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省市级政府工作报告汇编65篇(第107/108页)
各位代表!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是政府的分内事。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民生投入,接续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包括: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186万平方米;实施100个街头绿地提质项目,建设100公里山城绿道;建设100个口袋公园、10座体育公园;新开工15个轨道站点步行便捷提升项目;新增"错时共享"停车泊位4.5万个;安装1000台化粪池安全监测系统,完成2万个窨井盖专项整治;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4000公里;完成500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180万亩;新增婴幼儿托位1.1万个;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对有需求的学生保持100%全覆盖;为13万困境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建设"渝馨家园"100家以上;建设24个妇女儿童综合服务体;启动35个城乡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每件实事都要量化、细化,所有任务都要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确保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全市政府系统要以忠诚为本、法治为基、发展为重、实干为要,持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奋发有为把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推向前进。
(一)强化政治铸魂,做对党忠诚、立场坚定的明白人。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第一议题"跟进学习,第一时间贯彻部署,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强化"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闭环落实,严格执行市委工作要求,以实际行动站好岗、放好哨、守好土、尽好责。深化肃清流毒影响工作,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二)强化依法行政,做尊法守法、践诺守信的执行者。深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抓紧抓实地方机构改革重点任务。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创制性立法,促进立法与改革相衔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全民守法、精准化普法。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强化政务诚信建设,恪守契约精神,政府作出的承诺、制定的政策要说到做到、坚决兑现。
(三)强化效能建设,做紧抓快干、狠抓落实的实干家。把抓落实要求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提升决策效能,注重从中观微观层面找准工作切入点、突破口,打破思维定势,敢于担当任事。提升运转效能,树立"主动跨前一步"思维,加强跨部门跨领域业务协同,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合力攻坚。提升服务效能,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常态化开展"三服务"工作,尽心尽力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提升办事效能,用好"八张报表""八张问题清单",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构建体系化、全贯通、可衡量、闭环式长效机制。做好政府工作,抓落实是基本功,高效率是生产力。全市政府系统要坚持实事求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倡导专业专注,把精力用到办实事、干成事上来,努力让重庆发展的每一步都更出色、更出彩。
(四)强化正风肃纪,做清廉为民、干净干事的行动派。紧扣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目标,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持续推进清廉重庆建设,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严格执行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筑牢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深化细化基层减负具体举措。习惯政府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严肃财经纪律,严防"跑冒滴漏"。坚决反对和惩治腐败,加强审批监管、投资融资、工程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制度建设,深化"以案四说"警示教育和以案促改促治,以为政清廉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新重庆因拼搏而美丽,新征程因奋斗而精彩。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重庆市委领导下,唯实争先、拼搏奋进,努力跑出新速度,积累加速度,为中国式现代化谱写更加壮美的重庆篇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加强大的巴渝力量!
让我们朝着新重庆的美好明天,向前进,再出发!
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30日在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黄志豪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监督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这一年,珠海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我们有力有效应对各种不确定、超预期因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233.2亿元、增长3.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2.4亿元、增长10.3%,外贸出口实现正增长。工业经济扛起大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增长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工业投资增长3.4%、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8%、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8%。社会活力迸发,人气集聚加速消费回暖,全年珠海口岸出入境1.64亿人次、日均超44万人次,拱北口岸出入境超1亿人次,珠海机场旅客吞吐量1145.7万人次,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2%。经营主体总数44.5万户、增长5.8%,新增上市企业5家。全年引进各类人才7万人,创历史新高。
