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在XX市复合型干部培训班结业式上的讲话(第2/2页)

网络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846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9分钟。

而非常神奇的是,乱世之中,左宗棠的这些实用之学之术,在征战生涯中全部派上了大用场。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林则徐在"湘江夜话"中交付给左宗棠的各类资料,加上左宗棠对大西北长期深入的研究,对历史经验的灵活运用,成就了一众湖湘子弟平定分裂势力、驱逐外来侵略者、守住西域一片国土的不世之功,这也让左宗棠跻身于千古民族英雄之列。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实行的军屯,简直是善于学习历史经验教训的神来之笔。他率领的湖湘子弟,上马拿刀枪,下马拿锄头,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以解决兵勇数多、粮饷匮乏和转运消耗等问题,用自力更生的办法化解"财政难题"。其实,这并不是左宗棠原创,而是从历史中学习而来的,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当年蒙恬率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就是就地屯垦以取得给养。汉朝时期卫青、霍去病逐匈奴于漠北,也采取了大规模移民实边和军事屯垦。新中国成立后,王震将军率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大力发展各项事业,可以说也是延续这样的思路。左宗棠的学以致用、经世致用,在化解历史难题上应该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曾国藩也好,左宗棠也好,都是那个时代自强不息、内圣外王、出将入相式的人物,在纷乱之中立得住、解得难、成得事,都写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传奇。他们的苦学求道、经世致用,他们的处危不乱、勇于任事,他们的埋头苦干、锲而不舍,在所处的时代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就像湘江哺育儿女一样,在精神层面给湖湘子弟诸多的启迪。实用之学,实干之才,什么时代什么地方都是竞争力。不是说他们没有历史的局限,这个应当辩证地看、历史地看,尤其不能简单地以今天的观点和语言去解读和苛求历史人物。

湘江奔腾,弦歌不歇。行至山水洲城绝胜之处,江山如画,豪杰辈出,呈现腾蛟起凤、飞龙在天之气象。岳麓山下,橘子洲头,湘江穿城而过,这里不仅天赐了"山水洲城"的美誉,也养育了一大批天纵英才。一座岳麓山,半部近代史,满山的古树名木,满山的人文风物。满满英雄气,绵绵贯古今;一脉湖湘魂,启迪无数人。

最值得致以深深敬意的,是橘子洲头那尊忧思天下、凝望远方的雕像。天纵英物的毛泽东,是在湘江之畔实现的从"小我"到"大我"再到"无我"的人生境界升华。这从他的几首诗词能够找到脉络。

1906年,13岁的毛泽东在私塾就读,写了人生第一首诗《五言诗·井》:"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盼望走出山野的向往,自是不同凡响。

1910年春夏间,不到17岁的毛泽东曾被父亲送去湘潭城里、湘江边一个码头旁的粮行当学徒。据说,当时那个叫"宽裕枯"的粮行是一幢两层小楼。作为学徒的毛泽东,只能住在楼下店面。每当隔着楼板听到楼上人来人往的响动,一种寄人篱下的压抑和苦闷便涌上心头。于是,他写了几句诗:"沙水对沙洲,源源不断流。人住人脚下,何日待出头?"这里表达的,已是不甘人下的呐喊。

不久以后,回到韶山,他向父亲表达了想去新式学校--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的强烈愿望,最终也得到了父亲的许可。外出求学之际,他改写了一首《七绝》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里已经蕴藏着一种学以成名、扬名立万的冲劲。

在东山求学的日子里,毛泽东那首《咏蛙》相当有名:"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这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霸气侧漏。

顺着湘江北去来到XX城里的毛泽东,犹如蛟龙入海,在此后10来年的求学和初就业的人生历程中,实现了眼界视野的提升、知识才干的积累和对民众感情的升华,完成了"做什么人、走什么路"的思考,萌发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愿。从"小我"中走出来,是"大我"乃至"无我"的跃升,是一种深重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的觉醒。有词为证。

1925年那个秋天,32岁的毛泽东伫立橘子洲头,观景想事,忆旧抒情,一首《沁园春·XX》喷涌而出,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天问。

大约十年之后的1936年初,那还是隆冬时节,42岁的毛泽东漫步黄土高原之上,赏雪思古观今看未来,几千里几万里、几千年几万年奔上心头、流于笔下,一首《沁园春·雪》横空出世,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万丈豪情,回答了多年以前的"天问"。

