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省市级政府工作报告汇编65篇(第52/108页)
(六)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和法治文化惠民行动,推进"书香江苏"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促进"百千万"工程和"双千计划""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南京博物院新馆和省科技馆、社科馆、文学馆。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力度。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办好中国昆剧、紫金文化艺术节和戏曲百戏等系列文化活动,推出更多精品力作、传世之作,形成"群峰耸立、百花竞秀"的生动局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实施江苏地域文明探源等工程,做好地方志工作,保护运用好文物、古籍、非遗,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等保护。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加快建设淮安中国水工科技馆等项目,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着力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深入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和科技、旅游、体育、农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大文旅资源境内外推介力度,进一步打响"水韵江苏"文旅品牌,讲好发生在江苏大地的中国故事。
(七)努力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大力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认真落实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促进中欧班列、洲际客货运航线扩面提效。提升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柬埔寨西港特区、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等载体功能。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主动适应国际绿色贸易规则,积极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前瞻开展碳足迹认证和绿电溯源等工作,鼓励发展绿色贸易。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培育壮大数字贸易载体和主体,打造数字贸易新增长点。促进市场采购、保税维修等新业态健康发展。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内外贸并重的领跑企业。开展"跨国公司江苏行"系列活动,积极引进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制造业外资。深入实施《江苏省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条例》,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积极发展外资总部经济,支持外资在江苏设立研发中心。强化高端平台建设。以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支持南京江北新区提升发展能级,推动各类开放平台转型升级、创新提升。扎实开展江苏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三年行动,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制定实施新一轮制度型开放任务清单。持续加强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大力支持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落实落细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打造"一企来办"综合服务体系。积极推动省级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审批权下放。健全政府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实打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优化涉外服务,便利跨境商务人员往来,加强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强化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研究落实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措施。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深入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各项政策举措,增强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培育一批标杆民营企业,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和"个转企"改革试点,让江苏成为民营经济兴业发展的热土。
(八)加快建设美丽江苏。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扎实开展长江大保护。加快构建长江水生态考核评估体系,持续推进长江水生态系统修复,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实施长江干流通江支流水质稳定达标等专项行动,确保长江江苏段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持续提升。加快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加强上游洮滆片区治理,突出抓好湖西地区入湖河流和涉磷企业整治,推进污水收集处理、底泥清淤等工程,高水平实现"两保两提"。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推进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抓好洪泽湖、骆马湖等重要湖泊的保护和治理,加大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建立全过程土壤污染风险防控体系。大力建设全域"无废城市",扎实抓好新污染物治理。深入实施噪声治理等专项行动。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1+N"政策,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等市场化交易,创新发展碳市场、绿电市场。建立健全绿色产业体系,推动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增效,探索建设一批零碳工厂、零碳园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稳步发展海上风电、光伏发电。支持沿海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示范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生态环境安全与应急管理"强基提能",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家山水工程",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守护万物共生的美丽家园。
(九)更大力度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着力稳就业促增收。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服务。加快完善推动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深入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进一步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加快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覆盖人群,实施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慈善事业发展,做好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抓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为人民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深入开展健康江苏建设。加强高水平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妇幼保健院建设,建立公立医院运营保障机制,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重大疾病防控水平。深入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体育惠民工程,做好巴黎奥运会备战参赛工作。强化"一老一幼"服务工作。健全"苏适养老"服务体系,加强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助餐覆盖率和服务水平,深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支持发展康养产业、银发经济。进一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今年我们安排了12类55件民生实事,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坚决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好。
(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促进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提高金融监管效能,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支持盘活存量土地,有力有序有效消化存量商品房,做好保交楼工作。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积极化解存量。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快提升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置效能。更高水平建设平安江苏和法治江苏。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深入实施"精网微格"提升工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提高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深化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打击治理。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两个责任"。提升民族宗教事务现代化治理能力。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
新的一年,我们将一如既往支持军队现代化建设,大力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创新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着力抓好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人民防空和军事设施保护等工作,全面提升双拥工作水平,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政府工作唯有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加快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负使命。我们将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当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我们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时刻牢记人民政府前面的"人民"这两个字,多为群众办实事、多为企业助把力、多为发展想办法,以公务人员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力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擦亮江苏富民亲商的"金字招牌"。我们将坚持推进依法行政和科学决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理念,依法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司法、社会和舆论监督,切实强化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行政执法监督,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使政府所有工作都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我们将大力弘扬担当作为的作风,把"重实践"的要求落到实处,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力开展"四下基层",做到察实情有"准度"、抓工作有"力度"、惠民生有"温度"。加快完善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坚决整治拈轻怕重、躺平甩锅、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等现象,进一步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我们将持续深化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在全党开展一次集中性纪律教育"的要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具体办法,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习惯"过紧日子"作为基本要求和必守原则,深化零基预算管理,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控一般性支出,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蓝图催人奋进,目标鼓舞人心!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领导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江苏新的更大贡献!
