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竟平:在2020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坚定不移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
加快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鄂竟平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总结2019年水利工作,分析当前水利改革发展形势,部署2020年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转变作风,不断推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向纵深发展,加快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水利支撑和保障。
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专门作出重要批示。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
刚才,会议对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代表进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水利部党组向受到表彰的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表示热烈的祝贺、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和同志珍惜荣誉、不断奋进、再建新功,也希望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见贤思齐、比学赶超、担当作为,为推进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积极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2019年水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过去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多次就水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农村饮水安全、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保护、河长制湖长制、水利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李克强总理多次召开国务院有关会议,研究部署农村饮水、防汛抗旱等工作,亲自主持召开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工作会议,部署加快水利工程建设;胡春华副总理多次深入实地考察指导水利工作、推动解决水利重大问题。一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推动各项水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水利工程补短板提速提质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按照中央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的要求,水利部与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和地方共同努力,千方百计落实水利建设资金,全年共落实资金7260亿元,达历史最高水平。年度中央计划投资完成率超过90%,充分发挥了水利建设的有效投资拉动作用。
一是水利扶贫攻坚扎实推进。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坚持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底线任务,解决了101.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协调落实"三区三州"以及云南昭通等深度贫困地区水源工程建设资金,加快推进31处大型灌区骨干灌排工程改造及用水计量设施配套、19个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44座小型水库等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定点扶贫"八大工程",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超过1亿元,定点扶贫县区人均增收2719元,扶贫责任书指标任务全部超额完成。落实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脱贫攻坚牵头联系责任,协调相关部委帮助解决片区困难和问题24项。建立重大水利工程移民搬迁进度协调机制,开展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行动,探索"飞地经济""物业经济"等新型扶持方式,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利援藏、援疆、援青工作深入推进,三峡库区对口支援和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取得新的进展。
二是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度超预期。年内批复37项重大水利工程可研,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等23项重大水利工程顺利开工建设,重大工程在建投资规模达到1.12万亿元,大藤峡工程提前35天实现大江截流,河南出山店水库、江西廖坊灌区二期等一批工程建成并发挥效益。完成三峡升船机竣工验收和南水北调31个设计单元工程完工验收,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前期工作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尾工项目和配套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印发《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加快防洪重大项目建设,完成中小河流治理7000多公里,对77座大中型病险水库、3511座小型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商发展改革委制定了2020-2022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为开展更大规模水利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是农村水利建设全面提速。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年初即全部下达"十三五"中央剩余补助资金76.7亿元,年内又下达新增补助资金45亿元,巩固提升548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解决615万氟超标人口饮水问题,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成150处大中型灌区、455处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及20处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年度目标,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100万亩,新增年节水能力12.4亿立方米。宁夏率先开展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实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累计完成1067条河流、1900多个生态改造项目,修复减水脱水河段2500公里,创建173座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启动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建设,打造水美乡村。
