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份会议讲话汇编-25篇(第2/8页)
我们期待同各国媒体携手努力,共促教育卫生事业发展。陕西有110多所高校,8所高校、20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发起组建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等。陕西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实力也比较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毫不动摇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迅速控制住多轮疫情。我们愿同各国加强教育、医疗、抗疫等领域合作,希望各国媒体多牵线搭桥,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
我们期待同各国媒体携手努力,共促生态文明建设。陕西纵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秦岭是中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黄土高原是退耕还林以来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地区。陕西是能源大省,煤油气产量居中国前列,当前正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希望各国媒体倡导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助力我们与更多国家开展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等领域合作。
我们期待同各国媒体携手努力,共促文明交流互鉴。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近5万处不可移动文物,有兵马俑等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是中国国家版本馆三个分馆之一。希望各国媒体积极推介陕西,也把外面的优秀文化推介给陕西,促进人文交流、民心相通。
省科协张辉学副主席在石门县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石门人尊师重教、争先创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尊师重教就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尤其是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升,谁家的孩子考得好,谁家的孩子有出息,在石门这个消息是不胫而走,广为传颂,形成了良好的氛围;石门县作为中国科协科普示范县,已经延续了两届,现在又是第三届,2021-2025年又来调研评估,非常有基础,和我们石门县这两种气质是非常有关的,石门出了很多的大人物,不管怎么讲,石门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在省里来讲,还是一个偏远的、落后的、闭塞的地方,能有今天靠的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老师、敢于拼搏、敢于和强者比,石门的政治生态也好、社会风气也好,给我们耳目一新、如沐春风的感觉,90年代我来的时候感觉到了石门需要迫切发展的愿望,今天来看石门让我们感到非常欣喜,石门这面镜子、这个范例充分说明了中国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这些重大决策是非常英明正确的。
这次我们看了科技馆、两个企业、两所学校,"五馆两中心"其它馆都建好了,我们科技馆不能落后,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咬紧牙关、勒紧裤带,把我们的科技馆建好,建好后,我们每年有180-200万的资金支持,可以保障基本的运转,3个事业编制还有20多个科技劳务工作人员的安排都挺好,不能因为什么原因把这个停掉,很希望看到明年开馆,我希望开馆的时候我们能够被邀请到见证这个隆重而盛大的时刻。
我要对石门县近些年的科普工作,尤其是对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给予充分的肯定。石门在探索这些工作方面取得了成绩,最重要的是创造了经验,值得好好归纳。归纳起来简单来讲:第一,历届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大力支持公民科学素质工作,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部门协助、科协努力、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第二,特别重视大平台,建阵地,创载体、开渠道、拓品牌,极大地扩大和深化了科普工作的外延和内涵,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第三,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在这里,我的感受是尊师重教、争先创优的氛围时时处处感受得到,这种氛围成为了石门的新形象、新气象、新气质、新风尚和新名片。
石门县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作为藏智于民、藏富于民、强基固本、培根铸魂的百年大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靠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靠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更重要的是靠科学技术的进步,300年来我们为什么落后,一方面是我们的制度落后,一方面是我们的科学技术落后;1919年我们引进了两位先生,一位是"德先生",一位是"赛先生",就是"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他领导我们一步一步地摆脱了愚昧、落后,摆脱了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这是我们回顾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怎么落后呢?思想落后、观念落后、境界落后,尤其是我们老百姓身上的科学理念、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科学思维落后,可能是我们民族饱受100多年凌辱的重要原因,所以一批爱国志士都在想方设法救国救民,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开民智,开民智就是进行科普,就是要进行文化教育,进行知识的传播,1840年的鸦片战争我们失败了,大学问家魏源不负众望,用了2年多时间努力,编制出了惊世骇俗的大著作《海国图志》,这本书导致了三件大事发生,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国家要强大就要靠国力,国力背后也就是国民素质。石门有今天,你们可以历数我们出了这个将军,那个科学家等,以后我们石门还可以出这么多人吗?我相信可以出更多人!靠什么?就是靠科学素质!要站在这个高度,而不是为了争一块牌子,要一点经费,中国科协给的补贴钱也非常少,可能就是20万、30万元,这对石门来讲能干什么?但是我们把这种风气树起来了,这对石门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石门县要进一步提升科学普及工作水平和层次,深入思考怎么不断创新科普的手段、载体和方式,丰富、更新科普资源,尤其是几位同志提到的"北斗"以及航天航空,怎么把这么一个高大上的东西到我们湘西北山区县落地?过去是完全不可想象的,现在是可以的。北斗技术和它背后的航天航空的东西怎么成为我们石门县的一个亮点和名片,能够融入到我们老百姓,尤其是融入到中小学的教育中去。这个我们是有惨痛教训的,要研究自己的北斗系统,自己的导航系统,背后是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背后是一种被人掐住脖子之后痛苦、无奈、屈辱,我们传递任何科学技术的东西也好、科普工作也好,必须要讲清楚中间包含的历史教训、历史经验、家国情怀,我觉得没有家国情怀这个是失败的,必须要有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浓烈的科学家精神,要蕴含在其中。
