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加快推进河长制暨脱贫攻坚安全饮水、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加快推进河长制暨脱贫攻坚
安全饮水、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环境监管
网格化管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组织召开加快推进河长制、脱贫攻坚安全饮水、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和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工作推进会,四会合一,主要任务是:总结有关工作情况,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下步重点工作,确保按时按质圆满完成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刚才,德义同志传达了达州市河长制工作专题会议精神,通报了河长制、脱贫攻坚安全饮水、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和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工作推进情况,并对下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讲的很好很到位,我完全赞同,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第一,要突出"三项重点",标本兼治,全面推进河长制。推行"河长制"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推进绿色生态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改善民生的一件好事、实事。推行"河长制"就是留住"绿水青山"。市委、市政府已经出台文件,由晓勇书记和我担任"总河长",其他县级领导分别担任市内主河流的"河长",各乡镇党政"一把手"就是你们辖区内河流的"河长"。"河长"的职责就是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流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包括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牵头组织对侵占河道、围垦湖泊、超标排污、非法采砂等突出问题进行清理整治,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责任明确了,关键是怎么推进、怎么干的问题,总的来讲,就是要突出"三项重点"。一是突出源头严控。从源头上清理各类污染源是治水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在规划设计上,要统筹考虑水资源条件、环境承载能力、防洪要求和生态安全,要加强水务、农业、林业、国土、交通等专项规划与河库环境保护相关规划的衔接融合,坚决摈弃"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在项目建设上,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对没有经过"三同时"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坚决不允许生产。要依法划定河湖管控范围,严格涉河建设项目审批,严禁以各种名义侵占河道、围垦湖泊、非法采砂,要常态化抓好河岸、河面垃圾清理,定期清淤疏浚。在水源保护上,要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深入排查河湖污染源,严格排污口监测监管,确保排污总量不断减少,全市河湖长治久清。要强化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大备用水源建设,切实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二是突出过程严管。坚持以制度的刚性约束,严格管控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各级"河长"要加大巡查力度,市级河长每月巡河一次,乡镇级河长每半月巡河一次,村社级河长每周巡河一次,及时发现和解决破坏水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各"河长"要牵头编制"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于12月底前全面完成编制任务。同时,各"河长"要对各条河流的"污染源"进行梳理,着重对生活污水、弃土弃渣、倾倒垃圾、水土流失、抽砂采石、侵占河道等问题进行整治,水务局、环保等部门要定期对纳入"河长制"管理的八大主要河湖水质进行检测,并向"河长"进行通报,做到心中有数、情况清楚。三是突出依法严治。解决复杂的水问题,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和理念,综合运用法治手段,做到依法治理。水务、环保、公安、安监、国土等部门,要强化联动、密切配合,把"多头治水"转变为联合执法,切实解决因部门多头执法、职责不清造成工作推诿扯皮的问题,不断增强综合治水能力。同时,要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大力推进村规民约、治水公约等制度建设,完善河湖信息发布机制,逐级公告河长名单。目前,市级河长公示牌设立已全面完成,乡镇级务必在7月15日前完成,通过设立河长公示牌,推动河长制落实到每一条河的管理上。
第二,要增强"两种意识",倒排工期,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安全饮水。今年我市有58个贫困村退出、21936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户脱贫标准"三有"之一就是有"安全饮用水",这是上级考核万源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一项硬指标。当前,全年时间已经过半,距上级检查验收的时间已经不多,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解决贫困群众的饮水安全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确保饮水安全工作经得起上级检验和第三方评估。一方面,要增强"争分夺秒"抓建设的意识。各地各部门要对照计划,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全力加快各项工程建设,如期完成2017年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市水务局要着力优化建设细节,切实解决好入户"最后一米"问题,各乡镇要坚持属地管理,全力配合,主动协调,确保各类矛盾及时化解。另一方面,要增强"精益求精"抓管理的意识。在抢抓工程进度的同时,更要注重工程规范管理,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长受益。工程建设方面,分散供水工程按照"贫困户自建、市水务局指导、市政府补助资金"方式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集中供水工程由市水务局负责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饮水安全由市以工代赈办负责实施,市水务局加强与各乡镇的沟通衔接,确保工程建设务必在8月底前全面完成并投入运行;工程验收方面,由项目业主按照政府性投资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及时组织验收,市卫计局负责安全饮水水质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资金报账方面,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各单位按程序分别组织上报,确保群众补助资金及时到位。
第三,要围绕"三个强化",明责履责,扎实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整治。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市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工作整体上有所进展,但仍存在进度缓慢、治理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个别部门和企业还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甚至推诿扯皮的现象。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准确把握中央环保督察的背景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对待农业生态环保和迎检工作,确保全面按期完成整治工作任务。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理清责任,狠抓落实,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职责分工方案,细化职能职责,对相关领域环保工作进行再审视再检查,突出抓好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污染治理,分门别类制定整改方案,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整改。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属地责任,负责督促和组织各自区域内的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工作。同时,加大力度,对照职能职责,按照要求,全力做好迎检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二是强化问题整改。此次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地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端正态度,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人头,加快工作推进,确保按期整改到位。重点抓好省督察组反馈和达州市挂牌问题整改落实,抓好畜禽养殖污染资源化利用、禁养区养殖搬迁、秸秆综合利用、废物农膜收处体系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并建立好工作台账、问题台账、省反馈市挂牌问题台账和自查排查普查发现问题台账。三是强化监管执法。