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工作讲话、主持词、写作素材合集14篇(第2/5页)
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省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市各级各部门要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动我市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
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坚持抓教育公平、抓体制改革、抓校园安全、抓教学质量、抓党建引领,全市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一是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市委教育工委;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教育改革发展、解决中小学师资短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教育十大行动计划等;每年全市教育投入占全市财政支出的X,以全省X的财力支撑起全省X人口的基础教育。二是实施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工程。所有县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提前X年完成国家要求;全力增加教育供给,新建改扩建中小学X处、幼儿园X所;完成X所学校"全面改薄"工程项目,校舍成为乡村"最美建筑";县区公办职业中专全部纳入省规范化中职学校建设项目。三是培养和充实了一大批优秀教师。通过实施教师"国培""省培"计划等培训项目,累计培训教师X万余人次,参与人数全省第一;培养省市级名师名校长X
名;累计引进教育人才X名,招聘特岗教师X名、招考教师X
万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力量得到有效补充。四是各级各类教育实现了全面发展。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普通高中毛入学率分别达到X%,分别较十三五初期提高X个百分点。X在全省教育大会上作交流发言,这说明省委、省政府对我市教育工作总体是满意的。X历史欠账多、底子薄、基础差,这些成绩的取得,更是难能可贵、值得珍惜。更值得肯定的是,多年来,教育部门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千方百计破难题、补短板,体现了不怕困难、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教书育人、默默奉献,涌现出了一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名师,打造出了一批崭露头角、群众认可的名校,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批朝气蓬勃、年轻有为的可用之才,付出了艰辛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奋战在教育战线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和支持X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教育事业发展与"办好、教好、学好"的目标相比,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有差距,与教育强市相比有差距。比如,教育基础设施、教师水平、教学质量等存在较大短板;普通高中毛入学率虽然有较
大提升,但仍有近一半的学生上不了普通高中;"超大班额"
和"大班额"几乎占到全省一半,高于其他市之和;教育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对这些问题,必须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不仅
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决定着这个地方长期发展的后劲。历史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崛起,都是建立在教育的崛起之上,都源于优先发展教育,重视发展教育。建设新时代X,必须要在教育上下狠功夫,既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要面向未来、迎头赶上,争取教育各项工作走在前列,加快由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的转变。
一、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强调,教育要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更不是破坏者和掘墓人。这鲜明提出了教育的政治属性,明确了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始终坚定立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上,决不能含糊、决不
能动摇,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变、为国育才的
立场不能改、为人民办教育的责任不能忘。
一要秉持育人初心,明确为谁培养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实现党的根基永固、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理想信念坚定、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对这个根本性问题,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善于从政治高度来思考和处理教育问题。当前,我们的个别学校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信息不经审核随意发布。甚至出现个别教师口无遮拦,发表错误言论,诋毁党的领导。这些问题的发生,充分暴露出我市教育领域在抓思想政治教育、抓意识形态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反映出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一些教育工作者在"争夺下一代"斗争上的麻木。为党育人不是空洞的,崇高理想的确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当前,尤其要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面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国改革开放史的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培养造就一大批坚决听党话、跟党走的有志有为青年,确保党的事
业后继有人。
二要培养有用之才,明确培养什么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批又一批的人接续奋斗。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才是第一位的战略资源。我市正处在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对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但从现实情况看,我市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短缺还比较严重,劳动者素质还跟不上发展要求,这已成为制约X发展的突出短板和瓶颈。我们的教育必须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既要抓紧培养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创新型人才,也要大力培养有理想、有素质、有技能的劳动者大军。要引导学生特别是大中专学生,既重课本、重课堂又重实践,在火热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生活实践中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努力成长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党和国家事业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专业人才。
三要牢记根本任务,明确怎么培养人。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引导学校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着力解决"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的问题,把智育和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切实减轻不合理的课内负担和过重的课外负担,让每一名学生都
能拥有高尚的品德、创新的思维、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审美、