石门县要进一步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尤其要利用这次调研评估查漏补缺,借这个机会进一步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我们科技馆的建设,真正地在硬件上面做到全省一流,在软件上做到全国一流,这样我们石门才能打开山门,迎接世界之风,才能让我们更多的学子、更多的人走出山门,走向世界,因为改变世界的人是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有世界眼光的人,有科学头脑的人,石门会培养出更多这样的人。感谢我们县委县政府这么多年对教育的重视,对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视,有一天才知道我们石门当年花这么多钱、费这么大的劲,齐心协力干这么一件事,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石门最有竞争力的就是有一批有科学思维、科学头脑、科学方法的新石门人,他们会把最美好的石门建设出来,汇报你们曾经做出的努力。我们这次来,非常高兴地看到石门正在趁势而上,石门科学素质工作正方兴未艾,而且劲头非常强势,所以为此我们感到非常高兴,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申报成功,作为省科协来讲,我们会继续关注和支持石门所做的这些工作,你们是非常有眼光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我为你们大大的点一个"赞"。
风清气正,团结一致向前进
守正创新,凝心聚力创未来
今天的会议是中国纺联第五届理事会换届以来的第一次工作总结,是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对于行业工作的一次系统梳理,是行业服务工作的整装待发、沙场点兵。在这个重要时点,我们迫切需要以时代观照我们的战斗能力与战斗意志,发现问题、寻求突破。"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作风建设事关人心向背、事关事业成败。历史与实践证明,风气正、人心齐、事业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击积弊、扶正祛邪,把作风建设以新的高度与力度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各领域。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纺联历届领导都高度重视作风能力建设,将其嵌入到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要改革事项中推进,创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以能力作风的提升推动行业和协会的发展,在社会上凝聚起了推动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6月27日,我们成功召开了中国纺联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五届一次理事会。换届工作是对全面从严治党成果的集中检验,是中国纺联良好政治生态的一次具体呈现。良好的生态,使得中国纺联在今年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保持定力,稳中有进,维护了行业平稳发展。
一、中国纺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半年工作卓有成效
(一)调查研究,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引导
行业运行状况、市场舆情及商务信息等行业重点数据的监测统计不断完善。面向重点企业、集群和专业市场,聚焦开工情况、外贸形势等重点问题,务实开展了线上线下调研。经济运行材料及专题报告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了解行业提供了有力支持。配合政府部门制定发布了《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行业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提供指引。围绕国际贸易、涉疆问题、科技创新、工业文化、绿色发展、集群建设等方向开展专题研究,形成了《世界级纺织产业集群建设及发展指数研究》、《纺织行业温室气体减排路径研究》等一批成果。研究成果在支持决策、制定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纺联积极推动行业媒体建设、强化宣传引导,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通过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ChinaDaily等主流媒体介绍行业发展成就与未来愿景,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协助纺织行业"两会"代表委员形成提案,反应行业诉求,争取发展支持,《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战略基础能力建设的建议》和《关于推动国产高性能纤维材料发展与应用的建议》两个提案被全国人大定为全国重点提案责成办理。借助国际纺联等平台,向全球传递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就所谓"涉疆法案"表明立场,维护产业正当利益。相关工作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
(二)服务企业,为稳定经济大盘做出重要贡献
面对疫情与国际形势影响,中国纺联多渠道了解企业境况,提供服务。稳市场主体,帮助受影响企业尽早复工复产,化解贸易受阻、订单波动、需求不足等困境,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举办多场企业家云端线上交流活动,了解诉求、为企业出谋划策。开展产融合作咨询服务,推动3家企业与资本成功对接。举办纺织服装专场校企招聘会、大中城市和产业集群专场招聘,推动行业人才资源的供需匹配,稳就业、保民生。将扩大内需作为产业发展的战略基点,畅通产业要素循环、市场循环。在展会服务遭受疫情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各单位攻坚克难,成功举办柯桥纺博会暨柯桥时尚周、首届汕头纺织服装博览会、"丝绸苏州2022"展会、CHIC直播、盛泽时尚周等活动;成功举办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展和巴黎展、法兰克福展等海外展会。围绕RCEP协定开展培训,引导外贸企业更好把握政策机遇。相关工作,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带动了产业发展。
