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吉林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第2/2页)
6.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环境关系全省人民福祉,关乎吉林长远发展。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深入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绿色吉林美好家园。要综合治理环境污染,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面实施清洁空气行动,着力解决燃煤污染、机动车排放、城市扬尘、秸秆焚烧等突出问题,积极有效应对雾霾天气,确保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空气。全面实施清洁水体行动,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松花江、图们江、东辽河等重点流域重要支流水环境整治,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善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确保人民喝上洁净水。全面实施清洁土壤行动,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有效防控土壤环境风险,确保农产品安全。要强化生态修复保护,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着力实施长白山林区生态修复、黑土地保护治理、河湖连通和退化草原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促进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协调共生。要构建绿色发展模式,推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培育绿色品牌,打造绿色产业体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循环生产体系建设,提高"三废"利用率。要完善生态建设体制机制,切实用制度守护好青山绿水。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依法惩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推动形成政府、市场、公众多元参与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生态环境指标考评办法,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7.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提升开放质量和水平。我省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省份,是国家确定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要抓住这一重大机遇,高水平引进来,高质量走出去,以新一轮大开放的主动赢得新一轮大发展的主动。要深入实施长吉图战略,扩大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着力提升长吉腹地内陆开放功能,打造吉林中部内陆开放高地。统筹优势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发挥图们江开发合作机制作用,加强与东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打造若干国际产业合作园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和境外产业园区,化沿边近海优势为开放发展优势。要抓好开发开放平台建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推进长春新区国际空港和国际陆港等开放平台建设,突出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延龙图新区、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中新吉林食品区、和龙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开发区改革创新,增强要素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利用好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对外开放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贸易投资。要进一步畅通对外通道,建设国家"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枢纽。围绕打造"丝路吉林"大通道,加大铁路、公路、桥梁、口岸、航线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力度,提高内外联通水平。坚持"借港出海",积极推动扎鲁比诺万能海港重点项目。推动珲春至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高等级陆路通道建设,提升"长满欧"货运量,争取开通第二条中欧货运班列"长珲欧"。要扩大国内区域合作,不断拓展开放合作领域和空间。加强与辽宁沿海经济带、环渤海、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珠三角等区域经贸互动。抓住我省与浙江省、长春市与天津市对口合作机遇,开展全方位合作对接。全力加快长平经济带、白通丹经济带建设,深入推动四辽铁通经济协作区建设,积极谋划向北开放和白齐兴生态经济合作区建设。
8.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有效供给的重要内容,对经济增长、民生改善起着关键性作用。要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打通省际出口,使纵向大通道全部贯通,基本形成"五纵四射三横"的高速公路网。按照市(州)通动车的目标,加快构建以东南快速铁路环线和西北电气化环线为两翼的"蝴蝶型"铁路网格局。加大民航机场建设力度,形成以长春龙嘉机场为龙头、支线机场为辅助、通用机场为补充,航线辐射全国及周边国家的新体系。加强国、省道和农村公路建设,建成"外通内联、畅乡通村、班车到屯、安全便捷"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强化中部引松供水、松原灌区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统筹完善中小型水利工程,努力构建以松花江为主轴、全省主要江河水系互连互通的"大水网"。优化水资源配置,推进新型城镇化水资源保障工程建设。要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气化吉林"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县及县级以上城市天然气管网的覆盖。积极推进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进一步提高电力外送能力。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全面完成中心村电网改造和"机井通电"工程。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宽带吉林"工程,加快光纤网络、综合通信网络等建设,推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满足智慧城市、智慧民生等对"信息高速公路"的需求,为城乡广泛运用现代化的信息资源、技术和设施提供有力支撑。
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1.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化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和决定重大事项、人事任免等职权。支持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实效。尊重人大代表主体地位,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优化政协委员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进一步完善委员联络机构;继续组织实施好年度协商计划,更加活跃有序有效地开展协商民主;支持政协开展广泛务实的民主监督活动。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民族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港澳台侨等方方面面的作用,鼓励和引导他们为吉林振兴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要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主人翁作用。高度重视群团组织桥梁和纽带作用,扎实推进群团改革,增强群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2.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切实把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部署要求,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要坚持科学立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加快立法进程,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的主导作用,着力提高地方立法的质量和水平。要推进严格执法。进一步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促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要保证公正司法。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推进司法公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促进全民守法。深入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深化法治教育,培育法治文化,提高全民法治素养。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推进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制,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自觉做尊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3.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吉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让文化软实力引领和支撑吉林振兴发展。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强化高校思想理论平台建设,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加快吉林新型智库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阐释,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要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拓展"吉林好人·引领风尚"主题实践活动,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不断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要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和管理。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及时掌握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和动态,对各种错误思想敢于亮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主导权。坚持党管媒体原则,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领新风尚。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提高主流媒体的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大力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努力营造繁荣清朗的网络空间和文化环境。健全和完善新闻发布、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社会舆情研判机制,加强对社会热点敏感问题引导。要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创作生产一批传播主流价值观念、体现吉林地域特色的文艺力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资源。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建设长白山文化,打响具有吉林特色的文化品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推动省属重点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一批骨干文化企业。积极推动吉林文化走出去,发出吉林声音,讲好吉林故事,扩大吉林影响。
