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2月新湘评论-66篇(第33/38页)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北京冬奥会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化,不仅向世界阐释推介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成为世界感受历久弥新的中国文化、见证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窗口,而且化作中华儿女内心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青春作伴,不负春光!让我们共同见证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华文明的再度牵手,尽情释放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点燃的激情与热情,积极拥抱北京冬奥会传递的希望与梦想,一起领略体育竞技的魅力,感受中国文化的精彩,共同书写中华文明与世界多样文明交流互鉴新的佳话,合奏一曲激荡世界、引领未来的和平、友谊、进步交响乐章。
"量体裁衣"用人才
作者:胡真
发布日期:2022年02月08日
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讲述了一个"量体裁衣"的故事。北京城有个浙江宁波来的裁缝,手艺高超,他给人裁衣量尺寸时,不但考虑穿衣人的身材,而且对其年龄、相貌、性情,甚至何时中举等事,也都详细观察和询问。别人很疑惑,他解释道:"如是少年中举,难免傲气一些,走路多是挺胸鼓肚,因此衣服要前长后短;如是老年中举,大多意气消沉,弯腰曲背,因此衣服要前短后长。胖子的衣服,腰部要肥点,瘦人的衣服应窄点。性情急的人衣服宜短,性情慢些的人衣服宜长......"裁缝的厉害之处在于,不简单凭身材定尺寸,而是综合考虑穿衣人各方面特点量身定制,使得裁剪出的衣服更合身、更适用。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履园丛话》中裁缝的"短长之理",对于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才效能最大化,具有启示意义。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人才的长与短是辩证的,一个人有长处也自会有短处。"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寓言《西邻五子》中,西邻公根据五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安排不同工作,朴实者务农,机敏者经商,眼盲的卜卦,驼背的搓麻,跛脚的纺纱。正是因为西邻公有这样的"满眼人才观",看到每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因人配岗,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实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后来,有人写诗赞曰:"自古完人何处寻?用才尽可效西邻。劝君参透短长理,自有人才涌似云。"
相反,如果在使用人才时不能对每一个人的基本情况、能力水平、特长弱项,做到了如指掌,只知其长不知其短、只看其表不识其里,就不可能在用人时提出最优方案,有时甚至会因用人不当而贻害无穷。诸葛亮错用没有实战经验的马谡,失了街亭;赵王误用纸上谈兵的赵括,致使长平之战大败。这些都是因为不知人之长、不识人之短的缘故。用什么人,要从事业发展、工作需要出发,首先看岗位需要,然后根据每一个人的特点优势,精准匹配、科学挑选,让"属虎的上山,属龙的下海"。只有坚持以事择人,根据人的短长"量体裁用",才能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出来。
人才培养使用是一门科学,有其基本规律。只要把握好人才使用的黄金期,就会更好发挥人才的价值。"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一个人没有经过必要的实践磨砺和时间沉淀,"揠苗助长",过早提拔到重要岗位,可能导致"早熟的果子"长不大、味道涩。"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人才使用也慢不得、等不起。对那些年富力强、具备一定经验积累的人才,抓紧用起来,就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智慧力量,更好地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如果将人才备而不用、束之高阁,就难免会出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之悲叹,造成这种人才浪费实质上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不负责任。
用好用活各类人才还需在人才的评价使用上,不用同一把尺子衡量,要因事而分、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大力推行"揭榜挂帅"制度,广撒"英雄帖",力聚"天下才",谁有本事谁揭榜,谁能干事就让谁干。只有这样才能开创"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人才辈出局面,让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
真正的批评都是点亮优秀的灯
作者:王厚明
发布日期:2022年02月07日
批评是一门直击心灵的艺术,它既可成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又是一种有效的互动沟通,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交往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同的批评方式有着不同的效果,而真正的批评是充分正向和善意的激励,犹如一盏点亮优秀的灯,使人自省进步,催人奋发进取。
春秋时期思想家墨子时常对他的得意门生耕柱子动怒,批评得比较多。有一次耕柱子忍不住地说:"老师您总是批评我,难道我就没有胜过他人的地方吗?"墨子反问:"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好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是要鞭策马还是要鞭策牛呢?"耕柱子说:"我当然鞭策好马了。"墨子问:"为什么要鞭策好马?"耕柱子答:"好马才值得鞭策。"墨子说:"我也认为你值得鞭策,所以才经常批评你。"耕柱子这时才明白墨子的良苦用心。
俗话说,批评使人进步,严格使人优秀。工作生活中,当一个人值得培养塑造时,指导者往往会给予高标准、严要求的苛责,这也不啻是一种激励。人生路上,选择当一匹扬鞭奋蹄的快马,还是当一头被频频鞭打的慢牛,将是你人生辉煌与平庸的分水岭。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墨子这种苛责式的批评,尽管是一种有心栽培,但其用意还是要让批评对象事先领会和理解,如果不注重沟通,内心孱弱者不免会留下心理阴影,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失去激励的效果。
上一篇:2022年二十大理论文章-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