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2018年上饶市农业工作总结与2019年工作打算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96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0分钟。

2018年上饶市农业工作总结与2019年工作打算

2019年5月29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部门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按照高质量发展和"稳粮、优供、增效"的总体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调优农业结构,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强农、品牌强农,保持了全市农业经济稳中有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良好发展态势。

今年农业工作情况

(一)农业生产形势喜中有忧

令人欣喜的是:在主动调减粮食种植面积34.45万亩,用于支持农业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全市粮食种植面积855.92万亩,实现总产350.86万吨,只较去年减少2.74万吨,稳定保持70亿斤以上,仍然是一个高产年。蔬菜、茶叶、水产品保持增长,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200万亩,总产量275万吨,同比分别增11.1%、7.8%;茶叶种植面积达40.36万亩,产量2.4万吨,同比分别增6.2%、9.1%;水产品总产50.09万吨,同比增3.47%,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20.5万吨,同比增4.26%。

令人担忧的是:我市生猪生产出现波动,2018年为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关闭了禁养区内625家规模生猪养殖场;8月以来,全国非洲猪瘟疫情蔓延,我市万年、鄱阳两个生猪大县相继出现疫情,生猪及猪肉制品流通受到影响。

(二)农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

充分挖掘"鱼米之乡"的资源优势,进一步调优"东柚、西蟹、南红、北绿、中菜"的产业布局,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饶府发[2018]6号),明确了农业结构调整"十大工程"的任务目标与具体措施,助力了我市优质稻、蔬菜、果业、茶叶、水产、草地畜牧、中药材、油茶、笋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十大农业主导特色壮大做强。为扶持马家柚、虾蟹产业重点发展,市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推进"上饶马家柚"产业发展指导意见》(饶府厅字[2017]24号)和《关于加快发展稻虾共作产业实施意见》(饶府厅发[2018]25号)文件。2018年全市新增马家柚、虾蟹、红芽芋、绿(红)茶、蔬菜等特色种养殖总面积364.86万亩,较去年增加了58.36万亩,其中在鄱余万打造了全省最大的连片稻虾共作示范基地8万亩。

(三)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

按照《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4-2020)》(修编)任务要求,启动了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已建设完成2017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56.526万亩,超额完成省高标办下达的计划任务2.525万亩,新增耕地面积1.535万亩,新增耕地率2.72%;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下达我市2018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54.6万亩,全市各县(市、区)已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3月底可完成田间工程主体建设。同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实施农业结构调整项目的重要平台,在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完成土地流转48.56万亩,流转率达81.4%,实施稻虾(蟹、鱼)共作、瓜果蔬菜、休闲观光等结构调整项目面积32.17万亩。

(四)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加强龙头企业运行监测,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对监测不合格的企业坚决剔除出龙头企业队伍,并选择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递补申报,努力提高我市农业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全市已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1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11家,2018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331.09亿元,同比增0.63%,带动农户增收31.85亿元,同比增2.64%。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职业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唱主角",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繁荣农业经济增添新动力。今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186家,全市总数达13323家;新增家庭农场270家,全市总数达4153家;新增职业农民3200人,全市总数达2.53万人。

(五)农业科技支撑不断巩固

注重科技兴农,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8.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建成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96个,益农信息社923家;植保无人机保有量348架,居全省第二。不断强化产学研合作的同时,着力推进了农业院士工作站工作,我市已有通过审核批准建设的农业企业院士工作站7家,共有进站院士16人,其中有袁隆平、邓秀新等在农业工程方面有重大影响力的功勋院士,院士站科研专家团队80余人,包括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70余人,实施进站合作项目50余个,在马家柚良种繁育、红芽芋新品种选育及脱毒种芋繁育、无重金属饲养生猪、红鳙鱼繁育、"中科5号"异银鲫鱼苗繁养、三叶青综合研发等方面都取得了关键性技术突破,我市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58%。

(六)三产融合发展成果显著

注重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建有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8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2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69个各类特色产业园,已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83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8%;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全市已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1个、省级示范县3个,国家级示范点2个,省级示范点34个,市级示范点70个;五星级农家乐2个,美丽休闲乡村3个;全省精品休闲农业旅游线路1条(鄱湖清水·湿地侯鸟生态游线路)。

(七)绿色生态保护常抓不懈

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化农业品牌创建,倡导标准化作业,农产品质量全程溯源,增强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积极开展"农业质量年"活动,多措并举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个,居全省第一;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1个、省级绿色有机示范县3个,有3000多家生产企业的信息纳入省质量追溯平台,有近100家企业的农产品开始携带"身份证"上市,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26个,全省第一,我市农产品监测总体合格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全力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零增长",完成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场的关闭、拆迁,按照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反馈意见,落实了有关问题整改;全市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6.24%(年度任务要求为79%),配套设施建设率达89.98%(年度任务要求为89%)。

