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民政局长二十届三中全会宣讲提纲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219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1分钟。

民政局长二十届三中全会宣讲提纲

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关键就在于以钉钉子精神抓部署、抓落实、抓督查。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要制定好实施方案,做到精准施策、适时适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忌脱离实际。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要加强组织领导,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确保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见到实效。今天的宣讲,我将在解读全会概况的基础上,以钉钉子精神为切入,重点从不折不扣、求真务实、敢作善为三个方面分享如何抓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落实。

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会议概况

(一)全会的基本情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动员、总部署。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在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确立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根据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和战略安排,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是党的历史上又一重要纲领性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报告和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一年多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重要举措、根本保证等重大问题,并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

全会取得的重要成果、作出的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坚强决心,对于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锐意进取,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二)党内外、国内外对全会的反映和评价

出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和列席会议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党的XX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次全会是一次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集智慧、更好统一思想、有效激发斗志的高质量会议。

与会同志高度评价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方向谋改革"的政治站位、"系统集成谋改革"的全局考量、"人民至上谋改革"的价值取向、"科学方法谋改革"的高超智慧,开启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开创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

与会同志对全会《决定》进行了热烈讨论。一致认为,《决定》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措施务实,谋的是强国复兴伟业,布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局,立的是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之基,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政治宣言书、新征程上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动员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是巩固发展"两大奇迹"的主动抉择和战略之举。有的同志谈到,《决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重大原则,彰显了改革方向坚定性;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彰显了改革指向鲜明性;牢牢把握经济体制改革这一牵引,彰显了改革战略主动性;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彰显了改革立场人民性;牢牢把握正确的方法论,彰显了改革方略科学性。有的同志说,《决定》把我们党关于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高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和改革实践推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必将开启党和国家发展史上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革。

广大干部群众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关注,给予高度评价。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届三中全会都聚焦改革议题,作出什么决定、采取什么举措、释放什么信号,对未来发展起着重要引领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样,都具有重大标志性、开创性意义。普遍认为,放眼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有我们这样的政治气魄和历史担当,敢于大刀阔斧、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也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推动这么大范围、这么大规模、这么大力度的改革。普遍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不回避矛盾,体现了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决定》擘画改革蓝图振奋人心,确立改革原则实事求是,提出改革举措务实可行。普遍期待,坚持正确的改革观,彰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鲜明的价值取向,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看准了就不惧风雨、不畏风险、一抓到底,以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国际社会也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的这次中央全会。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共这次三中全会是观察中国未来政策走向的"风向标",将会深刻影响中国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态势,也将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三)全会筹备过程

这次全会《决定》的起草,是在党中央领导下进行的。2023年11月,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全会文件起草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同志担任副组长,党和国家其他有关领导同志及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参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承担文件起草工作。2023年12月初,《决定》起草工作正式启动,历时7个多月。回顾《决定》起草过程,主要有4个特点。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全程指导,为《决定》起草把脉定向。《决定》起草工作开始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决定》的主题和需要重点研究的若干问题,指明文件起草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则、科学方法,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重点。《决定》起草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把脉定向,从把握主题、搭建框架到内容摆布,从撰写初稿、征求意见到吸纳意见,从深入调研、提出举措到反复论证,都亲自谋划、精心指导,及时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主持召开文件起草组全体会议、文件起草组专题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文件起草情况汇报,组织研究相关重大问题,在文件起草的每个环节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二是抓好理论武装,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准确把握我们党关于改革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是起草好全会文件的重要前提。文件起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认真总结研究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各方面改革的决策部署和落实情况,全面把握改革的历史进程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以此作为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三是坚持调研先行,为起草工作打下扎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全会文件起草好,需要对文件涉及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调研。这次文件起草工作采取了重点课题研究、实地调研访谈、专题论证相结合的办法。重点课题研究,共部署38个重点课题,委托中央和国家机关55家单位开展专题调研,形成78份调研报告,汇总形成综合报告。调研访谈,当面听取23位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意见,组成16个调研组分赴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9个中央部委和9家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校开展调研,访谈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一些基层单位干部群众,提交访谈材料107份、调研报告16份,也汇总形成综合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意见及省部级主要负责同志访谈报告逐一审看,对重要意见建议还作了批注。专题论证,就一些重大问题,交有关方面进行定性、定量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论证,有的专题还安排意见不同的几个部门同时论证。对以上3种方式调研掌握的情况,文件起草组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吸收其中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形成一批分量重、措施实、成色足的改革举措。