(三)引导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
加强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与各地区发展战略深入对接,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深化集群服务工作,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启动2022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复查工作,开展先进地区发展经验的总结宣传、交流推广活动。继续培育发展世界级纺织产业集群和时尚小镇建设。产业转移工作持续推进。以项目、会议、展会等活动为载体,促进产业资源向中西部、东北部省份流动。深入发掘苗绣、潮绣等民族文化、非遗文化的时代价值。启动了博柏利手艺设计师培训等公益项目,支持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在双循环格局下,综合考虑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与根植性,有序引导国内外制造产能布局。召开"中国纺织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海外联络处首次线上工作会,新投资项目监测数据库、海外工业园区数据库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帮助产业准确把握走出去的良好时机。
(四)工作创新,塑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科技服务方面。通过举办学术会议、技术论坛等活动,依托技术创新联盟、产品创新联盟、协同创新联合体、创新示范基地等工作,促进技术研发、合作、转化与推广。强化纺织科技宏观战略研究,报送了《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科技成果评价实施办法(2022-2025年)》。科技计划、奖励和成果推广工作有序开展。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和科技人才工作持续进行。完成中国专利奖推荐工作和梁何利科技奖提名工作。时尚服务方面。持续研究并线上发布色彩、纤维、纱线、面料、服装、家纺等全产业链的流行趋势。推进人工智能在趋势研究与设计中的应用,推动COLORO色彩体系的应用。推动品牌培育、品牌评价工作,举办2021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大会。非遗工作不断深化,挖掘传统文化的时尚精神和能量。探索时尚新模式,启动第一届中国元宇宙服装设计大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发布了《中国服装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自律公约》。两化融合方面。发布《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推进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示范基地、重点实验室建设,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进程不断加快。启动数字化转型成熟度(DLMM)评估,衡量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进展。中纺云网启动上线试运行。
(五)责任建设,涵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行业社会责任建设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的统一。聚焦人权保障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职业教育本科的专业结构优化,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修订。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隆重举办了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发行《中国纺织劳模大典》(202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保护劳动者权益,推动体面劳动。成立"中国(埃塞)纺织轻工企业可持续发展联盟",引导海外中资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与能力。聚焦"双碳"发展目标,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论、方法、工具不断丰富,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纺织绿色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工具和数据库开发工作有序推进。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的盛泽"双碳"规划基本完成。举办2022GreenChallenge校园可持续时尚设计大赏、牛仔循环发展线上会议等活动。开展了节能低碳、循环发展、绿色设计、绿色产品认证推广等工作。申报研制"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和《节水型企业--化学纤维行业》等标准。上半年固然挑战重重,行业工作步履维艰,但成绩证明,中国纺联是一支作风硬、能力强、有担当、能战斗的专业队伍。我们的工作,包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促进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涵盖以人为本、环境保护、促进公平竞争的社会责任建设,以科技、时尚、绿色的行业高质量发展树立社会新形象;也包括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背景下,以行业组织的责任担当促进产业外交;同时,还包括在协会脱钩改革过程中,理顺党建、业务、外事管理等关系,作为国家治理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所做的大量工作。在此,对大家的努力与付出致以敬意。奋进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以更强的能力担当作为、勇开新局。作风能力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
二、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推动作风建设与能力建设