--这一年,珠海现代化产业体系初现新格局。全市围绕"产业第一"多措并举。工业投资实现近十五年来首次超过房地产投资,从过去每年300亿元左右提升至近两年每年600亿元左右,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2022年的30.1%提升至2023年的35.8%。招商引资签约产业立柱项目37个,已签署落地投资协议项目23个、总投资730.5亿元。5.0产业新空间在建及建成项目54个、总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东部地区招商引资入驻率超八成、西部地区超七成,5.0产业新空间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引资热点载体。从无到有系统构建起初具区域竞争优势的光伏、新型储能产业体系,全球最大的吉瓦级液流电池工厂(纬景储能)在富山工业园投产,一批新能源产业项目在金湾、斗门异军突起,MicroLED、TSV先进封装等新一代电子信息材料和先进工艺项目相继在珠海完成布局,不仅优化珠海东西部产业布局,更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中抢占先机。推出海洋经济发展"十二条",海洋牧场开工项目4个、投资4.1亿元,新增养殖水体12万立方米、增长33.3%,全球最大的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九洲一号"开工建设。建成珠海太空中心,打造"永不落幕的航展",成功举办首届亚洲通用航空展,珠海正式形成"双航展"格局。
--这一年,协同港澳"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取得新进展。服务"一国两制"新实践,完善配套、优化服务,保障"澳车北上"、"港车北上"、"经珠港飞"、"港珠澳大桥旅游"顺利落地实施,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单日通关车辆首次突破1.7万辆次、日均跨境货车数量超疫情前的6倍,单日出入境客流量突破11.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联合港澳及周边城市在珠海举办"共建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大会",沿大桥延长线由东向西依次布局四大重要节点:联动澳门、横琴启动十字门金融区建设,粤港澳物流园一期投入使用,空港国际智慧物流园主体建成,高栏港综保区封关运营,推动港珠澳大桥延长线"串珠成链"。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开始成为港澳及珠江口西岸城市、产业界的共识与行动热潮。
--这一年,珠海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交出新答卷。获批实施《珠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交通提升加快推进,入选2023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建成鹤港高速二期、兴业快线北段(西线)、金海大桥一期、珠机城际二期。出台《珠海市政府关于推动"村村有物业"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村村有物业"工作,全市农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总量超7.3亿元、增长7%,2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000万元。全面铺开绿美珠海生态建设。推动教育扩容提质促均衡,全市基础教育公办学位在2022年大幅增长10.2%的基础上,2023年继续增长12.1%,稳妥应对2023年秋季学期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招生增幅超过20%的入学高峰,全市入读普高比例提升至62.8%、位居全省前列。出台《珠海市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工作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完成300场"火炬点燃行动"暑期座谈会。连续3年蝉联"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居民域内就医率97.7%。完成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
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澳珠极点建设
全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配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出台实施,推动近万项市级行政职权交由合作区实施,合作区暂时不能承接的事项全方位做好兜底服务。支持配合横琴对外通道建设,十字门隧道、南湾大道横琴隧道连接段正式通车。支持横琴"四新"产业发展,推动在珠海落地的10个产业项目将研发中心设立在横琴。支持重大平台建设,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正式揭牌运作;中国-葡语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正式成立,其中珠海·横琴中心正式进驻实体场地。
全面加强珠澳港合作。举办首届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圆桌会议,成立澳珠产学研创新联盟。持续推进"湾区通"工程,首创粤澳社保(医保)融合办理,"湾区社保通"累计服务澳门居民超23万人次,港澳居民参加珠海养老保险超4.8万人、医保超5.4万人,在珠海置业超7.6万人,港澳投资企业超1.5万家。推动成立"粤澳大健康产业联盟"。将拱北口岸东南侧3700平方米地块以租赁方式提供给澳门使用,支持澳门轻轨东线建设。澳门往返桂山岛客运航线开通。主动服务、联动港澳在港珠澳大桥等区域开展紧急医疗救援、病例跨境转运合作。持续提升对澳供水保障能力。成功举办2023年珠澳合作会议、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就业实习双选会。
