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省市级政府工作报告汇编65篇(第101/108页)
坚持抓改革、扩开放,动力活力有效增强。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攻坚提升行动,推出104项改革创新举措。率先在全省建成市级数字化营商环境督导平台,成功创建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施行《漳州市政务服务条例》,推进"一网好办"改革。推行拿地即开工、验收即办证、竣工即投产"三即"极简审批,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化水平。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评选一批标杆企业,完成低效工业用地改造157家,用地面积11907.7亩。在全国率先开展林业数字碳票、海水养殖碳汇核算。优化调整国企结构布局,市属国企已有7家企业获得AA+以上信用评级,九龙江集团首次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建立"校长库""院长库",高层次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科特派"工作成效保持全省前列。主动融入"海丝"核心区建设,中国-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并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签约合作项目38个、总投资449亿元;中沙(福建)产业合作区完成总体方案编制,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名为东山湾古雷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境外重点展会,推进"B保""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发展,首次上榜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服务和融入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举办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花卉博览会、关帝文化旅游节、开漳圣王文化节、海峡茶会、海峡两岸中秋晚会等活动,漳州古城、长泰龙人古琴研究院获批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成立漳州市人才一体化服务中心暨台湾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全市新设台资企业98家、实际使用台资2.2亿美元。
坚持守底线、防风险,社会大局平安稳定。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深入整治道路交通隐患路段,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呈现"双下降"。积极有效防御"杜苏芮""苏拉""海葵"等台风,及时复盘总结经验做法,制定极端天气情况下6小时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部门联动工作方案。大力开展城镇燃气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紧盯"问题气、问题瓶、问题阀、问题软管、问题管网、问题环境"等关键环节,推进31.9万户居民户内燃气设施安全更新改造。巩固拓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成果,深入开展信访"治重化积"工作,推进乡镇(街道)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实体化运作、规范化运行。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夏季治安综合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治安和刑事警情均持续下降。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启动九龙江流域(漳州段)水质提升攻坚,深化花山溪饮用水水源地风险突出问题整治,推进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建设,加快前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抓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立行立改,主要流域49个国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达到年度考核目标要求,Ⅰ-Ⅱ类水质同比提升12.2个百分点,九龙江西溪入选全国"最美家乡河"。着力防范化解重点企业信贷风险,年末全市不良贷款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全市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556万平方米。创新"债转股""信托计划持股"等模式,一盘一策推进21个保交楼项目处置。守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底线,完成补充耕地8226亩、水田及旱改水5862亩,恢复耕地1.7万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93.04万亩、产量42.12万吨,油料播种面积13.34万亩。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有力推进,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满意率保持全省前列。
坚持补短板、办实事,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全面完成4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财政民生支出达79.9%。在全省率先设立"就业夜市",启动17个"零工驿站",招录政策性岗位4684人,城镇新增就业超4.2万人。出台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20条",成立"漳州市水仙花教育发展基金会",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2790个、义务教育学位1.1万个。持续推进名医馆建设,举办海丝国际中医药文化论坛,与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等开展合作共建,与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等共建海峡两岸医药健康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师带徒示范基地和名医联谊基地。推进38个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新增床位600张、卫技人员1283人,漳州市医院、漳浦县医院被确定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建成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30家,新增养老床位1065张。新建30家普惠托育机构,新增普惠性托位1375个。在全省率先制定住院分娩医保报销倾斜待遇政策。新增长者食堂34所。开工建设生命公园203个。推动化解市区第二批不动产权办证历史遗留问题12563宗、面积116万平方米。举办美食文化节、闽南文化周等活动,加强土楼活化利用,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的考古发掘取得新成果。中国女排精神展示馆顺利开馆,举办弘扬女排精神座谈会。开展全国首个乡村气排球公开赛,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300场次。加快漳州高新区"三大片区"等15个重点片区建设,实施城市建设品质提升项目927个,海绵城市建设扎实推进,九龙江流域(漳州段)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基本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巩固提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十镇百村"行动,加快建设和美乡村,新建乡镇生活污水配套管网183.1公里,整治裸房1.69万栋,新建农村公路441公里。成立1954个乡贤促进会,831个村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农村建设品质提升考核综合排名全省第一。
坚持学思想、强队伍,履职效能有力提高。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贯通起来,精心组织实施,从严从实推进,以主题教育实绩实效赋能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展学习型、服务型、法治型、创新型、廉洁型政府建设,不断提升政府系统干部队伍能力。推行无纸化办公,提高办事效率,节约办公资源。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预计全市"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5%。深入开展干部作风"五不"问题专项整治,从严整治"股长做派""科长天大"等问题,持之以恒纠治"四风"。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分解件144件、政协委员提案交办件560件,满意率均为100%。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在全省率先建设规范化行政复议中心。审计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民族宗教、精神文明、档案管理、社会科学、防震减灾、红十字、退役军人事务、国防动员、外事及援藏援疆援宁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成绩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漳州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个领域的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及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漳中央和省属单位、驻军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以及关心、支持、参与漳州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清醒地看到,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市产业转型升级任务重,社会预期偏弱,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科技创新内生动力不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多,R&D经费投入强度不够;市区融合水平不高,县域经济实力不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优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保障供给仍显不足;政府系统干部担当意识、斗争本领不够,政府自身建设还需加强。