4.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民生优先,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实施就业创业行动计划,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着力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就业创业工作,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推动各类社会群体依靠自身努力和智慧创造幸福生活。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间收入差距,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拓宽财产性收入来源,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确保农民工工资支付和农民财产性权益,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和农业补贴制度。要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深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健全符合省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等救助制度,支持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残疾人事业发展,提高特殊困难群体帮扶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让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更加公平、更可持续。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全面提高质量为主题,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实施高校分类管理制度,赋予高校更多办学自主权,推进一流大学、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快高教强省建设步伐。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扎实推进健康吉林建设。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向农村延伸。深入开展"健康生活、悦动吉林"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发展,让运动健康、快乐生活成为城乡的靓丽风景。要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加快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5.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小康不落一人。实现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是我们必须兑现的"军令状",必须确保全面脱贫不留死角。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确扶持贫困户,精细管理贫困人口,集聚各方面力量,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各项任务,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要扎实推进扶贫重点工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部解决贫困人口安全饮水、危房改造,完善医保制度,落实好义务教育制度。突出抓好产业扶贫,总结推广特色产业扶贫模式,注重生态移民,积极探索扶贫开发的新模式、新路子。要打好政策组合拳。继续放大脱贫攻坚系列政策效应,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监管,加强金融扶贫特别是发展壮大小额信贷规模,加快低保"两线"衔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推动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脱贫,形成扶贫开发长效机制。要推进包保帮扶向纵深发展。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加强督查考核问责,发挥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提高群众满意度,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6.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主动适应新形势,增强工作前瞻性,从严从实从细抓好保稳定、护安全、促和谐工作,努力为吉林振兴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把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有效防范化解网上网下各类社会风险,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严防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强化底线思维,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完善安全威胁的预测预警预防机制,健全情报信息工作网络,深入开展反渗透反分裂反恐怖反邪教斗争,加强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反恐防暴工作,切实维护国家安全。要深化平安吉林建设。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运行机制,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注重加强新业态安全监督,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使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要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扎实开展社会矛盾精准排查,健全矛盾化解、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机制,使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矛盾纠纷在基层和行业内部化解,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使社会更加和谐有序。要建立安全发展长效机制。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着力加强道路交通、矿山、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部位的安全监管,强化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群众饮食用药更加安全放心。要加强民族、宗教和边境安全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巩固民族团结进步良好局面。把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边境地区加快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兴边固防富民工程,切实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深入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决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维护和巩固宗教领域和谐稳定。以打造"三道防线"为载体,加强边防建设和边境管理,完善党政军警民合力治边机制,增强边境防卫管控能力,筑牢边境安全屏障,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继续做好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工作,进一步增强军政军民团结。
五、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着眼于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自觉担当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把严的要求贯彻到我省管党治党全过程、落实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1.从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打牢对党忠诚的思想理论基础。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毫不放松加强党性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长期重大政治任务,深刻掌握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着力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深入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党内教育向基层拓展、向经常性延伸。完善党内教育制度机制,创新干部教育培训举措,增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从严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视为生命、放在首位。认真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认真执行党委(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做到议而有决、决而有行、行而有效。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确保党组织的生机活力。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畅通党员参与讨论党内事务的途径。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共产党人价值观。
3.从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锻造引领振兴发展的执政骨干。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认真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严把政治关、作风关、能力关、廉洁关,确保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扩大选人用人视野,优化干部结构,坚持以事择人、按需配备,努力把干部放到最能发挥优势特长的地方,确保人事相宜、人岗相适。突出选优配强"一把手"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加大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力度。创新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格干部选任监督,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抓好域内外人才培养开发,建立留住和稳住人才的有效机制,用足用好政策,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发挥人才服务振兴发展的支撑作用。
4.从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筑党的事业发展的坚实根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前哨和坚固堡垒。围绕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统筹推进农村、城市基层党建深化拓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机关、学校、国有企业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严格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进一步压紧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深入做好述职评议考核,强化党建工作督导考评结果运用,推进党建工作责任在基层得到全面落实。
5.从严加强作风建设,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具体规定要求,坚持抓常抓细抓长,切实解决"四风"问题。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大力改进学风、文风、会风。倡导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立决立行作风,着力整治不负责任、为官不为现象。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注重约束与激励并重,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同志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同志负责。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自觉主动接受监督,在改进作风上以身作则,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6.从严开展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在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上下功夫。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治标不松劲、不断以治标促进治本,强化惩治威慑、监督制约和教育引导,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严格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把握政治定位,加强政治巡视、政治巡察。抓好中央巡视组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大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查处力度。完善反腐败协调机制,深化追逃追赃防逃工作。落实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重大举措,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提供坚实保障。
同志们,新的使命催人奋进,新的蓝图令人憧憬。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走出振兴发展新路,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吉林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