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想心得体会合集35篇(第3/7页)
强化创新引领,在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上下功夫。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不断完善司法制约监督机制,推动构建权责一致的司法权运行新机制。严格落实干预过问插手案件"三个规定",落实关联案件和类案检索制度,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统一了证据裁判规则,全市刑事执法办案质效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在预防冤假错案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
深化司法为民,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下功夫。妥善审理婚姻、家庭、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各类民生案件,参与推动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持续做好家事审判,积极推动"无籍房"整治工作,切实保障人民权益;加快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引入妇联、工会、律师等第三方调解力量,深入推进"法官进网格""一乡一镇一法官""法官说法点"等司法为民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健全完善执行工作长效机制,开通执行工作服务热线,建立当事人信访接待和执行线索受理制度,并开展"执行工作进万家、执行法官走进直播间"活动,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努力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集中治理涉诉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探索创新建立涉诉信访案件风险告知制度和信访复查案件阳光听证等工作机
制,强化律师工作站职能发挥,畅通群众诉求合法合理表达。
强化从严治警,在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上下功夫。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从严管理,深入开展队伍教育整顿,一体推进"三不"体制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持续加强干警能力建设,培树更多的谭贵林式先进典型,努力推动"十四五"时期四平法院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为推动四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四平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法治支撑。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黑龙江
黑龙江省委政法委书记 张安顺
(2021年7月2日)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一定要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自觉用以指导和推动依法治省工作,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黑龙江。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要深刻把握核心要义,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政法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深刻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和重要保障,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积极推进法治专门队伍"四化"建设,不断筑牢政治忠诚,坚决抵御西方所谓"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的侵蚀和影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上来,努力在建设更高水平法治黑龙江的生动实践中展现出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做到执法司法为民。政法机关是冠以人民的执法司法机关,必须牢牢把握自身的人民属性,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把群众路线作为政法工作生命线,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需求日益增长的新变化,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切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正义问题,着力加强民生领域执法司法保障,强化公共安全防控管理,进一步提升政法公共服务质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要突出实践导向,指导和推动法治黑龙江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新境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提供了科学指引。省委依法治省办和全省政法机关要带头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谋划和推进好依法治省相关工作,着力提高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积极作用,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努力把科学思想更好转化为法治黑龙江建设的生动实践。
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创新推进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胡罡
(2021年6月25日)
全省首家民法典主题公园在雨湖区开园;建成了涵盖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热线平台、实体平台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湘潭律师队伍实现华丽蜕变,律师人数由212人发展为650余人,执业机构由27家发展至35家律师事务所、5家公司律师事务部;在全省实现了"三个率先",率先开展《社区矫正法》专家巡讲活动;率先完成公证体制改革;率先实现区级法治文化基础设施建成率100%目标。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连续16年实现"六无"。
2015年全省法治文化经验交流会、2019年全省法治乡村暨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湘潭举行。2020年,湘潭市被推荐为国家"七五"普法验收城市,迎检工作获国家、省、市领导充分肯定。
湘潭市司法局获评"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湘潭市先后荣获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2011-2015全国法治宣传先进城市"。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实施以来,湘潭市司法局乘全市机构改革的东风,坚决服从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的领导,在省司法厅的精心指导下,坚持"服务党委、服务政府、服务群众"的工作思路,瞄准"创全省一流、全国先进"工作目标,立足"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工作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创新推动全市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着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推进"六个湘潭"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十八大以来,我们着力夯实党建根基,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常态化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法治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成果不断巩固,政治站位进一步提高,党支部"五化"建设卓有成效,选派党员干部深入抗疫一线,党员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组织行动突出"快",工作推进突出"严",成果转化突出"实"。全系统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干部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十八大以来,我们着力服务中心大局,司法为民成效凸显。一是全力参与政府经济事务。参与政府合同谈判,出具政府合同审核意见;组建产业链
