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文旅融合培训班学习心得
参加文旅融合培训班学习心得
有幸赴苏州大学参加了"文旅融合专题培训"。此次培训课程内容丰富、安排合理,老师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指导今后的工作开展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现将本人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环保投入,创新绿色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背景下,做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大文章,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应有之义。与此同时,西部贫困地区区位条件差,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在此背景下,加速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成为加速西部欠发达地区脱贫进程、缩小与东部发展差距的重要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在新时代做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必须结合新的时代特点明确新的现实要求,以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文化、生态、旅游天生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旅游具有文化性质。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相依存、互动发展。湖南自然、文化资源丰富,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必须以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做好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工作,要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突出产业帮扶、培育内生动力、凝聚强大合力,提升文旅融合发展协作水平。
2017年以来,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江苏省苏州市作为对口帮扶我市的东部城市,投入真情实意、真金白银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苏铜情深,共筑小康。如今,两市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扶贫协作。
"兄弟"用心扶,自己也要奋力跑。文旅融合的首先要确立新的发展理念,重点放在培育自我发展能力上,以促成贫困区域内各民族共同发展。一方面,明确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策略,在对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全面的、前瞻性的思考和分析的基础上,制订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策略。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以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开发来引导未来生态文化旅游的潮流。生态文化旅游开发以保护环境资源和文化要素为前提,为了使资源得以永续开发,要兼顾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有机统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有利于避免顾此失彼,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旅游业。应加强干部交流和人才培训,促进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另一方面,挖掘原生态文化,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坚持保护第一、规划先行的旅游发展基本方针,突出特色旅游主题,建设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大力实施民族建筑保护工程,全面推进特色民居的保护。办好民族节会,将民族传统节日品牌化、产品化,展示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旅游商品,推进民族民间特色工艺、民族饮食、土特产品向特色旅游商品转化。大力推广民族服饰,倡导广大群众将民族服装生活化,实现生态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让规模特色产业兴旺发展起来,在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推动村民就近就业。巧借东风,化苏州送来的帮扶血液为造血干细胞,自力更生加速前行,绿色崛起之势日益强劲。
苏铜两地根据各自实际形成东西部扶贫协作合力,共同出力、积极作为,不断强化组织领导、人才交流、产业协作、消费扶贫,汇聚多方力量、采取多种举措,合力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为打出文旅融合"组合拳",形成东西联合、多方联动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实现共赢的良好局面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