近年来,巡视整改是中国纺联作风能力、机构建设和行业工作取得进步的重要阶梯。从2017年国资委党委第四巡视组巡视,到2018年国家审计署专项审计,再到2019年中央巡视组巡视国资委党委期间对协会的延伸巡视,中国纺联高度重视每次巡视发现问题的整改和成果运用,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当前,新一轮巡视工作正在进行中。中国纺联将以此为契机,聚焦巡视中发现问题,以整改促进党建责任落实和改革发展。
(一)兴爱党爱国之风,提升政治能力
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最大优势和根本保证。中国纺联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但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依然存在对党的大政方针、理论体系理解不够透彻,思考不够深入,贯彻不够彻底的问题;存在对"第一议题"制度落实不到位,集中研究讨论的时间和精力不足的问题;存在对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缺乏系统、深入的思考和行动措施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把政治能力建设放在第一位。要加强理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在波谲云诡的形势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在大是大非的考验面前,"乱云飞渡仍从容"。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生活,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怀有敬畏之心,顾大局、守规矩,存戒惧、守底线。要注重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遇事多想政治要求,办事多想政治规矩,处事多想政治影响,切实把党的先进思想落实到行动上、贯彻到工作中。
(二)兴公平公正之风,提升服务大局能力
天下事其难也易,其易也难,关键在一个公字;天下事其繁也简,其简也繁,关键在一个公字。生态清明首先要公平公正,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必须要公平公正,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工作中,我们要时刻警惕个人主义的倾向。要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要明白"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的道理,不贪功委过、不挑肥拣瘦,要弘义融利、以义为先。工作中,我们要高度关注本位主义的问题。不打小算盘,不能只注意自己的小部门而忽视整体发展;不能为了局部利益忽视全局利益、为了暂时利益损害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工作中,我们要坚决扼杀自由主义的苗头。我们要加强组织纪律性,反对个人意志凌驾于组织之上、不负责任的背后议论、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坚决抵制闹意气、泄私愤、图报复、人身攻击的错误行为。要识大体,为大局。要树立"一盘棋"思想,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要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部门利益服务整体利益,坚决抵制"有能力不如有关系"、"琢磨事不如琢磨人"的不良风气。要有章法,守规矩。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用好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以德才论英雄、按勤绩比优劣、凭贡献排高低。让有为者有位、实干者实惠。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为行业公平服务、为国家尽职尽责,杜绝谋求特殊待遇,杜绝违规办会行为。
(三)兴求真务实之风,提升调查研究能力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必须将求真务实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协会在行业指导和服务中,仍然部分存在机关作风和行政化思维现象,不乏文山会海等形式主义。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面检视,深入纠治。求真是务实的基础。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柴人。我们要将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贯穿于行业服务工作的全过程。不调研不决策、先调研后决策。点面结合、上下贯通、结果导向。打造统计调研、分析研究、实践服务、评价调整的工作闭环。工作要坚持追本溯源。"涉浅水者见鱼虾,入深海中得蛟龙"。我们不能浮于事务性工作,要深入研究行业问题,使工作贴近实际、贴近产业、贴近市场。同时,不能只做调查,不做研究,要使调研真正发现问题、调出实情,真正寻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工作要坚持真抓实干。做事做人不能贪图虚名,要反对工作作风浮躁,工作不落实、不作为。要增强执行力,重实干、重实效。要推动思路方法向具体措施转化,单一措施向系统工程转化。既要做显绩、也要下暗功,既要利当前,也要利长远。
(四)兴勇于担当之风,提升攻坚克难能力
高质量发展阶段,也是行业服务的深水区。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更甚从前,需要我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当前中国纺联确实存在"好人主义"倾向,对于机构职能设置业务交叉等内部一些长期未得到解决或者触及各单位实际利益的"老大难"问题,有畏难情绪,不敢碰、不愿碰。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劲头和积极性还不够强,缺乏攻坚克难的钉钉子精神和锐意进取的主观能动性,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化解突破的办法。我们要拒绝躺平,正视问题,在化解矛盾中实现更好发展。一方面,要在常思大局中增强系统观念。我们要系统、整体、协同推进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强化顶层设计,以全局性的谋划、战略性的布局、重点性的突破,一抓打底,实现问题的化解。另一方面,要在常观大势中增强风险意识。预判风险是防范风险的前提,把握风险走向是谋求战略主动的关键。对于突发性问题,我们要提升预见性,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以先知先觉、先行先为变"急"为"缓"、变"突"为"平"。
