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区卫健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056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6分钟。

区卫健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

工作计划

一、2022年工作情况

2022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健康xx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聚焦重点、聚集资源、聚合力量,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优生态、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坚持夯基固基、坚持向上态势、坚持福祉提升,各项工作得到有序推进和有力推动。

(一)聚焦党建,先锋引领卫生领域新风尚

一是全面强化主体责任落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重要指示,扎实做好省委巡视、区委巡查整改落实的"后半篇文章",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认真制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持续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作风建设专项监督检查。积极开展"防疫逆行先锋"、"金牌医生团队"、"十佳优秀护士"等评选活动,推出一批先进典型,形成"群雁高飞"效应,以榜样力量强化责任担当。今年以来,175人次获各级各类荣誉表彰,相关机构获各层各种集体表彰46次。二是全效促进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把党建工作放到整体工作中思考谋划,围绕"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持续发力,先后开展"先锋引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党建引领提升适龄儿童水痘免疫水平"、"党建与家医服务互促共进"等项目,推动党建与业务创新融合、共同发展,推动党建水平整体跃升。注重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结对共建xx15个贫困户,为扶贫对象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并进行动态管理;持续深化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长效扶贫机制,先后输送7名优秀医疗卫生骨干到镇坪开展支医帮扶。三是全力确保高质量考核目标完成。标定"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紧盯影响指标的项目建设、队伍发展、服务能力等关键要素,充分发挥党建优势,努力推动更多工作创特色、创品牌,实现更多工作在全市、全省争先进位。先后以"四不两直"的方式分别奔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x镇卫生院、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0家单位对项目进展、人才队伍建设、特色服务、现存困难等情况开展调研,对标高质量考核目标,排出举措、奋力赶超。(二)平战结合,编密织牢疾病防控新网络

一是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局党委早于全市一周发出"全体党员停止休假,全力战疫"动员令,第一时间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全系统领导干部连续133天24小时在岗带班值守,拼抢疫情防控的xx速度、xx效率。全市率先出台预检分诊、4合1上门摸排流程,优化制定"医学观察、消毒消杀"等流程;组建5支专业应急队伍,科学有序规范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点消毒、哨点监测等;高标准、严要求设置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代表全市经受住了国务院督导组高标准的考验,成为全市确诊病例数最少辖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二是全力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围绕"防、控、治、保、稳"五字要求,充分运用大数据做好重点人群人员筛查,分级分类落实管控措施,积极做好核酸检测、血清采样等工作,确保重点人员管控一个不漏。累计采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高风险地区回常人员、养老机构等人群核酸样本11726人次、血清样本626人。以突出重点、组建队伍、精准施策、行业管理为主,围绕医疗卫生行业和公共场所为两大重点,紧盯关键环节、重要岗位、重点对象,逐一排查,确保防控监督全覆盖、无遗漏。截至10月26日,累计开展疫情防控现场监督医疗机构523家次、集中医学观察点7户次、疾控中心2户次、高速卡口留验站1户次、放射诊疗机构29家次、公共场所829家次、学校308家次、复工企业共756家、废弃口罩收集桶巡查123个小区。首创健康"云"流程隔离管理措施,通过移动互联网、微信二维码、大数据等线上智能化创新手段,实现隔离点"全隔离、无纸化、零接触"的封闭式管理。三是压茬推进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依托现有疾控机构和基层卫生机构人员,按照"统一指挥、协调联动、平战结合、快速高效"的原则,组建了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环境消杀、心理健康服务4支处置队伍。先后组织500人次参加省、市、区三级培训,10家基层医疗机构以桌面推演、情景模拟的方式,实施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分类分级提升专业能力。xx区公共卫生中心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公共卫生机构、应急指挥中心、五大中心、公共卫生应急保障点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心打造、系统升级。基层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建设有序推进中,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热门诊已建成,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xx镇卫生院的发热门诊基建完成。xx区核酸检测实验室高分通过省卫健委、省疾控中心专家验收,预计每日最大检测量为540份样品,为筑牢防疫"钢铁长城"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人才为基,确保实现队伍建设新突破

