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4年省市级政府工作报告汇编65篇(第87/108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75595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520分钟。

六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力有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防汛抗洪救灾取得全面胜利。坚持人民至上,有效应对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近9.2万人,实现人员无伤亡、水库无垮坝、重要堤防未决口、重要基础设施未受冲击,灾后恢复重建扎实推进。城市整体安全水平巩固提升。积极争取国家一揽子政策资源支持,制定实施"1+10"全口径债务化解工作方案,全面完成年度化债任务。有序做好"5·31"局部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深入开展城镇燃气、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能源保供、网络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得到加强,扎实做好信访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努力践行"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更加坚定自觉。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全力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意见建议。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11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纠治"四风",从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担当不作为,求真务实、正气充盈的氛围日益浓厚,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巩固。军民融合、国防动员、双拥共建等工作不断深化,民族、宗教、侨务、港澳台等工作有力推进。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难中求成、稳中求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向上向好、健康积极的变化。发展态势更好了,"十项行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激发了全市上下、社会各界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动力活力。市场信心更强了,一大批央企和金融机构、领军民企及知名跨国公司来津洽谈对接、拓展合作,看好天津、投资天津、深耕天津的信心日益增强。城市人气更旺了,会展经济蓬勃发展,文旅市场全面复苏,海河边赏靓景、大理道观海棠、东疆港看日出、西北角品美食,城市的"烟火气"更加浓郁。干事创业劲头更足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进取、奋发作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精气神更加提振。过去一年的生动实践,使我们深切感受到,津沽大地发生的变化、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区市,向驻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向为天津发展作出贡献的各类经营主体,向所有关心、支持天津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新动能"底盘"仍较小;民营经济活力尚待增强;营商环境对标先进还有差距;更好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仍需不断加力;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政府系统一些工作人员能力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我们一定采取有力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主要目标任务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天津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关键一年。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从天津看,我市拥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优势,拥有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国家级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保税区等产业承载和政策创新优势,拥有产业配套基础优势和超大城市市场需求优势,拥有相对富集的科教人才、公共服务、城乡空间等资源要素优势,拥有作为京津冀和"三北"地区海上门户、"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点的港口交通枢纽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有力应对系列急事难事、有效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招法,凝聚了砥砺前行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完全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克服发展中的困难,战胜前进中的挑战,变潜能为动能,化压力为动力,积优势为胜势,奋力开创天津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届历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力实施"十项行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进一步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切实增强经济活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天津实践。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节能减排减污降碳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关键在干,关键在落实。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折不扣把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贯彻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必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把握好稳与进、当前与长远、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等关系,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跃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统筹用好国资、民资、外资,以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为主抓手,以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为突破口,在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中务实功求实效;必须坚持开拓进取、创新发展、敢作善为,脚踏实地推动天津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我们将全力做好七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全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在取得更多成果成效上展现新作为

立足十周年新起点,持续在机制、平台、途径、共享上找抓手求突破,拓展三地合作广度深度,形成更多协同发展的新成效。

更加注重市场化引聚资源要素。主动服务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唱好京津"双城记"。持续提升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武清京津产业新城等既有合作平台承载质效,着力完善合作共赢机制,着力深化与链主企业在产业链配套和增值拓展领域合作,着力推动各类创新资源、服务资源的市场化合作,着力强化平台建设、渠道建设、利益共享机制建设,积极创造条件让各类市场资源充分对接,发挥好同城化趋势下自身比较优势,统筹承接好央企资源、民企资源、科技创新资源、产业配套资源和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年内市场化引进疏解功能资源落地项目投资额超过1600亿元。着力服务北京"新两翼"建设,强化天津港同北京空港、陆港运输衔接和港口延伸服务,做强天津港集团雄安服务中心,深化津雄职业教育发展联盟建设。

更加注重发挥京津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优势。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清单机制,强化科技、人才、金融等配套服务和政策协同,做实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深化天开园与北京科教资源全面合作。用好北交所,支持更多"专精特新"优质企业上市。积极争取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在津举办,协同培育网络安全(信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工业母机等产业链群。

更加注重提升滨海新区承载功能。积极争取国家出台新一轮支持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措施,在扩大更深层次开放、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上担当更多重任、展现更大作为。推动各开发区提质升级、创新发展,加强服务支撑和要素保障,培育新动能、布局新赛道,持续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和发展能级,以"链"聚能厚植发展潜力。

更加注重发挥港口优势。推动港口作业智慧化向航运服务智慧化拓展,建设港口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加大"船边直提"、"抵港直装"、"内外贸同船"覆盖范围,提升港口效率和服务便利化水平。强化同国际国内重要港口和航运、物流等头部企业创新合作,从衔接供需上重点拓展服务京津冀区域发展的航线,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300万标准箱。发挥综合保税区优势,推动现代物流、冷链增值、跨境电商等适港产业加速集聚。持续引育航运、贸易、物流企业要素,支持金融机构为适港企业提供结算、跨境融资、信用担保、融资租赁、风险对冲等金融服务,建设北方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布局北方黑色金属矿石储运基地,加快推进国能天津港码头、远洋大厦(二期)等标志性项目建设,高水平市场化举办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和"中国航海日"活动。优化港城发展布局,加快建设兴港高速,推动港区与城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有机衔接和深度互动,统筹用好存量土地和政策资源,打造东疆示范片区、海港核心片区、临港经济片区等特色片区。

更加注重公共服务领域协同发展。深化教育医疗、社保养老、文商旅体等领域合作,健全京津冀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模式,集成医疗、交通、政务服务等事项。研究推出一批京津出行便利化举措,更好释放京津同城化效能。持续深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