劳动的习惯。学生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前期,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学生近视问题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从我市情况看,学生近视率一直居高不下,连续几年在X%以上,6岁上小学就有X%的孩子近视,到初中接近一半,高中到X%。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X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依法保障孩子们健康成长。
二、要始终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
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X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没学
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从"完成两基"到"基本
均衡"再到"优质均衡",一步步走过了辉煌历程。但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市中小学教育"乡村弱、城镇挤"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全市化解"超大班额"和"大班额"任务十分艰巨;接受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验收的学校200余所,部分乡村学校校舍、体育场馆不达标。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资源供给不足、公益普惠性不强、监管力度偏弱。老百姓在教育上的这一个个痛点、难点、堵点,时刻拷问着我们的初心和使命,考验着我们办好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满意作为教育的试金石,加快补齐教育短
板,办好每一所学校,成就每一位教师,教好每一位学生,让
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基础教育是在读规模最大的教育,是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
的根基。目前,我市基础教育在校生和在园幼儿X万人,占全省的X,约占全市人口X,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没有一流的小学教育,就没有一流的初中教育;没有一流的初中教育,就办不好一流质量的高中教育。因此,提高高中的教学质量,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初中、小学和幼儿园,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储备和素质能力的提高,为每一名学生更好成长进步奠定基础。
一是学前教育要普及普惠发展。大力推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鼓励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实施配套幼儿园"交钥匙"工程,从今年开始,我市把开发建设单位出资配建幼儿园和建成后无偿移交给教育部门等内容,列入建设条件意见书,作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补充文件。这项政策要严格落实,相关部门要严格把关、严格验收,切实解决我市居住区幼儿园"移交难"问题。实施城镇幼儿园建设、城镇居住区幼儿园配建排查整改、农村幼儿园建设与提升等工程,确保每年新建改扩建X所幼儿园、新增学位X万个以上。要将所有民办幼儿园纳入统一监管体系,推行学前教育片区化教研和镇村一体化管理,组建一批优
质学前教育集团,整体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更好满足人民
群众的教育需求。
二是义务教育要优质均衡发展。要解决"城镇挤"的问题。将基础教育设施配套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学校与道路、管网等公共配套设施同步建设,交付使用后再建设居住小区,这项工作市里已经印发文件,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要坚决落实,不按照要求执行的严肃问责。要实施校舍建设"双百工程"、闲置资源盘活工程,新建一批学校,挖潜一批学位,分流一批学位,确保基本消除大班额。以县(区)为单位,全面完成中小学未来十年布局规划,为教育发展留足空间。要解决"择校热"问题。有条件的县区要探索建立积分制入学制度,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要求,规范学校招生秩序,降温"择校热"。要解决"农村弱"的问题。全面启动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区)创建工作,针对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业务能力弱、设施配备不足的问题,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着力推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贫困农村学前教育普及计划,构建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网络,不断提升乡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水平。各县区要主动承担责任,对照标准条件,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协调推进,确保顺利通过验收,在全省率先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是普通高中要特色多样发展。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
影响,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
展、个性发展,出现同质化倾向和千校一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实施,对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和特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完善特色高中政策、财政、人才支持体系,开展特色办学改革试点,探索综合高中办学模式。要改革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办法,市直属普通高中不再面向各县招生,稳步推进"各县独立招生、城区统一招生"工作。要不断扩大普通高中资源,新建一批普通高中,有效解决普通高中学位不足特别是主城区普通高中"上学难"的问题。要实施"名校攻坚工程",每个县区重点打造1至2所普通高中名校,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让老区孩子拥有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四是职业教育要转型发展。当前,我市正处于X的关键时期,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这为职业教育对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我市职业教育数量不小,每年的毕业生也不少,但实用型、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仍然严重缺乏,"技工荒"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职业院校要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优化专业结构设置,加强基础知识、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教育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要加快建立与普通教育并行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各级各类教育互联
互通的关卡,打通职业院校学生学业晋升的通道。要提高技术
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畅通多层次的职业发展渠道,形成行行出状元、人人尽其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五是高等教育要融合发展。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
家、一个地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市只有X大学、X医专、X职业学院、X大学(X校区)4所高等院校,且只有X大学一所省属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与我市人口大市的地位不相匹配,与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不相适应,特别是与相邻的X等市相比差距较大,高校数量、人才培养远远不能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要实施招院引校工程,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积极引进高校、学院、研究生院等各类高等教育机构。要加快推进X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和