一是合理调整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研讨会,出台《关于调整xx区卫生健康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通知》(常钟卫〔2022〕31号),进一步推进"县管乡用"政策,新增正高岗位22个、副高岗位49个,大大缓解高职卫生人才聘用压力。按照《xx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要求,全区卫健系统中统筹51个编制划转给区疾控中心,目前区疾控中心核定编制75个,已达到省级配置要求。二是创新实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根据省、市2022-2023卫生人才强基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实际,拟定《xx区卫生人才强基工程实施方案》,建立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区域内统筹使用的动态管理机制,并已落实基层全科医生高级职称超岗位聘用政策。扩大基层卫生骨干人才规模,实施基层骨干人才遴选计划,从在岗聘用616名卫技人员中遴选出49名骨干人才,其中17人入选省骨干人才,基层医师占比74.5%,对基层骨干人才按规定给予财政补助。三是有力促推卫生干部能力提升。落实国培项目,确保基层人才培训线上学习效果;组织基层医务人员参加糖尿病管理、乡村医生务实进修等各类培训班,总计培训295次,8614人次。积极筹备家庭医生团队感控技能竞赛,经过综合笔试、技能操作、知识竞答、情景演练,选拔出16名选手参与市级竞赛,在全市技能竞赛中获得团队第二名。加强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目前全科医生总数495人。

(四)软硬兼施,持续打造医疗发展新高地

一是基础保障持续加强。xx镇卫生院改扩建列入xx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满足"二级医院"创建并预留发展余量,拟建成xx区农村区域医疗中心,预计3-5内年完成;一期工程预计投入9100万元,总建筑面积约10500㎡,设床位70张,目前开工建设。新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新建项目已进入内部装修,预计年内完工,2023年正式启用。二是优质服务极点带动。严格落实优质服务基层行标准,在评审中发现不足,在整改中提升能力。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评审,其中7家达到基本标准,五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国家推荐标准,被省卫健委确认为第三批"xx省社区医院"。三是智能医疗提档升级。率先试点xx省基层卫生信息化提档升级工程,以电子健康档案信息为主轴,涵盖基层卫生数据网络,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信息化。积极组织协调,促进建立全省统一的服务、管理和应用标准规范,提升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标准化程度,预计年底落实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和"银医通"项目。四是品牌特色双核驱动。以糖尿病、高血压首席医师培训为契机,多家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慢病管理专科病房,重点向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领域倾斜,xx镇xx卫生院肾内科建成省级特色科室;xx镇卫生院儿科、xx镇xx卫生院消化内科以及南大街街道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康复科等3家机构建成市级特色科室。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项目带动,西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特色科室建设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效结合,服务能力再提升,疼痛康复科被评为省级基层特色科室建设单位。五是中医药发展稳妥有序。加强各机构中医药的能力建设,增加中医药服务供给,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需求。开展xx区省级中医药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涉及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中医药文化素养调查,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等多方面内容。开展中医药健康巡讲、义诊、膏方节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959份,惠及居民数千人。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建成率达100%,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65%。

(五)多措并举,积极适应健康惠民新需求

一是家医服务密度提升。整体布局、按需建设,全区建成37家家庭医生工作室,全人群签约率达35.15%;做实老年人、残疾人等十类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签约率达76.7%;七类特殊人群应签尽签,签约率达90.2%。继续落实离退休老干部签约工作,目前已完成签约99人,高层次人才签约32人。创建商业保险支持下的服务机制,开展商业保险优质客户专项签约服务,确认名单163人,已完成签约62人。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xxxx变压器责任有限公司签约家庭医生工作室,扩大了签约服务影响力;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省级星级家庭医生工作室,定点定时开展公交"医"小时服务,进一步拓展了签约服务内涵。二是银龄关爱推进有度。全市首创"零距离式"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建成10家医养结合机构,荷花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融合养老模式项目》案例被推选参加全省老龄工作优秀案例评选。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依托,以丰富多彩、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为形式,建成30个"心灵茶吧"。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试点工作,对辖区内1213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820人完成心理健康评估。组织老年人健康体检,累计完成75472人次,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65%。推进安康关爱行动,6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覆盖率达85%。三是妇幼健康精准服务。开展高危孕产妇筛查评估和专案管理,截止10月底建卡3469人次,发现高危孕妇2481人次,高危孕妇筛查率100%。启动2022年"两癌"检查工作,TCT宫颈细胞学检查全覆盖,目前已经完成20751人次,超出任务目标3.76%。推进婴幼儿托育照护服务,建立常态化统筹协调机制,开办岗前培训班对208名幼儿园保育员进行培训并发放上岗证,标准化推进母婴设施建设。推广市级惠民工程适龄儿童免费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率达到95%。建立幼儿园儿童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已开展儿童眼保健和近视筛查20446人,完成任务100%,录入工作预计11月底完成。四是国卫运动支撑有力。巩固xx省健康促进区建设成果,深入推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xx镇通过省级卫生镇复审、国家级卫生镇建设暗访,建成省健康促进医院1家。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督促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和卫生管理制度,全区开展集中整治14360次,开展各类病媒生物消杀53680次。多样载体开展健教宣传,发放"健康传播与健康促进知识系列"等宣传折页和居民入户资料62.3万份,营造全社会参与氛围。