四是水生态治理修复初见成效。开展河北地下水回补试点,滹沱河断流40年后重现水流,试点河段周边地下水水位较补水未影响区域相对上升0.93米。印发实施《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采取"一减、一增"综合措施,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截至2019年11月底,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北延、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和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等,累计向京津冀地区14条河流、7个湖泊生态补水32.12亿立方米,在京津冀降水偏枯的情况下实现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南水北调受水区年压减地下水开采量40亿立方米。北京密云水库最大蓄水26.8亿立方米,为近20年来最好水平。强化水资源调度,实现黄河连续20年不断流,东居延海连续15年不干涸。开展东北黑土区、长江经济带坡耕地、黄土高原等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成效评估,圆满完成年度5.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在广西等10省区开展水土保持以奖代补试点,带动1倍以上的社会投入,工程建设成本降低20%,治理面积增加21%。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加快推进,完成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及评估,加强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动态监控。总结推广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经验。建设了一批群众身边的水利风景区。
五是水利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印发实施《智慧水利总体方案》,启动水利网信水平提升三年行动(2019-2021年)。基本完成国家地下水监测、水资源监控能力、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水利安全生产监管等信息化工程建设,290个水管重要饮用水水源在线监测水质数据全部接入国控系统,270个水文测站和48个水文监测中心完成先进仪器设备更新,53条跨省江河省界监测站网建设完成,建设改造一批大江大河水文测站,水文测报新技术应用水平得到提升,水利信息感知网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水利信息资源更新、共享与服务机制,发布2019版"全国水利一张图",实现与四川、吉林等21个省级河长制湖长制、农村水利等系统数据联通。应用基于遥感影像的巡查、详查、核查、复查技术,有效支撑监管暗访行动。建设完善水利督查、河湖监管、水库大坝运行管理等APP,以及全国大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监督平台、水利建设市场监管服务平台、水利科技成果信息平台、三峡库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等应用,智慧水利建设加快推进。
(二)水利行业强监管有力有效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整改为目标,以问责为抓手,从法制体制机制入手,基本建立务实管用的水利监管体系,实现水利行业强监管的平稳起步和重点突破。
一是监管法制体制机制加快健全。制定《水法规建设规划(2020-2025年)》,加快《长江保护法》立法进程,配合完成两轮《地下水管理条例》征求意见和审查修改,起草《河道采砂管理条例》(送审稿)并报国务院,加大《珠江水量调度条例》《节约用水条例》《河道管理条例(修订)》《农村供水条例》等立法工作力度,有序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工作。构建"2+N"水利监督制度体系,《水利监督规定》《水利督查队伍管理办法》2个基础性制度、《水利部特定飞检工作规定》等7个专项制度办法,以及一批重点领域监督制度印发实施。组建部本级198人的督查队伍,各流域管理机构采用"1+1+N"模式(1个监督内设机构、1个监督专职事业单位、N个支撑单位)组建395人的督查队伍。省级水利部门基本上都设置了监督机构,福建建立"9个设区市+2个机动督查队+4个联勤保障队"的监督架构,组建800多人的省级督查专家库。建成"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并上线试运行,织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监督网。
二是水利专项监督检查全面铺开。水利部全年共开展2035组次(批次)专项监督检查,涵盖水利安全生产、水利工程质量、水利项目建设、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安全度汛、水闸安全、河湖管理、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南水北调运行管理、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重点领域,发现各类问题48145个。加强水利扶贫监督检查,建立22个司局对22个省级水利部门的"一对一"水利扶贫工作监督机制,对22省的64个贫困县、186个村、1062个农户进行明察暗访,对6个水利定点扶贫县区和帮扶组长单位扶贫任务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有力推进了水利脱贫攻坚年度任务的完成。开展大规模农村饮水安全暗访和靶向核查,覆盖全国28个省份和新疆兵团3109个村、10454个用水户和2238处工程、889个水源地,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红黑榜",有力促进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良性运行。对6549座小型水库和1092座水闸开展运行安全专项检查,进一步摸清了风险底数。开展2轮河湖暗访督查,覆盖全国所有设区市的6679条河流(段)、1612个湖泊,督促推动了各级河长湖长履职尽责,各地问责河长湖长和有关部门责任人3961人次。完成水文测站"百站大检查"和地下水监测井"千眼大检查",提升了水文测报质量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三是水资源管理和节约保护力度加大。联合发展改革委启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首次给20个地区安排5亿元节水补助资金。明确国家层面四大类147项节水标准定额体系,年内共编制修订国家和省级用水定额4920项,发布实施330项。构建节水评价制度框架,对1138项规划和建设项目开展节水评价审查,从严叫停25个节水不达标项目。