两首《沁园春》,是一脉相承、前后呼应的姊妹篇,湘江之滨写下的是初心版,黄土高原写就的是升级版。如果没有《沁园春·XX》的起蒂和此后峥嵘岁月的积淀,也许难以有《沁园春·雪》的大气磅礴和震古烁今。三十出头到四十出头的毛泽东,当年风华正茂的"年轻干部",这位湘江巨子,湖湘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集大成者,以其天纵豪情和历史担当,为我们贡献了两首精美绝伦的《沁园春》,提供了多么深刻的人生启示。XX是特别能孕育《沁园春》的城市,是与《沁园春》特别有缘分的城市。续缘《沁园春》,需要新篇章。那么,新时代《沁园春》谁个来写、怎样来写?今天,且把这个问题提给年轻的朋友们。

湘江北去,不舍昼夜。离开了XX的湘江,直奔洞庭而去。洞庭之畔有岳阳楼,岳阳楼上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表达,这是湘江流淌的深邃思想的辐射与升华。

出了洞庭的湘江,更不会停止流淌,随大江东去而融通五洲四洋,乃是湘江的诗和远方。与巴山蜀水、汉水赣江等一众流水的融合携手,给湘江以新的力量和奔向。

从"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到"大江东去,融通深海远洋",湘江受到的启发就是,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脉水只有融入大江大洋才能成就壮阔,才能承载起艨艟巨舰的远航。面对远方的呼唤,面对泱泱茫茫,"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这样的大话,是否再也羞于出口?

今天,我们花了一点时间,对湘江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作了个大致的梳理,对几个代表性的湘江人物择一两个角度作了些品读,实际上也是对一群人的感悟。此时此刻,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头脑中都有一条湘江在奔流。

以湘江为友、以湘江为师,就是要像湘江一样厚积深蓄,不拒大流细溪;

以湘江为友、以湘江为师,就是要像湘江一样不改本色,总能化浊为清;

以湘江为友、以湘江为师,就是要像湘江一样一往无前,不惧闯关夺隘;

以湘江为友、以湘江为师,就是要像湘江一样心怀远方,矢志通江达海。

湘江之水是最能提供精神滋养之水。湖湘文化哺育的湘江儿女,一般不用担心他们有没有情怀,要担心的倒是有没有相应的格局视野、能力水平、实干实操以支撑和成就这种情怀。讲情怀说格局道能力,不能虚了、飘了,讲远了高了也要收得回来落得了地,见诸可见可感的实干实效,在事上练事上见。

当前,"三高四新"的美好蓝图在召呼我们,八个"走在前、作示范"在催促我们,无数湘江先贤的示例在激发我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当凝神聚力把企业办好、产业做强,XX才会有行稳致远的硬核竞争实力,才能走好自己特色的长红之路;我们当放手放胆创新创造,克服固有路径依赖,紧随科技进步潮流,优化人才辈出良好生态,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我们当用心用情化解民生难题,驰而不息地补齐就业、教育、医疗、居民养老、交通出行等方面的短板,切实推动群众幸福指数攀升;我们当时时用心防范化解风险,步步深入地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年轻人就是要胸怀大格局,做实小事情,躬身入局,履职尽责,在推进XX高质量发展中彰显应有的责任担当奉献。

近段时间,在湘江之畔的铜官古镇,正在热演一部历史舞台剧《天宠湖南》。它以艺术化的手段演绎着湖南上万年的历史文化,生动刻画着湖南人的骨血浪漫、生命如花。有幸参加这部剧的首演式后,这些天,那些经典场面总在脑海里涌现。

《天宠湖南》演绎的是湖南的历史,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很多也是湘江两岸那些年色久远却又让人印象深刻的往事。很多湖南人喜欢讲述湖南历史,这是因为湖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确实有很多令人骄傲自豪的人和事值得讲述和流传。但是,我们更要清醒,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更看明日。在历史的启迪下书写新的时代篇章,方为世间正道。否则,阿Q式的絮叨"祖上曾经阔过",又怎能让人待见?天宠湖南,厚望XX。湖湘儿女,XX子弟,唯有对历史充满敬畏,对未来满怀责任,脚踏实地地做好做实今天的每一件事情,才能不负历史,不负未来,不负湘江。

万年湘江正青春,山水洲城永年少。灵动而醇厚的湘江水,历经千万年的老积淀,又有千万里之外的新奔赴。真诚期盼青春年少的XX儿女,脚踏星城实地,心系湘江北去,逐浪大江东去,胸怀星辰大海,再谱到中流击水新篇章!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