(六)立足实效,努力构建综合治理新格局

一是抓严做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查,排查梳理出消防、后勤等方面的安全隐患40个,进行会议点评、书面通报并限时整改;每周对各机构整改情况进行督查,压实责任,对账销号,确实扛起行业监管责任,确保全区卫健系统安全稳定。制定下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常钟卫〔2022〕57号),细化责任清单,明确综合治理的目标、范围、工作内容、措施和分工;每月开展危险化学品全面摸排,上报《典型危险化学品全面摸排图表》;对各机构的危险化学品采购、使用、贮存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规范源头管控,坚决遏制危险化学品事故。二是重磅整治。以各类专项为抓手,以日常监督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对辖区180家医疗机构开展依法执业专项检查。截至10月10日,出动卫生监督员、检查员8755人次,监督检查各类单位6200户次。实施行政处罚立案62起,拟罚没金额65.78万元。受理各类投诉举报57起,查处各类无证行医11户次。三是分类监管。按照"分类监督、动态监管"的原则,从"综合管理、预防接种、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疫情控制、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医疗废物处置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等方面,实施分类监督检查,逐步建立了"监管可控、成效可量、模式常态、效率优化"的科学化监督评价体系,目前已完成监督医疗机构49家。四是创新机制。以落实行政执法"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为重点,创新管理制度、规范审批流程、把好三道"关口"。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任务,定期更新被监管单位名录库,删减冗余单位105家,确保监管本底"清",已完成各类监督检测采样125家,共计221件样品。按照"统一规划,整合资源"的原则,在全区推行"卫生监督协管站"运行模式并引入智慧卫监模式。发挥信用评价作用,参与区信用办失信企业修复工作,多部门联动,共享信息,督促行业自律,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二、2022年存在问题

总结今年以来的工作,我们坚持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破解难题,特别是加强系统谋划,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强化上下联动,凝聚合力,紧紧依靠全系统力量推动事业发展;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是,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具体措施有待落实,健康xx建设统筹和推进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重大疾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群众对医疗服务还有不满意的地方。同时,随着机构改革逐步到位,如何应对老龄化,如何加强综合监管,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

1.基层队伍建设有待壮大。虽然我局干部队伍建设在人才质量上较以往有所提升,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后备干部队伍逐步建立,管理体系日趋完善,但是人才队伍建设依然存在较多问题。综合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复合型干部不足,核心胜任力欠缺。卫健系统的领导干部大多"来源渠道趋同、成长路径趋同、专业背景趋同"特征明显,知识结构单一,对本职以外的行业领域不熟悉、不了解;习惯于凭感觉决策,凭经验办事,缺乏多维思考、统筹整合的能力;虽然能够胜任本职工作,但缺乏综合管理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与储备,缺乏创新解决新时代复杂矛盾的本领与能力。二是队伍老龄化明显,结构断层严重。由于卫生系统干部来源主要为医疗技术骨干,这就决定了干部成长周期较长的问题。一方面,培养周期长,其次是领导岗位少。目前系统内科级干部(含公卫机构)平均年龄45岁,全区45岁以上干部占比大,在基层尤其明显。领导干部队伍年轻化进程还未能达到预期的成效,在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无法满足卫生健康事业长期、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需求。三是优秀人才引进困难,专业人才短缺明显。局属各单位都有空编现象,不少人员身兼数职,基层干部队伍面临进口不畅的难题,每年基层干部队伍缺乏新陈代谢,后继乏人。影像、麻醉等特殊专业人才缺乏,在历年招录中时有达不到开考比例,甚至无人报考现象。由于岗位设置的限定,职称晋升的瓶颈,以及相比于市级医院和其他兄弟城区,我区下属医疗卫生机构职工的薪酬待遇略微偏低,故每年的招录效果甚微,"新鲜血液"供给不足,留不住人的现象也日益加重,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求。