大力推进高校合同节水和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年平均节水率分别为21%和29%。266个县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8处灌区被遴选为区域水效领跑者。发布第一批96项农业和服务业国家成熟适用节水技术目录、第三批128项国家鼓励的重大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组织开展全国节约用水知识大赛等宣传教育活动,促进了全社会参与节水。新启动30条跨省江河水量分配工作,年内批复洮河等5条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新启动8条跨省江河统一调度。选取41个重点河湖逐一确定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编制实施方案,落实责任主体和保障措施。制定《关于做好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第一批2500个全国重点监管取水口名录和台账,率先在长江流域核查登记17.5万个取水工程,筛选出1498个国家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明确内蒙古西辽河流域水资源管控目标,制定地下水管控指标确定技术要求。优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内容和指标,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强化问题整改。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相关任务全面落实。
四是河湖和水土保持监管持续发力。印发进一步强化河长湖长履职尽责的指导意见,编制完成省级"一河(湖)一策",压实河长湖长责任。加强正向激励,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浙江、福建、广东、贵州、宁夏等5省份分别给予5000万元奖励,落实中西部贫困地区河长制湖长制补助资金2.5亿元。全力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全国共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13.4万个,长江岸线、黄河生态、大运河岸线、南水北调中线交叉河道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得到清理整治,河湖面貌明显改善。实施河湖执法三年攻坚战,首次开展水事违法陈年积案"清零"行动,分级挂牌督办72件重大水事违法案件,现场制止违法行为10.8万起、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2万件,向公安等机关移交涉黑涉恶线索1103条,陈年积案结案率达到76.5%。印发河道采砂管理指导意见,公布2339个重点河段和敏感水域4个责任人名单,以长江为重点开展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清江行动"、联合专项执法行动,查处了一大批涉砂违法案件,有力维护了长江河道采砂秩序。以生态流量为切入点开展长江经济带水电清理整改,10省市已有75%的电站完善了泄放设施,其他地区也开展了突出问题清理整改。印发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创新手段大力推行水土保持遥感监管,覆盖全国647万平方公里,目前已认定未批先建、未批先弃项目5.5万个,查处5.2万个,查处数量是2018年的3.9倍。首次对省级政府年度落实《全国水土保持规划》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报告国务院并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水土保持指标的依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验收报备数量分别较上年增长27%和33%,实现了从"被动查"到"主动管"的转变。
五是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状况逐渐扭转。首次安排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中央补助资金14.5亿元,提前下达2020年中央补助资金20.08亿元,建立补助资金与水费收取、管护机制挂钩的激励机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延长到2020年底。紧紧扭住水费收缴这个"牛鼻子",加快推进成本核算、水价制定、财政补贴等,目前已有81%的县制定了水价政策,81%的千人以上工程完成定价,浙江、宁夏水费收缴率超过90%。启动农村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首次安排小型水库维修养护中央补助资金14.5亿元,撬动地方各级财政投入8.9亿元。启动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创建,浙江、福建、重庆等地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化规范化管理模式。开展堤防工程险工险段排查,强化堤防工程安全管理。在150处大型灌区、160多处灌排泵站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试点。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水利建设市场监管机制,严格资质资格管理,建立"不良行为量化赋分""重点关注名单"和"黑名单"制度,对48家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和甲级质量检测单位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对问题严重的18家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存在违法行为的9家单位给予行政处罚。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处于可控状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全年未发生重特大质量和安全事故。
六是三峡、南水北调大国重器综合效益进一步发挥。加强三峡工程运行安全管理,自蓄水以来,连续第十年达到175米正常蓄水位,库区库岸整体稳定,三峡枢纽各建筑物工作性态和设备运行正常,汛期累计拦洪运用51次、拦洪总量达到1533亿立方米,枯水期为下游补水2057天、补水总量2665亿立方米。大力推进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东线已连续6年完成调水任务,中线已不间断安全供水1800余天,东、中线累计调水超300亿立方米,水质分别稳定保持地表水Ⅲ类和Ⅱ类以上标准,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2亿,中线工程已成为京津冀豫4省市受水区的主力水源,从根本上改变了受水区的供水格局,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改善华北地区生态提供了可靠支撑。2019年是三峡工程完成初步设计任务十周年、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两个大国重器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七是水旱灾害防御夺取重大胜利。2019年,长江等流域共发生14次编号洪水,全国共有615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119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35条中小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东北、华北、西南等地部分地区发生春夏旱,江南、江淮等地出现夏秋冬连旱。各级水利部门积极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强化部门协同,精心组织水雨情监测预报,科学精细调度水工程,严格水库汛限水位监管,全力做好各项防御工作。七大流域2690座大中型水库(湖泊)参与汛期防洪调度,拦蓄洪水1518亿立方米,有效减轻下游防洪压力。湖南省科学调度五强溪、柘溪等骨干水库提前预泄、精准拦蓄,有效降低下游洪峰水位。干旱时期加大三峡、丹江口以及长江上游水库群下泄流量,保障长江、汉江中下游及两湖周边抗旱用水需求。狠抓山洪灾害防御,向180万名相关防汛责任人发送预警短信2195万条,启动预警广播55万次。2019年全国大中型和小(1)型水库无一垮坝,主要江河堤防无一决口,旱区群众饮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最大程度减轻了洪涝干旱灾害损失。