加快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全面加强交通提升工作,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实施《珠海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1-2035年)》。三大战略通道建设有序推进,珠肇高铁珠海至江门段全面开工建设,珠海机场改扩建、珠海隧道、黄茅海大桥等项目加快建设,珠海中心站(鹤洲)枢纽站城一体工程、广珠(澳)高铁、南珠(中)城际香山至拱北段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伶仃洋(深珠)通道珠海侧公路工程开展方案设计研究,开行广珠城际珠海站至珠海北站往返列车。实施"广珠铁路连结热点计划",广珠铁路实现货运量1545万吨、增长8%。与西江沿线城市共同在珠海举办"共建西江多式联运通道大会"。
更好发挥口岸城市功能。珠海口岸出入境人次增长68.6%、车次增长92.1%,横琴口岸、青茂口岸出入境人次均增长超100%。拱北口岸"安改"工程顺利推进。加快在高栏港打造华南煤炭贸易集散中心,华南绿能港的5座全球最大LNG储罐主体结构完工。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亿吨、增长16.1%,其中高栏港区增长17.6%、外贸吞吐量增长31.5%,完成旅客吞吐量501万人次、增长206.9%。国际友好(交流)城市增加至42个。
(二)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方案》。强化"市区镇村"四级联动,全年市级投入"百千万工程"相关资金225亿元,新增专项债85%以上安排用于区、镇、村建设。全市95%以上农村卫生服务中心按国家最新标准完成升级,镇街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覆盖率100%,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5G网络全覆盖。
有效激活镇域经济。培育建设4个省级典型镇,7个建制镇上榜全国"2023镇域经济500强",南水镇、南屏镇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白蕉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斗门旧街"获评广东省旅游休闲街区。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 负责制,恢复耕地4400亩。成功召开第二届"中国年鱼"产业发展大会、首届预制菜装备产业大会,支持格力电器牵头成立广东省预制菜装备产业发展联合会,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一期建成投产。开展冬春时节水塘河道清淤,完成河道清淤82.5公里。
扎实开展对口帮扶协作。高标准推进对口阳江横向帮扶协作,扎实推进对口阳江、茂名市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高质量推进与遵义市对口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合作,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市米林县、米林农场和重庆巫山县。
(三)坚定不移落实"制造业当家"
优化发展产业空间。5.0产业新空间建设进展迅速,签约入驻项目269个、协议投资额591亿元,珠海高新区唐家湾园区、斗门富山工业园、香洲三溪科创城等成为入驻热点园区。继续实施"园区投入倍增"工程,投入166.5亿元完善园区配套。加强土地整备攻坚,供应工业用地49宗、面积3477.3亩,具备进场施工条件的产业用地9364.4亩、其中千亩以上连片土地3块。为应对立柱项目落地的紧迫填土需要,全市多方协调市外土源,仅金湾区全年填土超1000万立方米。
全面建设珠海"产业森林"。有效发挥市政府企业服务综合专班作用,及时协调解决一大批涉及市区镇联动、跨部门跨领域的问题。成功举办2023能源电子产业发展大会暨广东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23第六届无人系统大会、2023琴珠澳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峰会暨第十八届"中国芯"颁奖仪式、第34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暨2022中国医药经济年度人物发布会。大力发展"4+3"产业集群,全年产值4406.6亿元、增长6.6%,其中新能源增长27%、集成电路增长28.9%、智能家电增长13.9%。推动产业立柱项目加速落地,充分依托高栏港港口及化工园区优势,从锂辉矿开始布局,集群化构建锂电上游材料产业生态,建设锂电上游材料产业园,全面支撑珠三角锂电池和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鸿钧异质结新型高效电池、迈为半导体激光设备、京东方MicroLED、埃克森储能电池、先导智能装备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年制造业亮点纷呈,珠海格力电器热销中东等"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横琴芯潮流荣获年度IC独角兽和优秀创新产品奖;金湾区中航通飞"鲲龙"AG600正式进入表明符合性试飞阶段,中海福陆重工"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刷新"亚洲第一深"纪录;斗门区爱旭全球首款高双面率ABC组件面世;高新区云洲智能无人艇荣获第七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无人系统设计奖"。
大力培育珠海产业新工匠。全面实施"产业新工匠培育工程",与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签约"工匠学院"15所,精准培养紧缺产业工程师、技能工匠超1.8万人。实施"行行出状元"工程,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累计建成市级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16家,全市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近100%、留珠率近九成。深化实施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百万行"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培训46.1万人次、累计79.4万人次。
(四)着力促投资扩消费稳外贸
全力以赴促投资。"三个一批"常态化运转,安排市重点项目510个、完成投资1303.5亿元,超过时间进度25.7个百分点。全年获得专项债221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39.7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3.4亿元、中央特别国债支持9.7亿元。
多措并举扩消费。出台一系列提振和扩大消费措施,实施"全域旅游区区有网红新热点"计划,形成一批旅游新热点。成功举办2023年世界风筝板系列赛珠海总决赛、2023珠海马拉松等大型体育赛事。全市接待游客4261.2万人次、增长2.4倍。全市举办会展2396场次、增长1.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