2.纵深推进综合医改还面临诸多瓶颈制约。深化医改结合实际创新、破解问题的办法不多,同全面深化、健全现代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主要体现在:一是医联体建设运行模式比较松散。管理机制、交流合作机制、激励机制还不完善,医联体成效不够明显。二是药品供应保障痛点诸多。常用药品、急救药品网上采购不到已经成为诊疗服务的严重问题,药品配送不及时也严重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日常诊疗活动的需要和患者就医需求。三是医疗机构布点设置均等化差异明显。xxx机构用房表现最为突出。按照一街道一中心的原则,xx街道必须设置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xx中心现无完整用房,暂分设两处,一处为借用原市计生指导所场所,市卫健委已多次要求尽快搬离;一处为幸福天年老年公寓开展医养结合,属于租赁性质。因中心分设两处,全科诊疗和辅助检查分别设置,带来一定的医疗风险和隐患,对中心发展带来严重制约。

4.卫生体系建设的障碍需要持续突破。长期以来,重治轻防的观念尚未完全扭转,重视医院治疗、轻视疾病预防的现象还是相当明显,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也暴露出了基层公共卫生机构的建设短板。一是各类机构之间的职责定位不明。处置一场突发的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不仅需要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协同作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也需要统一调配,高效运转。但是由于行政部门、公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属于不同级别、不同类别、不同辖属、不同职能,各机构的"三定"不明、职责不清,在各项工作的处置过程中协调作战、凝聚合力的能力有待加强,难以做到统一领导、明晰责权、无缝对接、高效协作,一定程度影响到整体工作的开展和推进。二是机构的财政保障激励机制不足。公共卫生医师的待遇定位缺乏与时俱进的保障机制。公共卫生机构虽然已执行财政全额保障,但除卫生监督所(参公)以外,疾控中心和妇计中心人员的待遇和机关中事业单位人员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差额保障,更是受机构业务收入水平的影响较大;同时各地之间因为财政实力的不同,待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xx卫生健康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策略,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夯实完善健康促进举措路径,为辖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推动健康xx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具体工作思路如下:

(一)抓学习,强作风,政治保障再夯实

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激励引导系统内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我区卫生健康事业不懈奋斗。

1.坚决贯彻理论学习制度。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健全完善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的长效机制,务必确保党的理论入耳入脑入心,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发展、改善民生的强大动力。

2.深入推进政风行风建设。持续加强作风纪律建设,不断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努力营造领导干部从我做起、率先垂范,广大党员职工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加强政治监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涵养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政治生态。

3.持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立足xx区情,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充分考虑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不同梯队干部队伍以及基层卫生人才专业之间的分布差异,用准用好用足"三项机制",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推动卫生干部队伍建设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二)抓管理,强预警,公卫体系再完善

推进区公共卫生中心建设,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加快构建现代化公共卫生体系。

1.加快推进公共卫生建设。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加快推进xx区公共卫生中心建设项目,提升公共卫生体系硬实力;科学谋划、统筹调整,合理配备公共卫生编制资源,提升公共卫生体系软实力;系统策划、精准防控,积极组建应急救治队伍,提升公共卫生体系综合实力。