八是水利行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印发并跟踪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水利工作落实方案,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利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批复洮河等5项流域综合规划,印发珠江-西江经济带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征收标准降低50%并延长至2025年底。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幅压缩行政审批时间,完成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互联网+监管"阶段性目标,开展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应用试点。稳步推进水权水价水市场改革,完成水资源税改革和水流产权确权试点总结评估,新增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约1.2亿亩,继续推进中国水权交易所市场交易。大力提升水利科技支撑能力,启动21个重大科技问题研究,设立长江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并落实2.5亿元经费,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完成现行854项水利标准评估,新发布标准33项,推广转化113项先进实用技术。印发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开展水利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练。水利国际交流合作成果丰硕,印发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水利合作规划,成功举办首次澜湄水资源合作部长级会议等13次多双边高层交流会议,稳步开展跨界河流合作。建成"1+2+3+N"(1个办法、2个措施、3个细则、N个专项督查督办制度)的政务督办制度体系,水利公文、值守应急、会议培训、建议提案办理、安全保密、信访档案等管理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预算执行、审计问责、国有资产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三)从严管党治党不断引向深入
一是党的政治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制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办理和督办办法(试行)》,开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情况"回头看"。印发水利部党组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落实措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实施细则,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出台水利部党建督查办法和党建考核办法,明确京外直属单位党建工作"双重领导、划清权责,加强协调、形成合力"机制,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针对巡视指出的35个问题分解制定91项整改措施,逐项明确了整改时间、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做到时间、任务、责任、措施"四到位",50项年度整改任务全部完成,41项长期整改任务进展顺利。积极配合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
二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现预期目标。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水利部党组紧扣主线、聚焦主题,贯彻"十二字"总要求、围绕五个方面目标,派出12个指导组督促指导,部属58家单位共计2800多个基层党组织和4.5万多名党员参加主题教育。以"横不攀、竖不比,刀尖向内扎自己"的精神检视整改问题,水利部党组针对检视出的6个方面问题明确了35项具体整改措施,围绕8个方面专项整治制定了23项细化任务,部机关司局和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检视问题1400多个,班子成员检视问题4000多个,在整改落实中取得一大批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通过主题教育,水利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提高了真信笃行、知行合一的能力,增强了守初心、担使命的自觉,提振了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精气神。福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和木兰溪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浙江生态治水、江苏苏州生态美丽河湖建设等入选中组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案例。
三是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取得阶段性成果。水利部党组采取"四上四下"方式深入查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体表现,部机关司局和直属单位共认领查出问题3233条次,拟重点解决的问题108个,制定整改措施2134条次。水利部党组梳理反映比较集中、带有普遍性、亟待研究解决的6方面突出问题,制定可量化、可操作的措施办法,建立完善正面引导和负面鞭笞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中央解决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有关要求,制定13条贯彻落实具体措施。印发《中共水利部党组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办法》,对部直属系统出差人员交纳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作出规定,认真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党员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整治、领导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专项治理。