(二)全力促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以产业焕新推进转型升级、促进提质增效,以城市更新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和业态品质,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加快提升科技创新带动力。深入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质推进天开园建设。完善"一核两翼多点"发展布局,增强核心区策源带动作用,提高"两翼"和滨海高新区华苑片区等孵化转化产业化承载能力,推动"两翼"完善管理机制和增强实体化、市场化运作能力。出台升级版支持政策,持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提升市场化、专业化科创服务能力,引育科技型企业累计达到1500家,培育具有上市潜力的企业10家。设立50亿元天开九安海河海棠科创母基金,推动与央院央企合作设立基金,发挥海河产业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天开园创业种子基金、高成长初创科技型企业专项投资等作用,打造天开基金群,鼓励"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深化国内外科技交流,拓展天开园影响力。集聚资源强化平台支撑和成果转化。高标准重组元素有机化学等实验室,力争全国重点实验室突破20家,完善海河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运行机制,促进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提质增效,支持中科曙光、天津超算中心加快国家超算互联网联合体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成果筛选跟踪机制,拓展校企"握手"通道,发挥技术经理人发展促进会和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咨询委员会等各类科技服务主体作用,畅通科技成果在津转化通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出台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举措,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00亿元。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优化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和上市培育机制,优选100家科技型企业纳入上市培育库,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各新增1000家。强化高等教育和高端人才支撑。支持高校加强基础研究,布局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学科交叉中心,深化"双一流"高校和优先发展学科建设,扩面推进新工科改革,结合产业需求组织科研攻关。优化"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推动海河实验室实行科学家"举荐制"。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持续擦亮"海河工匠"品牌。

有效激发产业焕新驱动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推动政府"定链"向市场"成链"转变,充分发挥产业联盟、商会、行业协会、企业家联盟、校友会在建链强链中的融合作用,强化上下游供需合作、产业协作、创新协同。完善"链长+链主"协同牵引机制,对重点产业链探索政府负责同志和链主企业家共当链长,机制化开展政府与企业协同调度,做优做强12条重点产业链,统筹推进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强化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支撑带动,推进联想创新产业园、中兴高端装备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达产,加快空客二线、中海油渤海海域勘探开发、力神新能源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服务推动既有整车企业聚焦新能源转型升级。新增单项冠军企业20家、"专精特新"企业5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00家。推动智能化升级。加快"智改、数转、网联",鼓励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业企业联合组建第三方专业化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服务商,建成一批面向工业行业共性化典型应用场景,支持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和数字赋能。新建100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0个5G全连接工厂,启动双万兆宽带项目试点建设,推动曙光超算互联网平台、天津超算中心、基础电信运营商算力设施等广泛应用赋能,扩大智能算力产业规模。加快绿色化转型。鼓励新能源企业、能源管理服务公司参与企业绿色化改造,以绿色标准促进企业有序实施清洁化生产和节能降耗改造,新创建20家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重点建设南港化工新材料基地和绿色石化产业聚集区,优化基础设施配套和管理服务,建设南港绿色石化科创中心,推动中石化南港120万吨乙烯投产,提速建设渤化新材料产业园二期、天津石化炼油提质改造等项目,推进恒河、新和成等精细化工项目落地。组织实施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创新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绿色低碳产业资源,推动绿创园、天津软件园建设,统筹绿色低碳经济和城市建设协同共进。促进融合化发展。围绕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平台服务、航运物流服务、商务会展服务等,引育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深入推进国家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工作,鼓励更多经营主体拓展标准制定、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服务业态。推动华为、360科技、中关村"硬创"空间、万帮数字能源等,更好赋能各类中小企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制定建设北方会展之都实施方案,做优做精会展经济,推出一批市场化品质展会和"文旅商赛演"活动。

持续释放城市更新生产力。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布局,推进业态更新、功能更新、品质更新、有机更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围绕提升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着力引聚高端资源要素。打造特色金融集聚标志区,有序推进解放北路、友谊北路、东疆综合保税区、"于响"中央商务区分别建设金融历史文化区、金融发展活力区、租赁创新示范区、产业金融发展区。加快建设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和南站科技商务区,推进海河柳林"设计之都"建设,支持地铁沿线地块开发利用,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形成更多产业集聚、特色鲜明的城市节点。完善城市设施和服务功能。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启动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实施7个城市更新项目和一批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275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开展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制定城市燃气、供热、供水等老旧管网改造计划,集中力量分年度分区域有序实施改造,今年改造燃气管网623公里、供热管网150公里、供水管网30公里。实施易积水地道、片区等内涝治理工程,有效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成地铁11号线一期西段、5号线延伸线、津静市域(郊)铁路首开段,加快推进津滨轻轨改造,开工建设机场三期等项目,提升改造一批桥梁道路。完善城市服务智慧平台功能,提高城市治理效能。优化生态宜居品质。多措并举改善空气质量,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第三条入津特高压通道开工,提高净外受电比例,支持企业绿色化技术改造,实施重点地区钢铁产业整体提升改造,持续精准打击各类损害环境违法行为。深入实施北部山区、湿地、海洋等生态保护修复,完善公园养护机制,建成新梅江公园北段,推进柳林公园二期建设,新建提升口袋公园50个。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合理配置菜市场、停车泊位、公共充电桩等服务设施。提升鼓楼、古文化街等特色街区品质,着力强化城乡结合部、次支道路、背街里巷等精细化管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