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党课: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厚植新时代党风政风社风的家庭根基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95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分钟。

党课: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厚植新时代党风政风社风的家庭根基

同志们:

家风好则民风社风淳、政风党风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发表了系列高瞻远瞩又内涵深刻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提供了遵循,深入阐述新时代优良家风的核心意涵,探索建设的路径与方法,进而影响民风社风、党风政风,具有重要价值与现实意义。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探讨交流。

一、提高站位,深刻理解新时代优良家风的核心意涵

(一)行孝尽忠的家国情怀。行孝尽忠的家国情怀是新时代家风核心意涵的首要构成。"忠孝"文化历经千年积淀,已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灵魂与炎黄子孙的血脉。忠孝成为家国类比对应、共生依存的精神支柱,贯穿于家庭教育全过程、融入家风建设各方面,新时代优良家风不仅传承了以忠孝为内核的家国情怀精髓,还实现了对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相对传统把"叩拜天地君亲师"作为展现家国情怀的狭隘诠释,新时代优良家风凸显个体思想觉醒与价值认同,一方面,能把人的解放所释放出的活力赋予推动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行动,使其具有更广泛的认同基础和情感共识;另一方面,个体觉醒也使忠孝要义从人身依附和等级属性中剥离出来,变父母之孝为长者之敬、转君王之忠为人民之忠,赋予其更宽广的内涵意蕴。

(二)仁爱和善的道德取向。仁爱和善的道德取向是新时代家风核心意涵的坚实基础。尚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德不孤,必有邻"是对道德品行吸引力的阐释;墨子提出"兼爱""尚贤",把仁爱和善看作君子的核心标签;薛瑄提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伦理而已"?的论断。《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用良好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突出了家风与道德伦理的内在逻辑关系。"仁"即教化家庭成员形成的孝悌、谦恭、诚信、慎独等人格品行;"爱"不仅指对内的爱惜身体和名誉"自爱",还表现在对外普遍意义上积极的情感和心理的"他爱";"和"既是一种各得其所的价值追求,还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处事原则;"善"则主要体现在宽容谅解、扶贫济困、崇德尚贤等方面。这些优秀思想在新时代需要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三)诚信清廉的行为规范。诚信清廉的行为规范是新时代家风核心意涵的基本构成。传统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的治理模式赋予了家风规范制度的性质。新时代,家风中诚信清廉思想在规范日常行为、调节社会关系方面仍不可缺位。"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立世之本、成事之基,是维系社会良性运行的基本保障。在家庭层面弘扬公正清廉的行为规范,一方面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在行使公权力方面进行伦理约束,另一方面也是廉洁教育端口前移的现实需要。诚信清廉契合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在新时代家风传承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二、强化认识,准确把握新时代优良家风建设的深远价值

(一)培育良好个体素质。优良家风对个体综合素质提升发挥着关键作用。"禁童子之暴谑,则室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在孩童品质养成方面,同辈群体的劝说告诫、被奉为圭臬的唐虞之道,教化成效都不如家庭成员,这体现出古人利用家庭环境培养孩童品质的智慧。"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习近平凝练了家风家教与个体素质的辩证关系。一个家庭的家风决定了子女的性格品质,反之,从个人表现亦能反推其成长家庭环境和家教情况。心理咨询与治疗中重视对原生家庭的剖析,"人是由家庭塑造出来的"观点被广为接受,认为所有个体的性格品质皆不可避免地带有原生家庭烙印。培育个体良好素质,优良家风育人功能不可忽视。

(二)构建和谐社会氛围。优良家风是淳朴乡风、和谐社风、清廉政风的根基。西汉戴圣就"修养"提出了从格物致知到意诚心正,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其中"家齐而后国治"的理念彰显了家风的基础作用。"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诠释了家风"根基累土"在构建和谐社会"千寻高塔"中的基础功能。一方面表现在以点聚线汇面,即用无数小家庭"细胞"的良好家风构筑大社会"肌体"的稳定环境,人人向上、家家尚贤,社会必然和谐;另一方面表现在以点连线带面,即注重发挥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及优良家风典型代表的榜样作用,党员和领导干部崇俭抑奢、清正廉明,良好家风定然能辐射无数普通家庭,赋能和谐社会构建。

(三)弘扬优秀民族文化。重视家风建设是弘扬优秀传统家风文化的有效举措。家风与传统文化发展同步同频,都具有连续性、创新性和包容性,建设新时代优良家风,既是赓续优秀传统家风文脉的举措,也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抓手。传统家风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历史痕迹和浓厚时代色彩,其中不乏与新时代不相符合的元素,建设新时代家风就是要以客观、科学为原则,既要坚定自信,勇于继承其中的精华,又要辩证审慎,合理改造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的内容与形式,还要果断决然,敢于抛弃、否定与时代需求相悖离的糟粕。新时代优良家风建设,对传统家风文化辩证留弃、择善取优的过程也在实现着对民族优秀家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三、狠抓落实,切实走好新时代培育传承优良家风的多维路径

