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12篇(第78/84页)

秩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6973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00分钟。
(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美丽江苏底色更加鲜明、更加可观可感。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PM2.5年均浓度下降33.3%,优良天数比率、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分别提升5.2个、30.4个百分点,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太湖治理连续15年实现"两个确保",受污染耕地和地块安全利用率实现"双90%"目标。长江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坚决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要求,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着力破解"重化围江"难题,切实抓好长江"十年禁渔",生态岸线占比提高到64.1%,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始终保持Ⅱ类,长江生态环境实现"沧桑巨变"。"双碳"工作有序开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预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13.7%和19%。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分别增至31个、12个和9个,林木覆盖率、自然湿地保护率分别达24.06%和64.3%,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江苏百姓最具幸福感的公共产品。
(四)高质量统筹城乡区域协调联动,一体化发展成为显著特征。大力实施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全面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着力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树牢"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深入实施国家《规划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1+3"重点功能区战略深入实施,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首个国家批复的都市圈规划,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徐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复并实施,扬子江城市群、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优化南北结对帮扶,园区共建取得显著成效。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持续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4.4%,10个县(市)纳入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建5G基站18.7万座,基本实现各市县主城区和重点中心镇全覆盖。新孟河、新沟河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成并发挥效益。连云港30万吨级航道全面建成。四川白鹤滩水电送江苏特高压项目建成投运。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达18.7万公里,沪苏通、五峰山、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和燕子矶长江隧道建成通车,隔江相望的设区市之间均实现过江通道直通,徐连、盐通、宁淮、南沿江、北沿江、沪苏湖、通苏嘉甬等铁路相继开工建设,高铁运营里程达2212公里、居全国前列,"轨道上的江苏"主骨架基本形成。农业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078万亩,粮食年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实现涉农县(市、区)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实现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全通达、率先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承包地、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完成确权登记颁证,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基本完成。对口帮扶支援和合作不断深化,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18.4亿元,助力10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提前脱贫摘帽。
(五)扎实有效推进共同富裕,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聚焦民生"七有"目标,扎实推进民生实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40万人、占全国1/1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28∶1降至2.11∶1。"一老一幼"服务保障得到加强。社会保障网进一步织密扎牢,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群众医药负担明显降低。教育改革迈出新步伐,新高考方案平稳实施,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各级各类教育开启发展新阶段,江苏学子的入学升学之路更加顺畅科学。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920个,完成棚户区改造132万户、农房改善40多万户。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高,所有设区市和县级市均建成国家卫生城市,人均预期寿命由76.63岁提高到79.7岁。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产业迅猛增长,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城乡全覆盖,建成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成为全国示范样板,文明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一。体育强省建设加快推进,成功举办第二十届省运会、第十一届省残运会,江苏健儿在东京奥运会、残奥会和第十四届全运会取得优异成绩。
(六)切实筑牢安全屏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全力做好保安全促发展各项工作,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有力有效应对疫情持续反复冲击,守住了人民生命健康的坚实防线。推动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高标准推进"一年小灶""三年大灶"专项整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比2017年分别下降86.66%和85.67%。抓好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化解工作,高风险金融机构实现动态清零,非法集资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全省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升,连续夺取防汛抗旱胜利。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迈向更高水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升级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加强,信访形势平稳有序,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进一步健全,人民群众安全感保持在99%以上。
五年来,全省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工会、红十字、慈善、志愿服务、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取得新成效,民族、宗教、审计、统计、外事、对台事务、港澳、侨务、参事馆员、哲学社会科学、党史、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人民防空等工作迈出新步伐。
过去五年,我们迎来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盛事,满怀豪情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充分激发了全省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气神。我们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发展经验、砥砺初心使命,在学习实践中提升履职能力、推进依法行政,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和舆论监督,共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2882件、省政协提案3657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64件,完成重要文件合法性审查1166件,清理124件省政府规章和690件规范性文件。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全省上下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切实担起"勇挑大梁"重大责任,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2.29万亿元、增长2.8%、再上一个万亿元新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4.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9258.9亿元、同口径增长1.5%,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回稳向好态势。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