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存在违法排污行为的各类企业和单位给予以严厉查处,彻底杜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做到发现一起,严惩一起,绝不姑息迁就,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这里我再次强调:凡拟新建养殖项目必须环评,环评未通过的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对已建成投产、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畜禽规模养殖场,环保部门要责令限期补办手续。对已下达整改要求却长期没有落实或拒不执行整改要求、长期违法排污的一些典型违法行为,环保、农业、公安等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新《环保法》的相关要求,采取按日计罚、限产停产、行政拘留等综合手段进行查处;对于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要聚焦"三大举措",加压加力,深入推进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近年来,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单单靠环保局一个部门去监管,不论是从人力还是从精力而言,都远远不够。为推动环境监管关口前移、触角下延,市政府已经制定出台了网格化环境监管实施方案,在全市开展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工作。对此项工作,无论是从工作要求而言,还是社会职责、个人利益而言,都应当深刻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将各项工作任务和要求落实到位。一是加强能力建设。将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定期对网格责任人员和聘任的环境监督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提升网格监管责任人员业务能力。强化"智慧环保"建设,逐步建立"数字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形成要素齐全、数据完备、信息共享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信息数据库。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全部实施污染源自动监控,有效提升环境监管效能。二是健全制度规范。要建立网格管理制度,明确市级相关部门在网格化环境监管中的职能,制定奖惩措施,保障各级网格的高效运转;建立联合执法制度,组织对环境安全监管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以及重大节假日、重大会议、重大社会活动期间的环境安全等进行联合执法;完善联合审批制度,对重点项目,发改、国土、环保等部门要召开联审会议研究审定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政策,选址是否符合城市规划、环保等要求;完善移交移送制度,严格各乡镇、市级相关部门在环境监管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受理单位要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各乡镇、市级相关部门要及时上报环境监管工作开展情况和公布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情况、各级网格的职责和责任人员、排污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环境信访查处和区域环境安全隐患等情况。三是严格落实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无缝对接、全面覆盖"的原则,各乡镇、市级各部门和各村社三级网格单位要各司其职,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组织调查处理投诉问题,对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对涉嫌环境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第五,要落实"六项内容",抓好做实,积极推进国土资源领域重点工作。一是强化地灾隐患再排查。目前正值主汛期,地灾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前面的安全生产工作会上已经作了安排部署,这里不再重复,希望大家要深刻吸取"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事故教训,按照省、市防汛减灾工作统一安排部署,切实增强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全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二是抓好土地例行督察整改。2017年度国家土地例行督察发现我市需整改的问题图斑1226个(其中基本农田实为建设用地共857宗),要求12月底整改到位率不低于85%,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将在四季度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为此,各乡镇要及时对辖区内本次督察中发现的违法用地进行全面梳理、分类处理。对于能够完善用地手续的,应尽快完善手续,特别是涉及政府公益性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也要依法完善手续,对于新农村聚居点符合高山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等条件的,要出具相关政策依据及花名册。既不符合上述安置条件涉及小产权隐形开发的,又不能完善用地手续的,请各乡镇于7月20日前查清责任主体报国土管理部门依法查处。同时,对于设施农用地未办理手续的,各乡镇要督促用地者必须在8月底前依法完善设施农用地审批手续,及时报市农业局和市国土资源局备案。三是抓好耕地保护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各乡镇要切实履行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主体责任,将"落地块、明责任、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五项任务落到实处,与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签订耕地暨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将保护责任卡发放到农户手中,并将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记载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面,让农户明白哪些地块属于基本农田。要严禁占用基本农田搞设施农业、发展林果业、挖塘养鱼和进行非农业建设。市国土资源部门要及时对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进行更新,各乡镇要将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和界桩的管护责任落实到村到人,进一步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做实做细。四是切实做好用地报批工作。各乡镇、市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依法用地理念,提前做好谋划。各地各部门在今年4月向市国土局报送的用地需求计划中,一些项目没有具体到地块,没有提供能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中进行比对的用地范围线,不能确定项目选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等,这些都是工作不够细致的表现,导致国土部门根本无法操作。目前,市国土资源局正再次进行用地需求计划征集,希望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确保国土部门能够及时汇总报市政府审查。这里,我还要强调的是,无论是社会事业、民生发展还是招商引资项目拟用地单位,务必在7月20日前主动与市国土资源局对接,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选址,将用地报批前期工作做实做细,做到精准用地,避免以后新批准的建设用地的闲置,减轻市政府因征地报批上缴相关费用而形成的财政资金支付压力。五是全面推进土地增减挂钩工作。目前,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已在2017年58个预退出贫困村全面铺开,但个别乡镇政策宣传不深,协调配合不够,推进力度不大,导致项目推进缓慢。各乡镇、市级各相关部门要明确主体责任,发挥协调职责,尊重项目实施规程,加强共管资金管理,确保全市58个预退出贫困村在今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拆旧复垦建新任务。六是科学规划易地扶贫搬迁选址。易地扶贫搬迁选址要以分散安置为主、集中安置为辅,要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尽可能与增减挂钩项目确定的农民集中安置点相结合。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占用耕地的要履行占补平衡义务,落实好占补平衡措施,确保乡域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第六,要统筹"三方力量",严督实查,坚决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河长制、脱贫攻坚安全饮水、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和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四项工作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抓好推进落实。市级分管领导要加强实地督促指导,经常性深入基层和项目建设一线,现场办公,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环保局、市国土局等牵头单位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积极做好施工组织、具体协调等工作。各责任单位要主动对照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加快建设和实施进度,并按要求及时上报相关情况。
同志们,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今天的会议内容都是事关民生、事关发展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思想上要更加重视,行动上要更加有力,下深水、动真格,圆满完成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努力把万源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