(五)兴以人为本之风,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干事创业,首先要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行业服务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引导行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行业服务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我们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奋斗目标,引导行业以更高质量的供给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在时尚产业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如何去延伸健康产业;要凝聚群众意志、汲取群众智慧、汇聚群众力量,更好营造行业良好社会形象,充分调动和激发人民投身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行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要形成爱才、重才、育才的良好风尚。成功之道,唯在得人。无论是行业工作还是机构建设,我们都要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引才,提升对优秀人才、年轻人才的吸引力;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育才,为人才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和成长空间。对于可造之材要关爱不溺爱、善待不纵容,涵养忠诚之德、勤廉之德、上进之德。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梦桃精神"的重要批示,将"梦桃精神"提升到推动行业广大从业人员树立"价值观典范"的高度,以系统规划与具体措施引导全行业形成崇尚和学习"梦桃精神"的浓厚氛围,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精益求精,争做新时代的最美奋斗者。
(六)兴锐意创新之风,提高真抓落实能力
变化是时代的特征,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就协会工作而言,我们针对新问题、新情况的探索尚显不足,"过去怎么干,现在就怎么干"的惯性思维仍然存在,勇于创新的措施不多。克服知识、能力的老化、固化,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指示精神,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在创新活动中,对事前把关、事中指导、事后出现的非原则性的瑕疵要包容,对主动开展工作、采用新方法提升工作效率的人和事要及时给予表扬与奖励,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我们要善于应用法治化方式开展工作。不断强化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在法律框架内推动改革、促进创新、化解矛盾、保障权益,做到"言必合法、行必守法"。我们要增强对新生事物的敏感性,在学习实践中长本事增才干。要善于运用新思维、新方法、新工具提升工作能力。要主动使用数据思维和信息工具,优化工作流程、支持业务决策。
三、坚持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推动理念引领与服务升级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共同构成了行业发展的宏阔背景。大变革、大调整中蕴含着大转折、大机遇。"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只有将行业服务融入国际国内大势,才能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一)把握发展主题,引领行业服务走向深入
不确定性已成为外部环境最显著的特征,稳住经济大盘成为核心关切。纺织行业贯通一、二、三产业,具有很强的就业带动效应和产业关联属性。在2022年全国百强县十强中,8个以纺织为特色产业;43个GDP过千亿县,绝大多数都将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于稳定经济、改善民生意义重大。我们要从政治高度和全局角度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要发挥行业在稳增长、保就业、保民生、防风险中的重要作用。纺织行业中中小微型企业占比达到99.8%,是稳就业促增长的重要领域,也是保市场主体的重要领域。我们要予以中小微企业更多关注,加快提升中小微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以良好的产业生态保障行业经济稳定运行。我们要从原料安全、科技安全、供应链安全等各个角度系统推进行业工作,着力化解根本性、源头性、战略性的安全问题,切实保障产业的生存权、发展权、话语权。当前,新疆问题已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事件。我们要从国家安全发展的大局出发,以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和产业服务维护新疆地区及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把握结构调整,促进行业与区域同频共振
新时期,以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支撑的区域发展体系正在形成与完善,平衡与融合成为未来区域发展的主题。行业需要将生产力布局融入区域格局调整中。要把握区域平衡的大势。在双循环的格局下,在共同富裕的逻辑下,推动东中西部的平衡发展、防止产业空心化将是我国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引导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大有可为,行业在广西、河南、安徽等地区一定会形成快速发展态势,纺织行业对于新疆经济地位的改变已成最好例证。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新疆不再是边远地带,而是一个核心区、一个枢纽地带。"今后工作中要注意服务的均衡性,引导资源更多向中西部和边疆地区下沉。要把握区域融合的大势。当前,城乡融合和城市群建设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融合平衡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方面,在城乡融合视角下,政策关注焦点正在加快投向县域经济,成为新时期产业发展的战略纵深。我们要围绕县域经济培养选树新的产业集群,引导行业在推动城乡美美与共、各美其美中发挥更大价值。另一方面,城市群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引擎。随着中心城市加快向国际化消费中心、创新中心和时尚中心迈进,很多优质产业资源开始向周边城市圈加速转移,服装企业从杭州涌入海宁许村是很好的印证,就近转移的趋势将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新的活力来源。我们要围绕城市群生态布局行业活动,在城市更新、产业更替的进程中孕育大师、大牌、大事,在供需的衔接中构建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全球影响力和引领力。
下一篇:市委书记表态发言汇编(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