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2月新湘评论-66篇(第20/38页)
美丽青春虽短,守廉之路很长。作为青年干部,切不能虚度年华,抛弃清廉,必须做到自觉清廉、坚守清廉,往深处"思",向高处"悟",盯实处"守",努力成为眼里有光、心中有"秤"的新时代干事又干净青年。
从"足迹"中感受为民情怀
--回顾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述评①
作者:辛湘理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16日
历史让人特别铭记的,往往是那些熠熠生辉的闪亮足迹。习近平总书记每次湖南之行,念兹在兹的是人民群众。他风尘仆仆、日夜兼程、轻车简从,与干部群众深入交流,举旗定向,擘画蓝图。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的"足迹"中不难发现,人民领袖的人民情怀至深、至浓、至热。
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湖南这片红色热土,始终牵挂湖南的父老乡亲。2013年11月3日,总书记从一条尚未硬化的毛坯路,一路颠簸来到湘西州十八洞村。走进村民石拔哑的家,听说老人64岁了,总书记亲切地说"您是大姐"。总书记坐下来同一家人算收支账,询问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打算,察看她家的谷仓、床铺、灶房、猪圈,勉励他们在党和政府关心下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生活。在村民施成付家门口的院坝,总书记召开小型座谈会,他拉着老百姓的手,不让地方干部汇报,自己提问,让老百姓自己讲。2020年9月16日,总书记来到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服务中心、卫生室,了解基层公共服务工作和基本医疗保障情况,强调要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问得深入、看得仔细、讲得实在,一句句温暖话语、一件件烟火小事,生动诠释了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
矢志为民造福,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对群众最浓的情,化成最重的承诺、最硬的措施、最大的投入,努力让人民生活幸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十八洞村时,首次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精准扶贫"从十八洞村出发,改变了中国农村的面貌,改变了中国最贫困农民的命运。2020年9月考察湖南期间,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坚持为民本色,说到做到""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问题,一个群体有一个群体的困难,我们要重视起来,不断解决"。从"一带一部"到"三个着力",再到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抓好五项重点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发展的重要节点、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都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为湖南改革发展锚定新坐标、赋予新使命,让三湘儿女倍感亲切、倍感鼓舞、倍感振奋。
紧紧依靠人民,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我们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一到湖南就直接赶往沙洲瑶族村,首先考察"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在展现红军女战士剪被子送村民情景的雕像前久久驻足,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共产党人和老百姓的感情就是共用一条被子的感情"。眼睛向下、走进群众,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是总书记一以贯之的卓越品格。同样是这次在湖南考察期间,总书记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村支书、乡村教师、农民工、货车司机等30名基层代表齐聚一堂,10名代表先后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同发言的每一位代表都进行交流,对有关意见建议一一回应。总书记虚怀若谷、一片赤诚,如阵阵暖流涌进人们心田,汇聚起无往而不胜的强大力量。
坚持人民至上,深深扎根人民;矢志为民造福,创造人间奇迹;紧紧依靠人民,汇聚磅礴力量......在人民领袖带领下,我们一定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从"足迹"中见证非凡历程
--回顾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述评②
作者:辛湘理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16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湖南考察调研。从十八洞到沙洲村,从马栏山到岳麓书院,从洞庭湖畔到湘江之滨,总书记深入乡村城市、码头园区、企业学校,为湖南问诊把脉、领航定向,为湖南鼓劲赋能、擘画美好未来。
足迹蕴含思想之要。总书记到湖南考察调研,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一路指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湖南改革发展实践有机结合的生动体现。特别是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调研时立足全局、高瞻远瞩,提出"三高四新"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这些蕴含着深刻哲理、学理、道理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内涵丰富、逻辑严密、贴合实际、指向高远,是三湘人民阔步前行的"导航仪"和"指南针",是做好新时代湖南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思想引领湖南之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思想引领和行动先导,奋勇拼搏、攻坚克难,开创了经济社会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趋优、转型升级的良好局面。以十八洞村为例,曾经的十八洞村长期处于极度贫困状态,2013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1600多元,贫困发生率高达57%。总书记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十六字方针,就像一把有着无穷魔力的"金钥匙",打开了千年贫困封闭落后的大门,助推着十八洞村"天翻地覆慨而慷"。2021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较2013年翻了10多倍。十八洞村的变化,既是千万个贫困村蝶变更新的典型代表,也是三湘大地发展变迁的生动缩影。从经济总量上看,201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2154亿元,2021年达到46063亿元,翻了一番多;从老百姓"钱袋子"看,2012年,全省居民可支配收入21318元,2021年达到31993元,增加1万多元。数字之变,折射的是湖南在新思想指引下的巨大变化,也是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的真实写照。
变化彰显真理之力。无论是贫困乡村还是文创新区,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总书记足迹所至,都发生了日新月异、令人欣喜的巨大变化,彰显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实践,树立起人类减贫史上一面光辉的旗帜,成为向全世界讲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生动注脚;威胜控股、山河智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中勇立潮头,有力诠释了"企业要抓住机遇,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的谆谆教诲;"一江四水"水质基本达到或优于Ⅱ类,响亮回答了"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马栏山万"马"奔腾、势不可挡,正是受益于"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守正创新"的声声叮咛......三湘大地处处生机勃发,干部群众精神昂扬,以鲜活的实践、一域之发展,印证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
上一篇:2022年二十大理论文章-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