法律服务团,指派20家律师事务所为全市13条产业链所涉重点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牵头解决了建设领域积累多年、企业反映强烈的13件政府合同历史遗留问题。仅"十三五"期间,审查政府项目合同和民商事个案753件,涉及金额7770多亿元。二是初步建成区域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市范围内建成"1小时内"公共法律服务圈,"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湖南如法网网络平台全业务覆盖,群众可获得店铺化服务、"淘宝式"体验的公共法律服务;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全时空覆盖,"7天×24小时"畅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体平台全方位覆盖,县(市)级中心5个、乡镇(街道)工作站70个、村(社区)工作点952个。十八大以来,全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848件,"12348"热线接听电话17930个,群众评价满意率居全省前列,法律援助工作获得司法部、省市一致好评。三是聚焦服务"六稳六保"。加强涉疫法治宣传,组建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律师服务团,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法律建议意见500余件,召开现场办公会20余次,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亿余元,其中为金杯电磁电线公司挽回货款619万元,《湖南日报》以"湘潭执法人员千里寻老赖--追回企业货款619万元"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受到企业高度赞誉。
--十八大以来,我们着力推进诉源治理,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一是全力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责任共担、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的大调解格局日臻完善。
调解网络不断健全,县乡村三级调解组织实现全覆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专业调解、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裁决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有序衔接,驻县(市)区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覆盖率达100%,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成50余个。人民调解组织每年调处矛盾纠纷万余件,调处成功率99%。二是依法受理办理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除相关法定机关继续保留行政复议职责外,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只保留一个行政复议机关,最大程度上畅通相对人的复议申请渠道,减少老百姓诉累。全市各级复议机关案件纠错率、调解结案率均居全省前列。三是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管理。社区矫正工作连续8年排名全省前列,先后16次在全省介绍经验。根据《社区矫正法》规定,2020年12月24日,湘潭市社区矫正委员会正式成立。截至2021年6月21日,全市在册社区矫正对象997人,其中缓刑943人、假释17人、暂予监外执行37人。刑满释放人员7700余人,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下。适应全国统一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完成"四区五中心"改扩建
项目,累计收治戒毒人员1300余人,矫治质量不断提升。
--十八大以来,我们着力加强法治建设,依法治市深入推进。一是加快构建依法治市制度体系。湘潭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正式成立,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协调小组顺利运转。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意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推进实施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制度。指导起草部门完善立法工作中立项、起草、调研等程序,目前,湘潭市已出台《湘潭市城市绿化条例》《湘潭市爱国卫生条例》《湘潭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六部地方性法规。二是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完成《长株潭一体化发展2021年行动计划》《关于全市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的若干意见》等700余件文件合法性审核,提出书面修改建议或合法性审核意见400余份。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深度分析全市行政执法情况,有力提升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指导推进湘潭经开区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配合推行建立"首办容缺"审批事项清单,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减轻了企业相对人负担。三是不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持续开展《宪法》《民法典》《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组织市《民法典》宣讲团深入单位、企业、乡村、社区,开展宣讲500多场次。高标准建成湖湘法治文化公园等一批法治宣传教育(文化)设施。"一把手谈法治"电视栏目深受好评。利用微信公众号、广播、普法媒体机、户外法治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刊登法治宣传内容,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
--十八大以来,我们着力深化体制改革,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强化科技支撑,积极探索"5G+"司法行政业务,"智慧司法"项目建设加快,湘乡市参与第二批"智慧矫正"建设。湘潭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主体完工,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平台建设逐步完善。公证参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戒毒民警职级晋升常态化、司法所规范化、法治化、专业化、现代化建设等各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奋蹄。站在新的起点上,湘潭市司法行政人将继续砥砺前行,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信心和斗志,奋力谱写新时代湘潭司法行政事业新的篇章,为更高水平的平安湘潭、法治湘潭建设奉献智慧力量。
聚焦林区大转型大改革履职尽责 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伊春落地生根
伊春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2021年7月30日)
近年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大转型大改革实际,依法履职,主动作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伊春建设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一、突出政治引领,把握正确方向
