点、堵点,社会关切的热点、焦点,倾听群众生产生活的愁点、盼点,把准主题中心,抓住调研重点,统筹安排,提前预判、预设路线、预得结论,合理确定调研的时间、地点、人员,拟定具有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调研方案。
"涉浅水者见鱼虾,涉深水者见蛟龙",身入心至摸清"问题",确保调研"往深里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李强总理说:"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调查研究亦是如此,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唯有在"深"字上下功夫,起而行之,躬身下沉,脚步沾泥,拿出实干姿态摸情况。要克服"机关病",走出"舒适区",多趟乡野泥路,多进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以敢较真碰硬的勇气,在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要杜绝"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等形式主义调研,灵活运用"四不两直"的调研方式,不走"经典路线"、不搞"盆景式调研",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少看花瓶和盆景,多看后院和角落,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掌握群众急难愁盼、发现工作差距;要做好蹲点调研、驻村调研,做到身到心到,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科学、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情况。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对症下药破局"解题",确保调研"往实里走"。习近平总书记曾比喻说,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解决难题、推动工作,是否取得真实效果,搞得好不好,唯有瞄准调研成果转化,才能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要深化研究,全面梳理汇总调研情况,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下好抽丝剥茧、去粗取精的"绣花功夫",由表及里、层层深入,透过现象看本质,厘清问题间的逻辑关系,找准根源和症结,探求本质和真相,找出解决问题之策,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列出解决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要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短期能够解决的,当立行立改、马上就办,抓具体、抓落实,对难题积案和顽瘴痼疾,一时难以解决的,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紧盯问题不放,紧跟目标不松,把解题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久久为功,一抓到底,确保事事有回音。
继往开来构筑现代文明"长城"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贺信中强调,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重要文化使命。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汲取精华,凝聚文化"基石",当好"文明施工员",构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长城"。
凝聚文化"底蕴"之"基石",构筑现代文明"长城"之"魂"。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中华文明植根于多民族文化沃土,五千多年的历史烟云中,各族人民携手并进、筚路蓝缕,在人口流动和民族交流中互融,在经济中互通有无,在文化中兼收并蓄,共同绘就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和魂,是中国软实力的底气所在。广大青年干部要继续深挖文化底蕴,坚持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学深悟透,增强文化自觉,用文化理论武装自己,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找到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在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深挖"文化宝藏",把文化学进去,学深入,悟透彻,真正将优秀历史文化转化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力量,让文化自信深深扎根在中华文明传承的沃土中。
凝聚文化"发展"之"基石",构筑现代文明"长城"之"魄"。制度如渠,行为如水。渠正道则水直流,渠失范则水泛滥。中华文明发展到今天,制度的建设与规划将比以往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广大青年干部要坚持历史文化自信,善于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历史价值",坚持古为今用,让辉煌绚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激发全民族对文化创新的活力,让文化制度化、程序化、持续化输出,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发展优势,反观一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资源的景区,"养在深闺人未识",明显缺乏发展意识。要善用新媒体文化传播方式,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开发建设传统文化村落、"红色村落",加快推动文化与旅游资源深度结合,用好制度这条"缰绳",驯服文化发展这匹"千里马",完善保护保障机制,提升保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推动农文旅产业发展走深走实。
凝聚文化"创新"之"基石",构筑现代文明"长城"之"神"。鱼离不开水,瓜离不开藤。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缺少了创新,文化发展就失去了生命力和活力。无数的历史证明,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希望所在。优秀传统文化既要继承也要创新,广大青年干部要"唤醒"文化宝藏,让历史"活"起来。如《国家宝藏》IP使得文物"活"了起来,每一处历史遗址的背后,都有一段峥嵘岁月,每一件历史文物的背后,都有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典籍里的中国》IP让我们透过一本本古书籍,穿越几千年的浩渺烟云,看到曾经的巍巍大国;《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系列文化IP成功"出圈",让更多人看到不一样的文化载体,原来艺术还可以这样玩;"神兽雪糕""文物雪糕"等文创的出现,让诸多传统文化和文物找到了穿越千年的当代表达,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也让人们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灿烂,民族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
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明所从来、知其将往,历史中国的深厚底蕴早已与现实中国的崭新气象遥相呼应,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中沉淀的,正是迈步未来的磅礴力量。思考过去、瞩望未来,广大党员干部要怀揣高度的文化自信,勇担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推进现代文明的创新发展,用实际行动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怀揣高度文化自信,在"溯本追源"中挖掘传统文化"深厚底蕴"。从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深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决定了我们民族的品格和胸襟,决定了我们民族的友善及和平。一句"上下五千年",数不清的沧桑历史,讲不完的英雄豪杰,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民族自强提供了强大的底气;一句"纵横九万里",岁月积淀、文化浸染,早已将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高度。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对自身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要不断从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在百家齐放中理解什么是"文化土壤",在兼容并蓄中获悉什么是"大国风度",在"溯本追源"中理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脉络,找准中华文明能够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原因,以高度从容、谦逊内敛向世界展示泱泱大国的"中国智慧"。
勇担时代文化使命,在"继往开来"中继承革命文化"红色基因"。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来看,革命文化锻造了中华文明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所有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接续传承的精神纽带。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是党和人民在最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通过英勇斗争创造出来的文化形态,其中饱含着对国家、对民族最深层次的爱国情感,代表着最鲜活的奋斗精神、务实作风,是在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结合重构,凝聚升华产生的。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广大党员干部要勇担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把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烙刻于心,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深刻情感,亦如革命先辈们一般,铿锵有力、意气风发地向世界传递坚定自信的"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