(八)市场营销力度持续加大

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今年已落地农业招商项目46个,实际进资金额26.8亿元,同比增11%,成功引进了山东鲁花、贵州贵澳实业、东旭蓝天、华润五丰等一批有实力的农业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农业展会的同时,在央视、江西卫视等主流媒体上滚动播出上饶特色农产品宣传广告,进一步提升了广丰马家柚和鄱阳湖大闸蟹、小龙虾等上饶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我市优质大米、马家柚、虾蟹、葛、红芽芋、红茶、绿茶等特色农产品或加工制品,在各类农业展会上已累计夺得金奖190余项。积极对接百果园、点筹网、怡亚通、海吉星等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推介,进一步拓宽了我市名优特农产品销售渠道。

(九)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

坚持向改革要活力,我市农村土地确权数据库成果汇交工作全部通过农业农村部检验合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成果、登记成果、信息化建设成果完成情况也已通过省级核查验收。按任务要求,扎实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涉及218个乡镇(街办)、2471个村(居)、25062个村小组的清产核资任务已基本完成;全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已达238.39万亩(农地总面积519.28万亩),流转率达到45.9%,较去年提高4.9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

(十)农民人均收入稳定增长

得益于农业结构的不断调优,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农业产业发展效益,预计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9%左右,有望实现"十五连增"。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表现为:一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主要农产品产量在高基数上持续增长的难度较高。二是农业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农业风险管控压力巨大,今年8月以来,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进一步加剧,多个省市相继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我市是生猪生产大市,又地处四省九地市的交汇处,境内活猪调运频繁,非洲猪瘟防控压力较大。由于非洲猪瘟病毒传播方式多样,病毒耐受性强,疫情早期发现难、预防难、根除难,尽管全市各级做了大量防控工作,但我市万年县、鄱阳县还是出现了非洲猪瘟疫情,给全市生猪生产带来不小的影响。三是农产品精深加工、市场宣传、产品销售功能拓展等方面,没有延伸出完整的产业链条,优势主导特色产业还需进一步壮大做强;四是部分农业园区没有引进有实力的经营主体承担园区建设的主角,有的园区项目需加大后续管护力度;五是农业投入依然相对不足,涉农资金整合使用与投融资机制创新力度还需加大。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妥善应对。

三、2019年工作打算

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部署与要求,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在具体措施上,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结构调整为抓手,强化产业体系建设

第一,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着力实施我市特色产业发展"十大工程",力争在现有优质稻、油茶、农业电商"三大"百亿特色产业的基础上,用五年至七年的时间,新增马家柚、虾蟹、茶叶、蔬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百亿产业,实现我市农业综合产值达到1500亿元。

第二,注重发展规模农业。加强土地流转政策宣传,完善规范流转服务,引导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牵头开展土地流转,鼓励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服务组织和专业大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对于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并能切实带动农户增收的经营主体,在申报农业项目、扶持资金安排时予以优先。

第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大力发展加工型农业,积极扶持与培育更多产值过十亿元、过百亿元的"领军型"农业加工型龙头企业,不断提升农产品资源利用率与加工转化率,增加产品附加值。切实加大农业招商力度,积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加工项目,力争2019年举办1-2场农业专题招商活动。

第四,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按照"做美乡村、做强景区、做特滨湖、做精城郊、做优园区、做大线路"的思路,创建更多的全国、全省休闲农业示范县和示范点及市级"六佳"休闲农庄;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景区、农耕文化、传统民风民俗节庆资源,重点打造一批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二)以方式转变为重点,强化生产体系建设

第一,提升设施农业建设水平。落实《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4-2020)》要求,扎实推进好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并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脱贫攻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紧的结合,实现项目建设效益最大化。同时,巩固"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成果,促进我市设施大棚农业规范、健康发展。

第二,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深入实施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强化农业生态保护的同时,大力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加强农业生产标准集成转化,制定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配套的生产操作规程,让农业生产经营者有标可依,按标准生产,保证农产品品质与质量,赢得消费者青睐。

第三,提升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创新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支持基层农技人员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应用。着力依托我市现有的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院士工作站、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人员创业平台,积极打造我市现代农业创新高地。

第四,提升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全面实施智慧农业PPP示范项目,加快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农业信息服务便捷化、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鼓励国内外电商企业来饶拓展农业农村业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农村冷链物流、农产品期货交易等农业新型业态。

(三)以完善服务为支撑,强化经营体系建设

第一,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步伐,在做好清产核资工作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好集体经济资产量化、股份权能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等工作。

第二,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农业公益性服务机构作用,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鼓励、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为农户和其他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实现农产品价值链的延长和增值,增加村集体与农户的收入。

第三,扶持经营主体发展。争创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扶大助强,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控股、联合等方式,组建大型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努力培育更多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十亿元企业;继续壮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队伍,做紧"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通过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利益分享模式,让我市农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

第四,加大农业资金投入。按照省、市、县1:0.5:1的比例联动,落实财政支持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发展。探索从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指标、农业项目资金整合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风险补偿金",加大"财政惠农信贷通"实施力度,以市绿投公司、农垦集团为平台实施产业项目,进行信贷融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现代农业建设,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第五,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继续实施"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重点打造以优质稻、蔬菜、果业、茶叶、水产、中药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主导特色产业为主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持续抓好品牌媒体推广和展示展销活动,继续在中央一套、江西卫视播出宣传栏目,进一步提升上饶区域公共品牌的市场知名度与竞争力,推动我市"农产品大市"向"农业品牌大市"转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