全面强化党的领导,重点做到"三个抓好":抓好理论学习。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任务。5年来共开展党组集体学习37次、研讨12次,推动了党员干部学理论、学业务、强素质蔚然成风。抓好政治引领。认真落实请示报告制度,5年来先后向市委请示、报告94次,并将党的要求及时贯彻到位。抓好问题解决。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召开后,为了抓好贯彻落实,人大常委会认真开展调研,多次向市委汇报,市委高度重视,为伊美、乌翠、友好、金林四个区人大常委会各增核6名行政编制,使我市10个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行政编制全部达到17名以上,均解决了"一人一委"问题。目前,我市现有的9乡24镇的人大全部实现了主席、副主席专职配备;3个区13个街道办事处人大街道工委全部挂牌成立。
二、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
近年来,正值我市大转型、大改革的关键时期,常委会紧盯改革、转型、发展、稳定关键问题,认真履行职责,努力使各项工作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助推全面深化改革。在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我市由原有的17个县(市)区调整为10个。常委会在省人大指导和支持下,对新设县区进行了两轮全覆盖巡查指导,确保全市行政区划调整新设县区和建政设镇人大选举取得圆满成功。在国有林区改革中,先后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审议专项报告,为破解改革难题、推动绿色发展提出了人大意见建议。在地方党政机构改革中,及时做好任免工作,仅去年就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07人次。
有效推进地方立法。重点做好"三个坚持":坚持人大主导。在法规立项时当好"引导员",在法规起草时当好"调度员",在会议审议时当好"决策
员",在合法性审查时当好"守门员",全过程体现人大的主导作用。坚持体现特色。从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城乡建设管理、推进文明行为入手,从"小切口"加快立法,先后制定完成程序法一部、实体法五部,充分体现伊春特色。坚持有效管用。以"绣花功夫"打磨核心条款,每项立法都逐字逐条深入研究、反复修改,确保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有效开展人大监督。重点做实"三个聚焦":聚焦高质量发展。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了"四级人大联动、五级人大代表参与"的"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为强化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开展执法检查6次,强化了人大在重点领域的监督。聚焦人民群众关切。围绕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热点问题开展"三查(察)"活动21次,较好地维护了人民群众利益。聚焦权力运行。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报告制度、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实施意见及预算决算审查联系代表工作办法,为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围绕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落实、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开展调研,听取相关报告,推动了司法权力规范运行。
三、增强履职能力,凝聚工作合力
把加强自身建设纳入人大整体工作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切实强化"三个注重",夯实依法履职基础。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注重示范引领。党组成员带头"下基层、察民情",共领衔完成调研项目20余项;助力脱贫攻坚,常委会领导带头进村、入户,处级干部常年驻村扶贫,为贫困村解决实际问题。注重队伍建设。畅通干部"进口"和"出口",5年来共调整机关干部51人。加快提升工作质效,制定下发了关于人大机关运行、监督等意见,以制度规范和推动各项工作。强化人大宣传。开办"伊春人大"微信公众号,两年多来共编发新闻1500余篇480万余字,为讲好人大故事,传递人大声音提供了良好平台。
领悟思想伟力续写"两大奇迹"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推动法治青海建设
李宏亚
(2021年7月9日)
通过学习十八大以来党的发展史,使我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体会。
续写"两大奇迹",始终坚持以党的绝对领导铸牢忠诚之魂。坚持党的领导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根本保证。始终将"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自觉做到忠诚核心、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加自觉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忠诚履职、奋勇前行。
续写"两大奇迹",始终坚持以法治方式扛牢主责之要。确保政治社会大局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牢记稳疆固藏战略定位,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范化解政治安全重大风险。坚持凡"恐"必打、露头就打,深入开展"去极端化"工作,打好反恐怖斗争主动仗。坚持"稳"字当头,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有力应对社会安定挑战。
续写"两大奇迹",始终坚持以初心使命践行为民之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着力维护公共安全,严厉打击各类民生领域违法犯罪,完善依法行政管理措施,强化公共服务,努力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续写"两大奇迹",始终坚持以法治建设夯实公正之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筑牢法治思维,充分运用法治方式维护稳定、化解矛盾、处理问题。加强法律政策研究,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深化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确保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续写"两大奇迹",始终坚持以从严治警守住廉政之本。建设过硬公安司法行政队伍,必须坚持"严"的主基调。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力;纵深推进队伍教育整顿,健全完善常态化监督管理机制,坚决清除害群之马。推动"关键少数"崇尚法治、运用法律、敬畏法纪,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奋力推进法治鼓楼建设生动实践
鼓楼区委书记 罗德清
(2021年8月10日)
鼓楼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法治自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准确把握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区工作的新变化和新任务,自觉将法治理念、法治思维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持续深化依法治区实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法治引擎"。
