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至3月各省委书记、省长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39篇(第28/44页)
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把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作为当前最紧迫的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用三年行动的实际成效来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谋划推动振兴发展,积极探索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规律,摸索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的实践路径,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履行好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努力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强有力支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辽宁力量。
第二,实施三年行动是振兴亟需,必须只争朝夕、时不我待。党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20年来,辽宁振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 和问题。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发展形势逼人,竞争态势逼人。面对 这样的形势、这样的压力、这样的竞争,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沉湎于过去的辉煌, 也没有任何理由满足于眼前的现状,更没有任何理由消极无为、放弃梦想。我 们承认差距,但绝不甘心落后!省"十四五"规划、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对全面 振兴新突破作出安排部署,我们必须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当前, "十四五"已过去两年,还剩不到三年时间,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振兴新突破 的关键时期,实现振兴时不我待,加快发展迫在眉睫。我们要强化坐不住、等 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大干三年、奋斗三年,高质量实施三年行动,以新气 象新担当新作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
第三,实施三年行动是共同夙愿,必须 力同心、团结奋斗。辽宁作为"共和国长子",曾创造过历史性辉煌,也曾经历过阶段性困顿。几十年来,无论 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还是身处异乡的辽宁人,对辽宁实现全面振兴、再展辽 宁雄风始终心心念念、满怀期待。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省 上下持续努力,辽宁已经走出了多年来最困难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巩 固,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能力不断提升,外界对辽宁的预期持续向好,干 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具备了在振兴发展新阶段展现更大担当和作 为的基础和条件,全面振兴蓄势待发,实施三年行动正当其时!三年行动承载 着辽宁人民的热切期盼,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普遍认同。民心所向,政之所往。我们要顺应全省人民的共同心愿,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 破三年行动为引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 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激发全省上下矢志不渝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昂扬斗 志,依靠团结奋斗把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第四,实施三年行动是重大考验,必须干事创业、争先进位。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谱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是党和人民对辽宁干部本领能 力、精神状态的"大考验",也是辽宁干部展现作为、体现担当、彰显价值的 "大舞台"。机遇就在面前,抓住了就是良机,错失了就是危机,就会陷入格 局性的落后和战略性的被动,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必须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辽宁干部到底行不行,三年行动是"试金石"!今天,我们不仅敲响了实施三 年行动的"催征鼓",也立下了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军令状",我们要拿出"辽老大"特有的志气、骨气、底气,横下一条心、铆足一股劲,卧薪尝胆干三年, 甩开膀子拼三年,奋力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展 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二、牢牢把握三年行动重点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 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 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我们要以中国 式现代化的辽宁实践,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 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 做好各项工作。行动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10个方面新 突破和50项重点任务以及5项保障措施,这些是实现新突破的"纲"和"目", 抓住了就能把握关键、牵动全局。行动方案设定的目标体系,既有定性的要求, 又有定量的指标。这些目标是省委、省政府经过慎重研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 素确定的。目标一经确定,就要排除万难去实现;承诺一经作出,就要全力以 赴去兑现。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按图施工、挂图作战,聚焦重点、突破难点、打通堵点,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实现这些目标任务,要注重把握 好4个关系。
一是要把握好"质"与"量"的关系。实现新突破,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没有质的有效提升,发展就没有持续动力,没有量的合理增长,发展就缺乏有力支撑。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既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尽早赶超全国水平,又要追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实现质与效的有机统一。行动方案提出了三个"坚决不要"的要求,坚决不要带水分的经济
增长,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功夫真正用到实实在在抓经济建设上,对一切形式的数字造假实行"零容忍";坚决不要带污染的经济增长,就是决不能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老路,不能再回到粗放式发展的模式上去;坚决不要带血的经济增长,就是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切实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决不要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的经济增长。
二是要把握好"谋"与"干"的关系。实施三年行动要把"谋在关键"和"干在实处"结合起来。要善"谋"重"谋"。谋其上者得其中、谋其中者得其下。"谋"要坚持高位谋划,站位要高、视野要开阔,深刻洞察发展大势, 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政策举措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围绕补齐"四个短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下足"软功夫",研究新情况、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要围绕目标实现,谋划提出事关辽宁全面振兴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力求取得最佳结果。要实"干"肯"干"。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辽宁振兴没有捷径, 唯有实干。要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紧盯目标下功夫、求实效,既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要善于利用外部资源和社会资本发展壮大自己,积极向上争取国家政策、项目、资金,主动学习先进地区先进经验做法,取长补短、促进发展。
三是要把握好"点"与"面"的关系。实现全省"面"上的发展目标,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点"上的合力支撑。从"面"上讲,全省上下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同弹一个曲、保持一个调,同心同向、上下联动、步调一致,决不能各行其是、背道而行。从"点"上讲,各市要扛起责任,各展所长、协同共进,沈阳、大连要发挥"跳高队"作用,在三年行动中当先锋、打头阵,全面提升发展能级,率先实现新突破;鞍山、营口、盘锦、锦州要加快发展、壮大规模,提高竞争力;其他各市要奋起直追、不甘人后,以自身的新突破助力全省的新突破。省直部门要立足本职、找准定位,工作向目标聚焦、向突破发力,为实现新突破作出应有贡献。
四是要把握好"稳"与"进"的关系。实施三年行动,稳是主基调、是大局,进是主方向、是目标,要把握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在实现更周全的"稳" 与更高质量"进"的良性互动中推动高质量发展。"稳"就是要履行"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责任,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确保社会大
局安全稳定。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切实稳住经济基本盘、稳住信心、稳住预期。"进"就是要在稳扎稳打前提下,确保各方面工作都有新进展,积小胜为大胜,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要在巩固工作成果、提升工作质效的基础上,努力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工作上实现更好更大的突破。
总之,我们要咬住目标不放松,保持战略定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辽宁擘画的全面振兴蓝图变为现实。
第一,深入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积蓄发展势能。行动方案将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在推动经济增长上实现新突破放在重点任务的第一位,就是要形成需求 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经济良性循环,为实现新 突破积蓄力量。我们要把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 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 金融需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进出口总额三个"万 亿突破"。一是要切实扩大有效投资。投资相比消费和出口,"乘数效应"大, 受外部影响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要紧盯投资积累不够、强度不高 等问题攻坚发力,推动投资实现合理有效的增长。要完善扩大投资机制,拓展 有效投资空间,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 兴产业投资。政府投资要在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上加大力度,加 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实施好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要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工程 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关键要靠一大批高质量项目作支撑。要按照梯次布 局、压茬推进、滚动实施的逻辑,加强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强化要素保障, 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二是要多点发力促进消费。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经济 增长的基础性力量。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消费结构、消费层次将出现新的转 变与提升。我们要把握消费升级趋势,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 费场景,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要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 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 得感强愿消费。要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三是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要发挥出口对经济 的支撑作用,实施外贸"双量"增长计划,稳住对发达国家出口,扩大对新兴 经济体出口,提升加工贸易水平,提高出口附加值,增强出口竞争力。要用好
下一篇:2023年经济主题文稿-6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