2.不断提升监测预警能力。以呼吸道、肠道及新发传染病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急、慢性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掌握流行因素和规律,做好疫情趋势研判,切实提高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能力。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安全、重点职业病等公共卫生监测与风险评估工作,及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3.持续优化免疫规划管理。加强疫苗采购和接种人员培训工作,健全疫苗和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实行精准化预约服务,确保各类疫苗接种安全有序。持续推广免疫惠民工程,加快推进计免门诊核签系统落实,保持免疫规划疫苗高接种率,维持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

(三)抓项目,强能级,发展基础再打牢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大卫生机构建设力度,加强基层人才培养遴选,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补齐优质医疗资源不足与基层服务能力薄弱"两个短板"。

1.全面落实人才强基工程。落实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发展要求,促进基层医务人员数量持续上升,加强全科医生招录培养;进一步扩大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遴选基层卫生骨干人才在基层卫技人员中的占比,建立一支规模适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发展的卫生人才队伍。

2.加快推进机构提档升级。加快提升xx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建设水平,xx镇卫生院按照二级医院标准进行原地改扩建并创建二级医院,建成区域医疗卫生中心;新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用;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部分老旧设施进行改造。

3.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应用。对全区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网络进行第二代提升,主要满足医疗卫生机构日常业务的个性化需求。对远程医疗服务进行探索和技术支持,建设以健康档案信息为主轴,涵盖基层卫生各业务条线的服务信息网络,形成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医疗等服务闭环。

(四)抓技术,强创新,服务水平再升级

紧紧围绕满足辖区群众需求,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创新服务项目、推广成熟经验,让广大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

1.积极拓展家医签约内涵。规划全区家庭医生工作室布局,满足全区医疗卫生资源均匀分配。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优化项目、创新模式,在2022年与商业保险合作创新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内涵。持续开展星级家庭医生工作室及金牌家庭医生团队评选工作。

2.逐步完善老龄服务体系。围绕覆盖率、达标率和创建成效"三个提高",深化城乡社区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永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市安宁疗护服务试点单位启动试点,其他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逐步尝试开展。推进医养融合可持续性发展,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

3.技术引领妇幼健康服务。完善全员培训制度和定期演练制度,严格执行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以及高危因素分级分类管理规定,落实高危因素逐级筛查和转会诊机制。强化早孕建卡率真实性核查,提高校正早孕建卡率。组织开展助产技术、计划生育技术、宫颈癌乳腺癌防治等业务培训。

(五)抓源头,强治理,健康促进再深化

始终坚持健康优先理念,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健康城区建设为平台,多部门协作,全区域覆盖,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力争高质量建成国家级健康促进区。

1.全力推进健康xx建设。以保障和促进人的健康为宗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通过建设健康村、健康社区、健康单位,营造健康环境、构建健康社会、优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文化,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建设的方法、模式,有力推动健康xx建设全面加速、全面激活。

2.努力营造健康宜居环境。健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对农贸市场、老旧小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场所地段可能存在的环卫基础设施不足、垃圾收集容器未封闭、垃圾乱扔乱堆等卫生污染乱象进行排查治理,杜绝健康隐患,使城乡生产生活环境更加整洁有序、健康宜居。

3.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教育。多形式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引导人们增强科学防疫意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继续开展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干预和效果评估工作,持续提升全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运用好抗疫实践成果,创新形式开展抗疫故事进社区、进学校活动。

(六)抓制度,强规范,执法效能再提高

切实加强基层执法体系建设,有效落实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制度,积极创新卫生健康执法手段,不断规范卫生健康执法行为,切实保障全区人民群众健康。

1.健全完善监督执法体系。围绕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机构硬件配置和科室设置。健全完善区所、街道二级监督网络建设,促进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中心下移,继续加大监督协管站的建设,不断完善监督协管激励机制,严格落实监督协管考核工作。

2.突出综合监管重点领域。继续开展学校卫生综合评价工作,强化传染病防控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公共场所、游泳场所、生活饮用水等重点场所的监管,落实市级关于职业卫生专项检查任务,创新医疗服务监管模式,推行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切实落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

3.创新优化行政执法手段。全面推进全行业全过程行政执法记录,分类推进各行业在线监测平台建设,综合推进专项检查整治、"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信用监管、分类监管网格化巡查等,重点打击危害群众健康突出问题,坚持监管与指导、监管与普法相结合,不断提升卫生监管整体水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