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党课讲稿:坚守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99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分钟。

党课讲稿:坚守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这一重要论述既回顾历史又观照现实。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植根于悠久的历史传统,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对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具有重大意义。

发扬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从政治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数千年来,"大一统"是贯穿中国历史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一条主线,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中华民族一直持有"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天下大同"的理念,把"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其中,秦王朝统一六国,废分封行郡县制,在中国历史上开启了"统一性"政治理念的实践和制度化,建立了多民族统一国家,逐步形成"大一统"的政治共同体。"大一统"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牢固需要树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要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维度发力实现真正的"一统"。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相互影响,给我国既带来重大战略机遇,也带来严峻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维护国家统一视为核心利益,带领各族人民坚决反分裂、反干涉,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凝聚成维护国家统一的强大力量。

凝聚各民族共同历史记忆,从文化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历史不仅是记忆,更是文化的传承。各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对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着重要支撑和价值共振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民族始终以统一为主流,中华文明也始终以统一为正轨,"炎黄子孙"这一共同的历史起源使中华民族结合成紧密的整体。从秦汉雄风到大唐气象,再到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近代以后,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各民族同胞共御外敌、同赴国难的历史记忆得到全面巩固,抗日战争使得中华民族意识空前增强。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的历史奇迹成为各民族最深刻的记忆。共同记忆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流变,是中华民族根基性情感联系,体现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强化了各民族对中华文明的归属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在共同创造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要深入挖掘各民族共同历史记忆,诠释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内涵,实现历史文化的统一性表达、大众化表述、创新性传播,激发各族儿女对共同历史记忆的认同,实现历史记忆与优秀文化的传承,在润物无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从经济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历史上,我国既有农业民族,也有畜牧民族、渔猎民族等。各民族依托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彼此交流互补,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统一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发展日新月异,各族人民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致力于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富裕。共同富裕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既反映了各族群众物质生活改善的程度,也体现了各族群众精神生活充实的内涵。因此,推进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新征程上,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更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把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战略任务,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提升西部经济发展速度,以均衡发展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