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大学习,工作大讨论”交流发言-6篇(第3/6页)
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库之一。尽管全球湿地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4~6%,碳储量却达到3000~6000亿吨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总量的12~24%。其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种类丰富、植被茂密,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使无机碳,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变为可供生物体利用的有机碳并不断地在湿地土壤中积累。此外,湿地中含有大量未被分解的有机碳,也在湿地中不断积累。
二、我市湿地资源概况
xx市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和钱塘江流域,其中,长江流域有青弋江、水阳江和太湖三大水系,钱塘江流域有新安江和天目溪两大水系。根据xx市境内长江、新安江两大水系的天然分布和地形地貌等自然特征,将全市湿地划分为长江和新安江两大湿地区域。根据第二次全省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我市面积8公顷以上湿地斑块共870个,总面积达5.26万公顷,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4种类型。
三、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情况
一是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根据各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要求,坚持"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通过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落实退耕还湿、拆网破埂、植被恢复等措施对南漪湖入湖河口湿地生态系统、xx湖省级湿地公园以及桐汭省级湿地公园进行了保护修复。目前xx区、xx县已完成南漪湖入湖河口湿地保护修复整改任务,通过了市级验收,并于9月21日由省林业局、省自然资源厅牵头开展了省级验收工作;xx湖省级湿地公园开展了绿化改造提升工程、机械化保洁船采购、视频监控维修以及宣传资料印制等工作。
二是加强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提升工作。根据《xx湖公园建设管理提升工作任务分解表》、2021年12月2日市委专题会议及2022年市政府专题会议相关要求,严格落实月通报制度,由我局牵头汇总有关部门月工作进展情况并报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审阅。截至目前,已报送《xx湖省级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提升月工作通报》25期。同时,督促指导市国控集团开展xx湖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工作,9月19日,省林业局已将完成修编的《总体规划》进行挂网公示,待公示结束后,我局将继续指导市国控集团按照规划要求开展各项建设工作。
三是开展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工作。及时将省财政湿地保护与恢复资金落到实处,2019年下达省财政补贴项目资金61万元用于桐汭省级湿地公园安防安装采购和生态修复项目,已完成视频监控的安装使用以及坝埂加固、溢洪道、水质监测点建设;2021年下达省财政补贴项目资金65万元用于桐汭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项目,已完成生态驳岸、廊道、绿化以及观鸟平台等建设;2022年下达省财政林业转移支付资金143万元用于桐汭省级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已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和评审工作,正在实施招投标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湿地功能退化现象普遍存在。大规模的水产养殖结构和方式上的不合理,湿地周围工农业生产的污染等,造成湖泊、河流等水环境质量严重下降,使得湿地功能退化现象严重。
二是湿地管理能力建设有待提高。市县两级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尚未全面建立,没有专门的湿地保护机构和技术人员,管理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日益增加的湿地保护需求。
三是《湿地保护法》宣传亟需加强。《湿地保护法》自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来,我市及时组织开展了宣传活动,但基层反馈的宣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存在不知道有该部法律的现象。
四是湿地碳汇工作有待落到实处。《xx市湿地碳汇能力提升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已于今年6月印发,目前正在我局官网上对外征求修改意见,涉及的各项工作均有待明确并实施。
五、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内在激励机制和相关制度原动力,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重点对重要湿地内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实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缓冲区实施退耕还湿、退渔还湿工程,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补水的补偿以及生态移民。湿地自然保护区实施的保水所涉工程、水源涵养和生态补水措施,由相关部门按权限分别实施,资金分别纳入同级财政支出预算。生态移民资金通过土地平衡方案解决,平衡资金所涉及用地指标,由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协调。
二是完善机构人员保障。持续完善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政策。积极探索政策创新,建立湿地碳汇行动激励机制,调动社会、企业、组织和个人参与湿地碳汇行动的积极性。健全湿地保护的执法机构,完善执法体系,切实做到机构落实、人员到位,尤其重要的是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湿地保护的执法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国土绿化投资总量和投入标准。将湿地碳汇建设资金列入本级预算,保证政府对重大湿地碳汇建设项目的投入,编制湿地碳汇建设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投向湿地碳汇建设。健全完善资金管理办法,规范和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是夯实基层普法宣传。结合"世界湿地日"、"xx湿地日"等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移动媒体等平台,广泛开展湿地保护和功能效益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湿地、爱护湿地的良好氛围。开展湿地保护自然教育工作,抓好广大中小学生湿地保护知识教育,树立全民湿地保护意识。开展《湿地保护法》下基层活动,确保普法宣传无盲区、无死角。
五是挖掘湿地扩面潜力。统筹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按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求,科学布局和组织实施xx市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项目工程,使xx市长江、新安江流域重要的天然湿地得到全面保护,退化湿地得到恢复,提高xx市湿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能力。同时,结合全市湿地资源实际情况,加快落实湿地新建项目,切实提高全市湿地资源面积。
六是提高湿地固碳速率。增强已有固碳种群的优势地位。合理恢复、保护和提高当地固碳种群的数量,提高湿地固碳水平。改善湿地土壤、水文环境,引进外来物种改善湿地固碳能力。加强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合作,筛选种植更高效的固碳树种和草种,培育高效固碳且减污的微生物和水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