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写材料用典汇编合集2万字(第3/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618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8分钟。

【用法】主要适用于党校开班讲话,侧重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到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

123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例文】涵养善学习惯,不仅是好好修为、充实自己、提升道德修养,以成就"内圣"的过程,更是积极入世、学以致用、落实于实践的"外王"过程;不仅是培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修己功夫,更是一门锤炼"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外在修养之事功。(大众日报《"爱学""真学""善学"》)

【典故】出自《论语·述而篇》,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释义】意思是,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来自QQ群藏经阁(【藏经阁】),QQ:215425891,海量热门优质材料和PPT课件。

【赏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精髓,也是孔子教导世人为人为学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先后轻重,步骤分明。孔子提出首先要解决立志的问题,其次便要修己;最后道行,德彰,仁成之后,方可游于艺。为学始于立志,致力于道德,终于优游于艺术境界,这是古代君子立身的原则,也可看作一个层层递进、人生境界不断提高并最终升华的过程。作为领导干部,要自觉做到"三问",不断提高党性修养水平。坚持问"道"立志,时刻问问自己有没有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坚强意志,有没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真挚信仰,有没有向着既定目标前行的坚定信念;问"德"有据,时刻问问自己有没有做到忠诚于党和人民,有没有做到清清白白做人,有没有做到执政为民;问"仁"得仁,时刻问问自己是不是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不是能够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不是能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三省吾身中,始终牢记初心使命,自觉担责尽责。

【用法】一是适用于领导干部讲党课,侧重强调党性修养,教育党员干部严格自我要求,不断提升思想境界。二是适用于学校开学典礼讲话,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加强学习,提高知识储备。

1234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

【例文】"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党员干部不仅要善于发现错误、勇于承认错误,更要以实际行动纠错改错,并以此提升能力。有人说,错误是进步的阶梯。党员干部应当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意志,让检视问题、纠错改过成为一种习惯,这样就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能力素质。(解放军报《做乐改己过的党员干部》)

【典故】出自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是则圣贤之意较然著明,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盖为人之行己,必有过差,上智下愚,俱所不免,智者改过而迁善,愚者耻过而遂非;迁善则其德日新,遂非则其恶弥积。

【释义】意思是,不犯过错并不是真正的可贵,可贵的是有了过错能够改过自新,只有改过自新者才是真正的智者。

【赏析】中国传统文化对"过"和"改"有着深刻的认知与阐述,并对"改"给予了极高评价,不论是《左传》提出的"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还是南宋思想家陆九渊强调的"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都彰显了对自我修身文化的一种赞扬。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进一步提出了"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的理念,并最终实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我革命",不但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我们党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就在于能够长期坚持自我革命,使我们党不断得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进入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敢于同自己"过不去",知过即改、持续提高,维护共产党员良好形象。

【用法】主要适用于领导干部讲党课、廉政谈话,侧重强调自我革命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1235瞻山识璞、临川知珠

【例文】具备瞻山识璞、临川知珠的功夫,为政者不仅自身要有识见,还要善假于群众的眼光。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识才不可忽视群众的"多双眼睛"。一人之见往往会有一定的局限性,难免出现偏颇,而用多双眼睛辨识就能更全面地识别一个人。璞玉好不好、宝珠真不真,不妨走走群众路线,多从群众言语中了解人才,真正做到既在"大事"上看德行,又在"小节"中看品格。(中国纪检监察报《瞻山识璞临川知珠》)

【典故】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外篇·行品》,夫惟大明,玄鉴幽微,灵铨揣物,思灼沈昧,瞻山识璞,临川知珠。

【释义】独具慧眼的人看山崖,能发现未经琢磨的玉石;靠近河川,便能知道水里有珍珠。

【赏析】选准人、用好人,首先要有知人的本事。葛洪在《抱朴子·擢才》讲到,"夫以玉为石者,亦将以石为玉矣;以贤为愚者,亦将以愚为贤者矣。以石为玉,未有伤也;以愚为贤者,亡之诊也。"意思是将石头看成美玉,倒也没有太大害处,若是将庸才看成贤才,那将是国家要灭亡的征兆啊!唐代韩愈曾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可见,识才的慧眼、辨才的功夫是多么重要。选准人、用好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选任的眼界、眼识,就是要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切实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用法】主要适用于党委工作会议、组织部门讲话,侧重强调干部选拔任用,引导各级党委(党组)特别是组织部门要把好选人用人标准关,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干部选任的精准度。

123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例文】"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对党忠诚,是入党时的庄严宣誓,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从"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的崇高信仰,到"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大义凛然,再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英勇无畏,忠诚是革命先烈身上闪亮动人的政治品质。(人民日报《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典故】出自北宋理学家程颐,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释义】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讲忠诚、信义,那么他将无法在世界上立足。

【赏析】忠诚是人之为人的必备素养。"不信不立,不诚不立。"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忠"与"诚",不做违背原则和自己良心的事,忠实于道、诚实于行,即为忠诚。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忠诚,那么就失去了人们对你最根本的信任,同时也失去了在社会上立足的根基。只有忠诚的人,周围的人才会承认你、信任你、接纳你。既然个人与所从事的事业、职业、活动是浑然一体的,是社会角色的化身,那么做人做事都要言行一致,敬畏职责,坚守本分,真心诚意。忠诚,不是说出来,而是做出来的。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始终忠于岗位职责,始终以对职责负责、对工作负责,说老实话、做实在事;忠于初心忠于人民忠于党,始终坚守本真,必须始终牢记宗旨、牢记责任,自觉把权力行使的过程作为为人民服务的过程,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做到为民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

【用法】主要适用于领导干部讲党课,侧重强调对党忠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坚持把忠诚放在首位,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