四是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深化。根据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和机构改革后职责任务新变化,全面深入排查廉政风险点,加强党规党纪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编制修订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水利部党组先后3轮对11家部属单位开展巡视监督,共发现各类问题177个,提出整改意见63条,向有关部门移交问题线索65条,对31名司局级干部进行问责。制定监督执纪工作程序清单、职责清单及处理办法,组织对12家在京直属单位纪委和7家流域管理机构机关纪委执纪审查工作开展专项检查,梳理形成50条问题意见、44条建议。从严监督执纪问责,共立案17件,按程序给予17名司局级干部党纪政务处分。
五是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启动支部达标和先锋创建工作,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印发水利部党组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实施意见和选拔任用干部议事规则,将中央选人用人新要求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各环节。印发《水利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和《水利部机关公务员轮岗交流工作实施暂行办法》,改进干部考核方式方法,加强干部交流培养锻炼,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印发《新时代水利人才发展创新行动方案(2019-2021年)》,实施"1121"人才创新计划。利用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首批40名水利高层次人才出国研修访学。全年共有24人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入选数量创历史新高。大力实施《贫困地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帮扶方案》,全年共培训贫困地区干部4600余名,水利部党组选派21名干部到基层挂职扶贫。通过"订单式"等人才培养方式,着力提升水利人才能力素质。
六是新时代水利精神得到大力弘扬。正式公布"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通过全国巡回讲演、主题征文、原创歌曲歌词征集、文学作品创作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宣传,得到水利系统干部职工的广泛认知认同。遴选出大禹等12位"历史治水名人",选树郑守仁等12位"最美水利人",组织开展向"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余元君同志学习活动,联合开展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评选表彰,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扎实推进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和水文化建设,内蒙古河套古灌区和江西抚州千金陂灌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水利宣传、出版、科普和文博工作成果丰硕,离退休干部、社团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有力有效。
2019年水利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导,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也得益于各级水利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奋斗。在此,我代表水利部党组向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
我们也要看到,与中央要求和人民期盼相比,水利工作还有不少问题和差距,总基调的落地见效还存在不平衡现象,有的省份、有的单位差距还比较大。比如:在工程建设资金保障方面,湖北、安徽、福建、浙江等省份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中央投资计划执行率都超过了90%,年度落实资金都在390亿元以上,其中湖北的地方配套到位率和中央投资计划执行率均达到100%;但部分省份投资计划执行率较低,个别省份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不到55%。在饮水安全监管方面,浙江、新疆、宁夏、重庆、安徽等省份总体较好,但部分省份问题较为突出,存在建设进度慢、运行管理不到位、供水保证率不达标等情况。在水资源监管方面,水资源监督检查发现,山东、重庆、浙江、广东等省市取用水管理、节水管理方面问题数量较少;但有一些省区问题数量超过100个,最多的省份是最少省份的10倍以上。在节约用水监管方面,山东建立了以省领导为召集人的省节约用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项工作比较扎实;但有的省份工作推进不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滞后,个别省份至今未开展高校合同节水工作。在河湖监管方面,黑龙江、山东、广东等省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都在1.3万个以上;但有的地方对问题排查不用力、整改不到位,甚至存在虚假整改现象,个别地方对规模以下河湖没有按要求开展"清四乱"工作。在管理范围划定工作中,黑龙江、贵州、河南等19个省份规模以上河道、湖泊的划界完成率都达到100%;但有的地方划界进度严重滞后,政府公告完成率不到5%,个别地区为0。在水事违法陈年积案"清零"行动和河湖执法行动中,北京、河北、安徽、浙江、湖北等省份结案率均超过90%,但有的地方结案率仅为50%左右。在水土保持监管方面,水土保持遥感监管以及暗访检查表明,贵州等省份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较好,查处项目2000个以上,查处率超过99%;但有的地方遥感监管现场复核工作滞后,违法违规项目查处不及时不到位,有的地方淤地坝安全运行管理还存在突出问题。在水利工程运行监管方面,对小型水库安全运行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天津、山西、福建等省份重视度较高,整改到位率都在70%以上;但一些地方只有12%。在落实监管要求方面,北京、山西、安徽等省份厅领导对暗访工作较为重视,主动带队暗访超过30人次,其中北京达到70人次;但个别省厅领导带队暗访还不到5人次。北京、山东、广西督查队伍建设力度比较大,督查人数都超过了140人;但有的省厅还不到5人。广东、广西、贵州、北京、海南、西藏、福建等地注重监管制度建设,出台制度文件都在8个以上;但有的地方还没有相关制度出台。这些问题,有的是受客观条件制约产生的,但多数是因为一些地方在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过程中,认识跟不上、行动有温差、措施不给力、工作不到位。各有关地区务必要深刻反思,认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