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外出调研学习体会(六篇)
选调生外出调研学习体会(六篇)
(一)正值酷暑,烈日炎炎,我跟随湘赣边界选调生用四天时间跨过湘赣两省,走过四县市十六镇开展调研学习。在浏阳,于秋收起义纪念馆重温"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的伟大党史征程,围绕花炮产业、美丽村庄、文化教育、综合治理等方面开展实地学习;在平江,于平江起义纪念馆重温无数平江儿女用满腔热血谱写的革命史诗,围绕红色研学、辣条产业、村集体经济发展、秀美屋场建设等方面开展调研学习;在修水,于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重温将士们奋斗的光辉历史,接受革命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围绕红色文旅产业、数字乡村、粮食机械化生产及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开展调研学习;在铜鼓,于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秋收起义沉浸式体验中心踩着"鼓点",追寻红色记忆,重温红色文化,体验现代科技赋能红色文旅发展,围绕黄精产业、乡村建设等方面开展调研学习。调研四日,收获颇多,今后,我也会加强思考,将调查研究逐步转化为发展所需的有效举措。
(二)七月中下旬,我有幸参与了湘赣边界选调生"红色驿行"调研活动,在这短短四天的时间里,我们先后走过了浏阳、平江、修水、铜鼓四个县市,感受到了不同的风土人情以及不同的地方通过不同的方式朝着同一目标(乡村振兴)前进的发展能量。这四天,我作为一名初到基层的"新生",汲取着前辈们振兴乡村的经验,学到了很多在自我实践中难以探索到的宝贵财富。在红色历史的渲染下,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决心;在调研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原来还可以这样"的发展方向;在众多基层前辈的鼓舞下,我看到了基层更为广阔的舞台。作为一名选调生,我会努力把这次调研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有效举措,使思想上的财富转变为工作上的法宝。
(三)90多年前,湘赣边界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探索正确道路。如今,湘赣边界四县选调生们用脚步丈量红色土地,用实干践行初心和使命。这次湘赣之行,我们领略过一河尘世外、一城烟花中的浏阳;赞叹于文人蔚起、才士笃生的平江;惊艳于人杰地灵、秀水青山的修水;流连在康养圣地、长寿之乡的铜鼓。一路走来,不难发现赣湘四县有着相同的红色基因,相似的人文地理背景。我们身为选调生,要坚定初心、扎根基层,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沉淀自己,让青春在红色大地绽放;更要不负所学,结出累累硕果,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四)调查研究是我们了解情况、科学决策的"金钥匙"。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传承优秀红色文化,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我参加了为期四天的湘赣边界选调生"红色驿行"主题调研活动。四天里,调研队伍先后前往浏阳市、平江县、修水县和铜鼓县的多个红色教育基地,此次学习不仅让我意识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也让我在参观红色文化旧址中树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远大理想,在调研乡村特色产业中肩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责任担当,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承"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吃苦意识,在重走秋收起义路中弘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定会保持学习的劲头,不断从基层现场中汲取实践真知。
(五)云涌湘赣边,选调奋争先。1927年,时任中共湖南省委前敌书记的毛泽东,亲临江西铜鼓领导指挥了湘赣边秋收起义,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文家市会师是秋收起义的转折点,毛泽东结合当时中国国情实际作出了引兵井冈山的关键决策,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通过组织参与湘赣边界选调生青年论坛和国情调研活动,我们追寻革命先辈光辉足迹,继承发扬红色文化传统,把红色资源由"点"串"线";努力挖掘好罗霄山脉生态资源优势,写好"山水"文章,探索"红绿"融合带动富民产业"开花结果"的新路径,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六)继秋收起义95周年后的今天,为响应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伟大号召,我们湘赣边界四县选调生也汇聚于浏阳文家市镇,以"红绿融合绘新景"为主题开展了为期四天的"湘赣选调驿起行,红绿融合绘新景"国情调研。调研行程紧密高效,让我获益许多。我们从浏阳市启程调研,经平江县、修水县,最后抵达铜鼓县,一路调研了文家市村的花炮产业、大瑶镇的杨花书院、国富村的长寿秘境、长寿镇的仙姑崖红军营、双井村的黄庭坚故里、何市镇的国家农业产业园、浒口村的黄精产业基地、秋收起义沉浸式体验中心,也深入了解了"党建+红色名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认识到开发本地特色资源、突出地域特色、把"土特产"真正建成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作为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的后备力量,此次调研让我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在做强乡村产业的过程中应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要跳出思维定式、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立足国情农情拓展乡村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