(一)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新时代优良家风建设必须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和合共生、厚德载物、讲信修睦等思想精髓,不仅是文化自信的根基与底气,而且对解决世界难题具有重要意义。如罗素所言:"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伴随农耕文明发展形成的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价值理念,宏观上能有效解决民族矛盾、国家争端,微观上亦能化解家庭争执、个人冲突。传统文化思想精髓为新时代优良家风建设提供了厚实思想基础。"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特色与核心,"二十四孝"中蕴含的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养老孝老思想,既是培育新时代家风的思想源泉,亦是应弘扬和传承的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家庭教育首要内容是道德品质的培养,而"孝文化"是传统道德伦理的基础,从优秀传统孝文化中寻找家风建设的灵感,无论是对"戏彩娱亲"典故的直接引用,还是将旧典创新为新版,均是新时代开展孝亲教育极为有效的重要方式。

(二)传承革命文化中的红色家风基因。红色家风承担着新时代家风建设政治基础的功能。中国共产党人在矢志不移践初心、栉风沐雨创基业、守正创新辟未来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彰显优秀共产党人坚定革命信念、崇高价值取向和坚毅政治风骨的红色家风,能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提供先进文化架构与科学核心理念,具有独特的涵养价值。"我看了很多革命烈士留给子女的遗言,谆谆嘱托,殷殷希望,十分感人。"?对红色家风最好的继承是建设好新时代家风,传承和借鉴红色家风,能赋予新时代家风最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传承红色家风方式多样、方法各异。红色家风发展方百余年,除党史资料记载之外,更多情况下会以书信、口头表达等方式传承,还有的要从革命文物上挖掘,这决定了传承红色家风优良基因方式的多元化。我们传承周恩来总理"十条家风",可以从党史记载的史料学习包含"远大理想、爱党爱国"的内容;也可以走进展馆,通过多次易掌换底的旧皮鞋、补丁压补丁的衣物,感受其"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品质。

(三)转变教育中存在的本位偏离倾向。家风本质上属于教育范畴,家风建设需回归教育本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强调教育重在传授高尚道德理念,蕴含两层意思,一是解惑之师先要品德高尚才能施教于教育对象;二是教育目的在于使之品德向善。从毛泽东提出"德育、智育、体育"都得到发展,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再到党的XX大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首要地位始终未变。"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家风建设德育为本。审视家庭教育现状,一方面,扮演家风建设核心角色的父母群体把控家庭教育的综合能力尚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另一方面,"分数见高低"的倾向并未有彻底扭转。盘圆而水圆、盂方而水方。教育本位偏离影响了应以德育为核心的家风传承与发展。与之类似,学校以分数作为考核教与学的核心依据、辅导机构追求经济效益而竞逐分数排名,本末倒置的教育模式挤占了传承优良家风的空间。要有效提升家庭教育成效,必须在扭正教育目的方面花力气、下功夫,德智并举、德育为先,方能确保新时代优良家风建设不偏轨、不变形。

(四)促进法治与德治的规范联结互动。法治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德治推动社会和谐融洽,法德合治共同为新时代家风建设筑牢基础。传统社会家风家规与法律政令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封建国家"二元法律体系结构",但其公序良俗属性和法律法规仍存在明显区别;伴随法治建设推进,家风的基层法治功能逐渐弱化、道德属性愈加突出。受市场经济物惑冲击,伦理范畴的家风在规范人们言行举止方面功效低于预期,仅仅依靠宣传教化、道德谴责等,已无法满足社会治理需求,法治与德治联结互动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逐渐显化。"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德治从乐观维度出发用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建立在自觉自愿基础上;法治则从悲观维度出发以强制手段限制人们的行动,表现为主体被动适应和遵循。优良家风属于道德规范,其功能发挥的倡导柔性决定了需要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给予推动和保障。不少法律法规都建立在一定的道德基础之上,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福利法》等,都充分考虑了当事主体群体所可能面临的道德伦理难题与实际困难。法治与德治规范联结互动、相得益彰,聚力推动优良家风发展传承。

(五)推动优良家风传承发展数智转型。万物互联时代数智化成为家风建设的必然趋势。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决策,开启了以数字新动能创造事业新辉煌的篇章,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全面发展成为当前阶段的重要遵循,家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搭上信息化时代的快车,才能保持内在的先进性与外在的创新性。数字与人工智能的有机结合能够将抽象的家风转变为可视、可听、可参与的文化形态,解决人们在家风传承、发展与建设中的痛点。"互联网+家庭教育"发展态势不可阻挡,以数智转型推动优良家风传承发展可从两方面发力。一是家庭教育方式的数智转变,家风建设虽贵在言传身教、上行下效,但传统线下的家庭亲子教育讲座、青少年习惯养成及学业改进经验分享等大多具备转为线上进行的客观条件,不仅节约经济成本,也能有效减少存在的安全隐患;二是家庭教育中家风文化资源的数智转变,信息技术进步可以突破家风教育资源共享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如要了解"江南第一家"家风,足不出户借助"Web3D技术+3D数字模型技术+VR虚拟全景技术"的数智文旅新模式,即可真实体验线下场景。推动家风文化资源数智转型不失为传承发展优良家风的有效方法。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