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长在圆桌论坛年会上的讲话(第2/3页)
三、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新冠疫情爆发前,我国纺织行业已经处于经济低速增长、结构深度调整的转型发展阶段。疫情三年,伴随着宏观形势发展变化,纺织行业处于高质量发展攻关期的特征更加显著,推动产业链升级、价值链高端延伸、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通过要素升级、结构优化和规则调整,形成高效能、高品质、高责任、低成本的投入产出关系,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
1.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力
科技创新是形成新投入产出关系、打造新发展范式的根基。以智能制造、增材制造为代表的制造创新,以高性能纤维、生物基材料为代表的材料创新,以功能性、智能化纺织品为代表的产品创新,都是技术变革驱动的系统性发展。纺织行业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要把握产业技术前沿趋势,强化基础创新,聚焦关键技术攻关,促进基础创新到应用创新的有效转化。
2.延展融合创新空间
打破边界,万物可织。技术创新、场景延展加速了产业边界消融和资源要素重组。从以合成生物学、现代育种为代表的生物经济,到以医用纺织品、健康功能性纺织品、智能纺织品为代表的大健康领域,再到以海洋生物基纤维材料开发为代表的海洋经济,融合创新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走向深化的重要驱动力量,塑造产业未来、未来产业。
3.提升设计创新价值
纺织服装具有文化属性,设计创新能力决定了文化表达水平。创意设计将情感价值、美学价值和体验价值转化为产品价值与品牌价值,是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关键。近年来,在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汇中,文化的系统性发掘、创造性转化正成为时尚产业新的价值来源。纺织行业要把握住文化自信提升的历史时机,深化文化挖掘与转化,激活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基因,以具有中国深度、全球广度、时代特征的设计,打造风格、形成价值。
4.推动数字创新融合
数字经济推动要素、资源更新和流程、场景再造,个性化定制、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生产模式革新成为产业升级新引擎。数字化条件下,市场主体与商业场景实现精准连接,跨境电商、直播电商、兴趣电商等新业态持续涌现,制造端与消费端的链接模式革新,提高发展效率。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加速知识创造进程,深刻改变创新创意方式。纺织行业要以全流程、全场景、全触点、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转型,重塑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5.构筑绿色创新未来
当前,要素资源加速向绿色经济集聚,绿色发展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必然选择。绿色能源、绿色材料从源头改变要素结构,生物基、可降解纤维材料的开发应用丰富了原料供给;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在新能源、交通工具轻量化等领域的低碳正向作用逐步发挥,从制造到管理的系统性绿色转型正在重塑产业竞争优势。纺织行业要综合理念与实践、平衡现实与未来,加快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在要素变化与体系变革相互交织的背景下,供应链成为产业发展核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保障经济平稳、供需平衡的重要支撑,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把握产业链供应链关键因素,积极适应变化,赢得主动。
1.适应要素格局新变化
X冲突发生以来,原料、能源对全球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作用持续凸显,围绕资源要素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成为重要趋势。作为制造大国、人口大国,我国对原油、棉花、羊毛、亚麻等初级产品的进口依存度较高,其中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X%,因此炼化纺一体成为近年来纺织产业链延伸的重要方向。未来,纺织行业要依托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进程,加强要素资源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增强资源整合能力。
2.顺应实力要求新变化
在科技革新背景下,劳动力成本对于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影响弱化,完整的产业体系、完备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创新生态成为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和发展韧性的重要来源。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纺织工业产能结构持续优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制造能力稳步提升,基础创新与应用创新协同并进,劳动力生产率明显高于东南亚、南亚等新兴产业国家。面向未来,保障供应链稳定,需要进一步稳定规模优势,强化体系优势,增强自主创新和高端制造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3.应对国际合作规则新变化
世界格局与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改变,在大国博弈、地缘政治冲突增多背景下,各国产业、贸易政策密集调整。以"X法案"为代表的贸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严重影响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合作。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经济发展带来全球规则重塑,数字贸易成为双边、多边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被发达国家纳入企业供应链管理要求,碳关税正在进入实施。纺织行业在复杂形势下要坚持积极融入国际合作,应对规则调整。
(三)推进产业和区域协调发展
生产力布局调整是产业优化结构、整合资源、延展市场的重要途径。新时期,纺织行业要加快融入国家重大区域经济战略,适应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变化,在产业升级发展与转移、承接中构筑发展新优势。
1.在区域协同中推进布局转移
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为载体,国家正在加快推动X、X流域经济协同发展。资源禀赋互补、文化传统关联、生态保护协同,使得流域经济成为产业跨区域布局的重要场景。纺织行业要在流域经济战略框架下,推动以大型企业、重大项目为牵引的跨区域转移,以产业布局优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群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空间载体,随着城市功能和定位更新,一批以中小企业为核心的优质产业资源逐步向周边区域加速迁移。要结合城市更新、产业更替的进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高端制造中心,形成全球影响力和引领力。
2.在城乡融合中发展现代集群
纺织产业集群是连接城乡的关键节点,在构建工农互促、协调发展的新型产业关系中具有特殊作用,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具有战略价值。2021年,中国纺联X个试点产业集群的纺织工业产值达X万亿元,就业人员超X万,企业总数超过X万户,为地方稳增长、保民生、稳就业做出突出贡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纺织行业现阶段约X%的产业集群仍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未来要利用好城乡要素流动制度基本打通、乡村资源活动逐步激发的有力时机,促进产业向中西部、X省份县、镇域地区加强转移布局,以民生产业服务民生改善,推动共同富裕、边疆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