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23日在江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省长 叶建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江西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江西考察,赋予江西发展新定位、新使命,极大鼓舞了全省上下的信心和斗志。省委召开十五届四次、五次全会,提出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作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的决定,明确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江西实践路径。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想政治引领和作风保障。
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有力推动经济发展量质双升、改革开放走深走实、生态优势巩固提升、人民生活全面改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制定实施巩固提升经济"28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固定资产投资下降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3%,经济运行逐季回升、稳步向好。大力实施六大领域"项目大会战"和项目建设"四大攻坚行动",昌景黄高铁通车、成为全国首个所有设区市通时速350公里高铁的省份,共青城通用机场通航,全省首座万吨级码头--国家能源集团九江发电公司煤码头、信丰至南雄高速公路、花桥水利枢纽工程、华润江中现代中药生产基地等投产投运,南城通用机场、康山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赣能上高电厂、联通(江西)产业互联网等开工建设,省大中型项目投资完成年计划的105%。制定实施进一步促进和扩大消费"16条",举办"消费提振年"、"三百"文旅消费季等活动,大力实施电子商务"十百千万"行动、"引客入赣"工程,限额以上商贸经营主体净增4198家、总数达2.3万家,旅游人次和收入基本恢复到2019年水平。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生产型企业进出口占外贸比重69.1%、提高14个百分点,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新三样"出口额增长73.5%。
(二)产业升级步伐稳健。制定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省现代产业引导基金、省未来产业发展基金落地,中国稀土集团稀金谷产业促进中心揭牌,累计培育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0个,新增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2个、总数达8个,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6200家以上,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6家、总数达25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1%、10%。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提升行动方案,在全国率先完成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评价普查,获批建设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省、"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试点省,数字经济增加值有望突破1.2万亿元。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实施科技兴赣六大行动,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国家(江西)北斗卫星导航综合应用项目通过验收,新增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家省实验室--南昌实验室启动建设,在赣两院院士达10名,世界最薄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下线,全球最大、国内首艘万吨级远洋通信海缆铺设船在赣下水,"枳实总黄酮片"获批上市、成为我省首个获批的中药创新药,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60.27%,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31.7%。
(三)改革开放纵深推进。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省国企资产总额增长11.3%,国有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改善;制定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6条",新登记经营主体123.7万户、总数达482.8万户。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大会,出台加强数字赋能营商环境"15条",为经营主体减负1630亿元,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率、不见面开标率均达99%,诚信企业"无事不扰"率98.8%。深化金融改革,全国首单地方国企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发行,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落地,绿色贷款余额增长42.04%,新增上市公司12家。出台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发区管理机构精减率40.6%、亩均工业增加值增长7.5%。深入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面推广应用,出口通关效率居全国第5、中部地区第1。推行重点产业目标化、清单化精准招商,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3.9%。成功举办世界VR产业大会、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中俄"两河"流域地方合作理事会等活动。中部地区有色金属交易中心上线运营。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在赣成立,赞比亚江西经济合作区正式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