对此,我们既要坚定信心,更要正视不足,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23日在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浙江省省长 王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大事要事喜事多,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举办之年,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浙江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赋予浙江"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新定位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新使命,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圆满完成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办任务,圆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我们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简约、安全、精彩"的重要指示,举全省之力筹办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杭州市以最高标准履行主办职责,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等5个城市以主办姿态扛起协办责任,其他城市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向世界奉献了一场"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
--精心雕琢打磨开闭幕式、火炬传递等重大活动,彰显了"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独特韵味。坚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将传统文化、东方美学与现代科技、数字技术完美融合,演绎了四场美轮美奂、惊艳世界的开闭幕式,塑造了"薪火相传"的火炬接力图景,打造了精彩瞬间,留下了永恒经典。
--深入践行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打造了"绿色亚运"、"智能亚运"靓丽金名片。坚持科技引领、绿色优先、节俭办赛,充分发挥我省数字经济先发优势,首创"数字火炬手"、"数字人"点火等场景应用,打造了首届碳中和亚运会和首个大型"无废"赛事。
--强化"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改善了城市环境面貌和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坚持以赛兴城、办赛惠民,全省域开展城市品质、城市治理、城市文明三大提升行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素质不断提升,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实现了成功办赛与城市发展"双丰收"。
--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各项赛事圆满顺畅举行,展现了高效服务、专业办赛的一流水准。坚持"严、精、细、实"工作标准,扎实做好安全保障、竞赛组织、宾客接待、亚运村管理、交通抵离、餐饮医疗、气象电力等全链条全环节服务,实现了"零事故"、"零纰漏"、"零延误",得到了各国运动员和宾客的一致好评。
--全面用好亚运这一舞台,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了中国力量。坚持胸怀全局、服务大局,以亚运之窗向世界展示了"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发生的精彩蝶变,展示了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
--广泛汇聚各方力量,激发了团结协作、昂扬奋进的精气神。坚持全省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广大干部群众倾情投入,3.76万名志愿者无私奉献,亚运宣传出新出彩,浙江体育健儿夺得了51枚亚运金牌和53枚亚残运金牌,均居全国首位,进一步激发了全省人民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奋斗干劲。
回顾8年筹办历程,无数人为之默默奉献,许多事让人感动至深。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所有为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付出心血、智慧和汗水的参与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面对多重挑战叠加的严峻考验,我们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主动应变、精准施策、务实进取,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以三个"一号工程"为总牵引,启动实施"十项重大工程",有力推动经济稳进向好、社会安定有序,充分展示了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使命担当。
一是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全面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8%,出口增长3.9%,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8%,其中制造业使用外资增长8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2%、7.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3%,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6%,均好于预期目标。
二是"8+4"经济政策体系精准高效,有力发挥了引导保障作用。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通过大力度整合优化提升,构建"8+4"经济政策体系,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006.8亿元,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市场经营主体减负3300亿元以上,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4.2%,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31%。积极争取和用好国家政策,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占全国份额7%;推动351个项目纳入国家用地保障范围,保障重大项目用能指标3793万吨标准煤。
三是"千项万亿"重大项目扎实推进,有力支撑了扩大有效投资。坚持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启动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1244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2976亿元。嘉兴鱼腥脑航道、白鹤滩输浙特高压直流工程、金甬铁路、晶科能源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投产,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甬舟铁路、六横公路大桥、浙石化高端新材料、杭州富芯集成电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镇海绿色石化基地二期、中芯绍兴三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四是产业结构加快优化升级,有力促进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为牵引,启动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3%、7%、6.3%,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75%以上。启动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7%。加强企业梯队建设,新增上市公司6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4家。海康威视获我省首个制造业领域中国质量奖。
五是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高效贯通协同,有力推动了创新型省份建设。启动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出台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快普通高校高质量发展、实施普通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等3个文件,高教强省建设全面加速,嘉兴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成功更名为大学,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3.15%,首家国家实验室挂牌运行,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9家,新增自主培养两院院士3名,遴选顶尖人才36名,新引进培育国家级领军人才535名、国家级青年人才523名,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4位。
六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激发了发展活力。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为牵引,全面推广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着力巩固改革开放先行先发优势。制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2条政策,市场经营主体达1034万户、增长9.6%。统筹打好外经贸"稳拓调"组合拳,出口规模跃居全国第2位、占全国份额达15%。制造业招引外资实现重大突破,荣盛石化、零跑汽车等项目获得国际行业巨头战略性投资。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率先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成功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启动实施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工程,宁波舟山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超13.2亿吨、3530万标箱,增长4.9%和5.9%,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提升到全球第9位,"义新欧"中欧班列开行2380列、增长4.9%。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加快建设长三角科创共同体等合作载体,基本建成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