X理工职业学院建设,确保建成招生。要实施城校融合发展,支持X大学申报省部共建计划、争创X省"一流学科"等,做强做大本土高校。要统筹高校学科布局,引导高校积极对接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领域需求,着力建设一批省内、国内领先的优势学科。加大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形成政策导向和社会资源多元化的投入支持机制,推动我市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六要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民办教育是推动教育事业
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满足家庭教育多样化需求。要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实行民办学校全链条审批,积极吸引一批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来临办学,力争全市每年落地一批高品质民办学校。要探索建立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加强监管指导,规范办学行为,切实保障教育质量。要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途径,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混合股份等形式,举办中小学校,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同时,要继续办好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推动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两头延伸",增加残疾儿童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机会;要改善少数民族聚居区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三、要始终坚持尊师重教光荣传统,加快推进新时代教师
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我市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教师队伍主流是好的,涌现出了一大批教书育人的先进楷模。先后评选出全市最美教师X名;X名老师被评为"教书育人楷模"。对这些优秀教师,要广泛宣传,发挥好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市教师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严不实的问题,无论是量还是质都有一定差距。比如在师德师风方面,个别教师参与"有偿家教",
课上不讲课下讲,甚至收受礼品礼金,利用学生谋取个人利益。
比如在师资力量方面,有的地方教师队伍长期处于缺员、高负荷运行的状态,尤其是乡村教师队伍,收入低、任务重、压力大。我们虽然实行了为乡村定向招收培养教师制度,为乡村教师单独设立了职称评聘政策,但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教师职称晋升难、薪酬不高,教师干多干少、教好教孬一个样,绩效工资难以发挥作用,导致内生动力严重不足、活力不能有效激发。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综合施策,下大气力认真研究解决。
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
书育人"。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自觉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要坚定理想信念。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把严格的制度规定和日常教育督导结合起来,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强化师德考评。实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加大教师考评环节中职业操守权重,对学术不正、师德失范的实行一票否决。要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严肃处理教师队伍中存在的有偿办班、有偿辅导等违法违纪问题,促进教师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维护教师
队伍纯洁性。
二要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办学能力和水平。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如果教师没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自己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怎么能当好知识的传播者?要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养。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实施名师名校长"内培外引"工程。"内培"就是重点培育一批名师名校长,推进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力争三年内,建成X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培育X名教育领军人才;"外引"就是引进一批教育人才,继续从重点师范类大学引进优秀应届毕业生,建立完善从全国引进省、市级名优师机制,力争引进X名具有省特级教师及以上称号的名师。要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加大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市县两级政府要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要依托X大学和知名师范院校,采取顶岗置换研修、校本研修等多种模式,大力开展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用两年时间,对现有教师轮训一遍。
三要均衡配置教师资源。目前,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主城区教师缺口大,加上未来两年学生"增量",教师总缺口将进一步增大。要加强教师编制管理。在现有编制总
量内,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
充分利用教师编制"周转池"政策,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求。要规范教师聘用管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因培训、病休、生育等造成的教师临时性缺员,严禁中小学自行聘用代课教师。要促进教师有序流动。全面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县级编制部门核定编制总量,人社部门核定岗位总量,教育部门在编制、岗位总量内,统筹调配教师,学校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县域跨校竞聘、定期交流。
四要提高教师待遇地位。教师的职责是神圣的,尊师重教
是我们的优良传统。要结合新的发展形势,积极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升教师地位,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会上印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全市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各县区要结合实际,对教师待遇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调整提高班主任津贴,列入县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健全教师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畅通教师职称晋升渠道。有X万名乡村教师,他们承担着助力乡村振兴和精准脱贫的重任,为乡村教育默默奉献,条件苦、任务重。各级各部门要设身处地为乡村教师着想,搞好乡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切实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住得下、留得住,生活有尊严、安全有保障,激励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投身基层,安于从教、乐于从教。校长既是教
