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根治欠薪工作调度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在全省根治欠薪工作调度会议上的
交流发言
今年以来,XX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突出"稳"字当头,深入推进"五化"建设,坚持在畅通投诉渠道、疏通堵点难点、提升治欠成效上下功夫,跑出了护薪"加速度"。
一、畅通"信、访、网、电",打通"最先一公里"
(一)回好"来信"。市委市政府领导对省级以上信访交办件亲自包案,对办理情况亲自调度,对办理结果亲自审定,有效推动"来信"投诉快速高质量办结。全年,办结网民留言和信访投诉xx件,解决重点信访问题XX个,省上反馈的民生领域X件线索全部办结。
(二)接好"来访"。始终把信访群众的小事当做政府工作的大事,构建了"简单案件马上办、普通案件提速办、重大案件包案办"的"三办"工作机制,确保将欠薪投诉处理在"第一地点",解决在"第一时间"。接待来访x余人次,答复各类咨询x余次,受理欠薪线索x余条。
(三)用好"网络"。在项目工地张贴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二维码,让农民工"一扫即诉"。对平台欠薪线索,市治欠办实施"日通报、周调度、月核查",每日将线索办理情况在县区、部门领导微信群内进行通报,全力提升了线索办结质效,调处全国欠薪线索平台欠薪线索x件。
(四)听好"电话"。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布全市劳动监察机构投诉电话,建立"24小时"值班值守机制,确保投诉电话时时畅通,劳动者投诉事事解决。全年共接听投诉、咨询电话xx余次,涉及欠薪及其它权益维护问题的全部妥善解决。
二、着眼"防、治、除、清",打通"最远一公里"
(一)春季"预防"。为加强源头治理,X市紧盯春季项目开工之际,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持续开展"送法进工地""送法进企业""送法进乡村""送法进网络"活动,不断扩大法规政策和保障制度知晓度;开展企业负责人和劳资专管员集中培训,全面提升企业"合法经营、依法用工"意识,打好根治欠薪"预防针"。
(二)夏季"治理"。组织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织密风险排查防控网格,共开展专项检查x次,组织包保单位开展督导x次,检查各类用人单位xx家次。对照标准化工地建设要求,组织开展标准化工地达标提升行动观摩交流评比活动,打造标准化模范工地xx个。先后组织开展根治欠薪全面攻坚行动、"五化"建设等x次专项行动,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实施"冬病夏治"。
(三)秋季"除患"。紧盯政府投资项目、国有企业建设项目和重点商业建设项目欠薪案件,坚持在清理欠薪案件存量、深挖欠薪隐患上下功夫。对欠薪存量案件进行系统梳理,建立存量欠薪案件台账,确定化解时间表和路线图,逐一推动清理化解,全力清除欠薪问题,避免年关"讨薪难"的集中发生。
(四)动态"清零"。紧紧围绕xx这个目标,突出在"三确保两清零"上下功夫,坚持动态"清零"原则,对重大欠薪隐患、信访件、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具体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办理时限,全力推动欠薪案件调处,全力化解风险隐患。
三、强化"集、联、督、惩",打通"最后一公里"
(一)强化督导,压实责任。建立了市政府"周调度"工作机制,市政府分管领导每周对重大欠薪问题、线索办理、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推进情况进行调度。市人社局班子成员分片包抓县区,对重点欠薪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市治欠办下发市级督办函xx份、预警函x份,压实了县区属地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
(二)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市治欠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主动发力,形成了人社"吹哨"、部门"报到"、合力"护薪"的良好治欠格局。抽调公安、住建、人社等部门在市治欠办轮值驻点办公,集中接访化访,共同推动疑难欠薪案件快速查处,有效防范处置突发事件。检察、公安、人社共同建立了根治欠薪问题司法衔接机制,有效推动了欠薪案件快立、快处。
(三)紧盯重点,集中治理。以政府投资工程、国企实施项目为突破口,刀刃向内、直面问题,确保政府项目、国企项目欠薪应付尽付、快清快结。全面开展领导包案和接访活动,对欠薪案件实行挂牌督战、挂账督办,直至欠薪案件彻底解决。市县区政府分管领导集中接访,亲自协调处理重大欠薪案件,通过集中接访,解决了xx起存在结算纠纷的重大欠薪问题和xx件欠薪信访问题。
(四)强力惩戒,形成震慑。扎实开展联合惩戒专项行动,加大惩戒力度,移送公安机关侦查X件,实施行政处罚X件,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X批次X起,将X家拖欠农民工工资企业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形成了强有力的社会震慑,保持了打击欠薪的高压态势。
经全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我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建筑领域违法分包、转包的现象还没得到有效遏制;受新冠疫情影响,加之银行信贷政策趋紧,部分商业项目按月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存在困难;标准化工地建设还有一定差距,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五项制度覆盖率还不够高。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分析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坚持"稳"字当头,突出动态"清零",在法治化、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网格化建设上狠下功夫,推动根治欠薪从"清欠"向"治欠"转变,让全市劳动者更加安"薪",确保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为xx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