四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集中党内外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起草好文件需要集思广益,汇集党内外智慧,这也是制定党的重要文件的一条成功经验。文件起草过程中,先后两次较大范围征求了意见。第一次是就全会议题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和部分干部群众意见建议,并由中央统战部组织座谈会征求党外人士的意见建议。各方面反馈书面意见建议材料109份。第二次是就《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以适当方式征求党内老同志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5月20日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意见;5月23日在山东济南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当面听取企业和专家代表的意见。第二次征求意见共收到书面反馈意见材料186份,经梳理共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1911条。文件起草组逐条认真分析,能吸收的尽量吸收,对决定稿进行了必要的增写、改写和文字调整,并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意见作出重要修改。全会期间,与会同志提出一些意见建议,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定,又对决定稿作出多处修改。据统计,《决定》在成稿过程中,一共有38次过程稿。可以说,《决定》的起草,是发扬党内民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二、落实改革任务要注重实效,"钉钉子"精神讲求重在执行、见行见效,不折不扣抓落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方面共部署了300多项改革举措。《决定》突出强调"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发扬钉钉子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倡导的一种工作方法,饱含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生动形象地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实干笃行的优良作风。对如何"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总书记曾在《之江新语》中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抓落实就好比在墙上敲钉子:钉不到点上,钉子要打歪;钉到了点上,只钉一两下,钉子会掉下来;只有连钉七八下,这颗钉子才能牢固。"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一个意蕴深远的道理,指出了"抓落实"的重要意义。我们要领会全会精神、吃透改革要求,完整准确全面把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做到不打折扣、不层层加码、不变形走样、不把好经念歪,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郯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尽收其效。

(一)厘清思路,做到方向明、目标准。钉钉子,找准目标方位是第一位的。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不是零敲碎打、修修补补,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这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百年党史证明,党是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必须始终把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要求,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指引,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推进。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民政工作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事关民心向背,事关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的执政根基和长治久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瞄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民政事业,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民政工作的目标是为了更好体现党的初心使命,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彰显制度优势。作为重庆唯一的革命老区,我们不久前经历了脱贫攻坚的洗礼,又迎来了"三县一城一枢纽"发展的际遇,"两高时代"的大局已定,民政工作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在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中体现民政担当。

(二)有破有立,做到抓重点、有创新。抓落实,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改革越是千头万绪,越是要牵住"牛鼻子",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才能以重点带全面,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民政工作要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当前最大的"牛鼻子",把"问题清单"当作"改革清单",以养老服务为例,要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牢牢把握处理好养老服务托管和监管关系这个重要问题,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才能让"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有机统一、相互促进;抓落实,要善于抓创新。民政工作保基本、兜底线、暖民心、防风险、促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以智慧民政建设为例,创新性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民生保障制度体系,整合系统集成这个重要方法,依托数字重庆建设,以社会救助申请、困境儿童关爱保障、社会组织登记、婚姻和殡葬服务等领域为重点,系统集成改革优化民政服务事项办理流程,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才能切实增强民政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善作善成,做到有定力、看长远。久久为功,方可善作善成。抓改革落实不可能"一锤定音",要一锤接着一锤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触及的利益矛盾越是复杂尖锐,越是浪急风高,越要稳住心神、保持定力。以殡葬改革为例,当前,我县作为全市仅剩的几个没有实现火化的区县,落后的土葬制度与我县"重庆最红的县"定位十分不符,殡葬改革的阻力十分巨大,如今殡仪馆火化车间建成在即,火化区域划定迫在眉睫,我们不仅要有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更有在落实中进一步完善,在不断完善中促进更好落实的信心;要坚持正确政绩观,发扬"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以儿童福利工作为例,当前,受县域经济人口体量限制,我县难以申请建设属于自己的儿童福利机构,未保工作的合力一定程度上尚未真正形成,但我们只要以滚石上山的勇气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在现有的未成年三级网络体系落实的"抓长""抓常"上下真功夫、苦功夫,就能不折不扣把各项改革部署落到实处、抓出实效。要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尤其是民政文化建设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深刻揭示了民政工作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民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民政领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才能让人民群众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才能让困难群众、弱势群体远离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拉拢和利用。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改革、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