师,又是学校的管理者,在教育事业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职责。
要加快推动校长职业化,锻造一支政治坚定、对党忠诚、专心专注的教育家队伍,真正实现教育家办学。
四、要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充分激发教育事
业发展活力
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必须着力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以X为新的起点,系统深化涵盖育人方式、考试评价、教师队伍、保障机制、办学体制、教育治理等内容的改革创新,着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会变。现在有些课堂走进去,教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再加上中考、高考压在头上,天天刷题,难怪有人批评说孩子是聪明伶俐进去、呆若木鸡出来。陶行知先生当年说"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现在看这种现象仍然不乐观。这里面有考试制度问题、体制机制问题,也有教学研究、教师水平、校长水平的问题,要进行系统设计,勇于自我革命。要改变为了应试教育而机械刷题、单纯灌输的方式,让孩子们能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要改变学校衙门式的管理,学校自己首先要尊师
重教,真正把教师的能力和潜能发挥出来。要改变教师疲于应
付各种会议的工作状态,让教师潜心研究、专心治学。
二要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对教育管得过多过细会严重束缚学校发展。各级行政部门要摒弃官本位思想,把服务教育发展当成自己的事业需要、自己的职责所在,真心实意为学校着想,主动想办法为学校解难题、办实事。要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把管理更多放到政策、标准、规划、财政的引导上,放到事中事后监管和信息服务上。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对学校办学治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少一些指令、多一些空间,让学校放开手脚,创造性地办好学。教育优先发展的确需要真金白银去支撑,但更要激发内生动力。学校要善于依法自主管理,围绕老师教好、学生学好,优化内部治理,靠制度创新激发内部活力。党和人民把上千师生交给你,这里面有多大的信任和重托。各个学校都要积极进取、锐意改革,探索出更多适应时代要求、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教学方式。
三要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2500多年前孔子就说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出好学生的老师;没有发挥不了作用的名师,只有不适应名师大家的学校;没有办不好的学校,只有不适应办出一流学校的环境。我们要尊重学生个性和差异,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不能把学校和学生分三六九等,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这才是教育现代
化,这才是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真正需要。要进一步深化中
考、高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好教育""好学校""好教师""好家长""好学生"的评价标准,从根本上推动解决"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问题,营造有利于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国家和省级层面对克服"五唯"已经作出部署,全市要抓好协调联动,以此为契机进行一次系统"体检",进一步优化升学、用人和项目评审等方面的机制。
四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教育现
代化,要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我们要树立开放办学的理念,注重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各类教育都要加强对外交往,在互促共进中改进提升。我市教育的块头大、空间大,这本身就是招才引智的重要平台。要健全开放办学体系。教育发展好的地方,同样都是开放度高的地方。重点的是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方面,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既要聚集科研前研、紧缺学科,把质量高、符合需求的引进来,用好用活,也要鼓励教师走出去,广泛参加学术交流,开阔视野。另一方面,政府办学与社会办学要相结合,落实好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地位,特别要加大对非营利性的民办学校支持力度,加快形成政府办学为主渠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我们
要挖掘优势、积极作为,主动与国际、国内一流资源开展高水
平合作办学,把高质量高水平大学引进来,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关着门封闭办学,教育是永远没有希望的。
五、要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汇聚教育事业发展
强大合力
党的领导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全市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地位,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调动各方面力量推动教育发展,不断营造教育从优从先的良好生态。
一要抓责任注重落实。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不
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校长的事情,也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而是全党的大事,要全党抓教育。抓好教育,各级党委承担着主体责任,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树牢"四个意识"、坚定"两个维护"体现到教育改革发展各个方面,把教育改革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定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各级党委、政府要履行好办学投入和保障职责,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上拿出实打实的措施,不断提高教育保障水平。一个不会抓教育的领导干部,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一个不善抓教育的领导干部,也不是一个好领导干部。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自觉重视教育、钻研教育,主动
走近学校,多听老师专家意见,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教育
改革打下基础,真正当好教育事业的积极推动者。
二要抓党建强化引领。党建是政治工作,更是对其他一切业务工作的统领。当前我市教育领域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学校党建工作还比较薄弱,还有很多空白和盲区。老师发表错误言论、甚至成为敌对势力"代言人",这绝非一天两天的事情,学校各级党组织哪里去了?党组织书记哪里去了?是不是存在不敢发声、不愿揭丑、不会斗争、不敢斗争的问题?在争夺教育这片阵地的斗争上,形势错综复杂,挑战日益严峻。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也是意识形态的阵地,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防各类错误思潮的侵袭,严防各类非法宗教、邪教、地下宗教的渗透,对各类进校园活动严格监管审批,杜绝在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各类商业广告活动,确保学校一方净土。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要高度重视学校党建工作,把学校领域、教育领域全面从严治党认真抓起来。要强化各级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突出政治标准,选好人、配强人,切实提升学校领导班子战斗力。要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在理顺党组织关系、强化党组织覆盖、发挥党组织功能方面下功夫,不断夯实学校党建工作基础。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承担着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