坚持系统思维,深学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实践中,我们坚持"学懂"精神实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重大问题。区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体现,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坚持系统学习、深入思考,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走心走深。坚持"弄通"结合文章。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市委有关会议精神紧密结合,与"十四五"法治鼓楼建设实际有机联系,不断完善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机制,推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区有机统一。坚持"做实"系统谋划。对标对表法治江苏建设、法治徐州建设工作要求,制定依法治区工作要点和责任分工,明确目标思路、路径举措,系统谋划法治鼓楼建设规划(2021-2025),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融入"十四五"规划和具体实践中。
坚持依法治理,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之治"的法治基石,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实践中,我们以法治思维推进基层法治现代化,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择优选择27名律师和1名基层法律工作者为区四套班子领导配备"一对一"法律顾问,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把住法治决策关、执行关。鼓楼区行政诉讼案件化解经验做法全市推广。以诉源治理推进基层法治现代化,创新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模式,依托市域社会治理法治中心,建立与110、非诉讼服务中心、政务12345、环保12369、消协12315、城管、信访等平台连接沟通机制,形成"1中心+N平台"架构,第一时间掌握矛盾纠纷,第一时间组织调解,第一时间将矛盾纠纷控制在当地、化解在萌芽。以规范执法行为推进基层法治现代化,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多级复核备案制度,出台《关
于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方式助推企业发展工作方案》,建立区法院与公安分局侦查立案、审判、执行部门沟通联络机制,切实推进规范执法、公正司法。2020年9月鼓楼区非诉讼服务中心作为江苏省唯一基层单位视频连线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2021年该项工作法被市委改革办确定为全市重点改革项目。
坚持法治为民,全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法治中国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实践中,我们把法治利民、便民贯穿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深化改革赋能,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基层执法力量"三整合"改革,持续加强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事项标准"下沉式管理",编制办事指南,形成指导目录,方便群众办事;设置咨询窗口、不见面体验区、便民自助体验区等功能区,提升办事群众的体验感。加快数字政府建设赋能,把数字赋能作为法治为民的重要突破口,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整合、共享政务资源,构建全区统一、多级互联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进政务数据资源跨部门、多层次共享和"一源多用"。发挥治理优势赋能,深化"四位一体"社会善治徐州模式,拓展"六维共治"集成改革成果,投资3000余万元新建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智能化、科学化水平。2019年鼓楼区获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不断提升工会工作法治化水平
徐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 王子华
(2021年7月19日)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工会组织的政治之责、时代之任,是履行维权职能、推进依法治会的根本所在,必须做到"三个深刻领会":一是深刻领会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二是深刻领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三是深刻领会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结合新时代工会事业发展,工会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实践路径上应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破题开篇:
一、坚持推进依法建会,夯实工会依法维权的组织基础
组织建设是工会工作的基础,也是工会依法维权的组织基础。一要依法"建起来"。依据《工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推进建会和会员入会工作。创新组建方式、组织形式,实现工会组织全覆盖。二要依法"转起来"。建起来是前提,转起来是关键。推动工会组织依据法律赋予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履行参与、维护、建设、教育四项职能,切实发挥工会在社会中的枢纽组织作用。三要依法"活起来"。在基层工会中广泛持久开展"争创模范职工之家、争当优秀工会干部""会员评家"等活动,使基层工会真正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
二、坚持扩大源头参与,增强工会依法维权的法理依据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工会在法律的立改废释过程中应更加有序扩大和增强源头参与力度、广度和深度。一是从保障职工权益的现实要求出发,坚持源头参与推动现有法律法规落实。目前我国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已有上百部,形成了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法律法规只有严格落实才能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二是从维护职工权益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坚持源头参与推动已有法律法规修订。今年将《徐州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修订纳入2021年市人大立法计划项目,使之更加符合法治实践和职工群众维权需求。三是从发展职工权益的长远需求出发,坚持源头参与推动新的法律法规制定。2021年是"八五"普法的开局之年,市总工会将研究制定《关
于在全市工会工作者和职工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通过源头参与推动更多维护职工长远利益和合法权益的新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出台。
三、坚持用好载体平台,打造工会依法维权的多维阵地
推动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打造维权多维阵地,是推进工会依法维权的重要抓手。一是以"智慧工会"平台为载体,打造依法维权的信息阵地。构建工会法律服务大数据管理系统,升级劳动争议预警、监督、调处、援助全方位一体化工会法律服务平台。二是构建"多元"化解渠道,打造维权的综合阵地。健全完善人员互聘、培训互联、信息互通、检查互动、调解互邀、援助互帮的协作机制,更好发挥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中的重要作用。三是整合工会资源,打造维权的窗口阵地。探索实施"四心同创"维权行动,将立案、接访、咨询、调解、援助、开庭、结案等维权服务事项相衔接,打造工会维权的综合性常态化窗口阵地。
四、坚持优化法治工作队伍,汇聚工会依法维权的磅礴力量
加强工会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是工会依法维权的关键所在和人才保障。一是着力建设一支有担当的工会法律工作干部队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法律法规培训,强化工会法律工作部门干部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提升依法维权水平。二是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工会法律工作专业队伍。采取请、聘、招、录等多种方式,着力建立一支由法官、律师、法学专家、企业法律顾问等组成的工会法律工作专业队伍。三是着力建设一支善奉献的工会法律工作志愿队伍。创造性地建立一支规模庞大的工会法律工作的志愿者队伍,夯实工会依法维权的社会基础。
上一篇:党校培训体会合集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