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最美党员(第2/2页)
4.党员精神不振的问题,主要是工作消极懈怠,不作为、不会为、不善为,逃避责任,不起先锋模范作用等;
5.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主要是违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不注意个人品德,贪图享乐、奢侈浪费,甚至违反党纪国法、腐败堕落。
党员一旦精神上缺了"钙",得了"软骨病",加之没有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为其"把脉""治病",必然走不稳、走不好,走不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去。久病不医,很可能病入膏肓,彻底脱离党员队伍。
四、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最美党员
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部署。开展主题学习教育,我个人认为基础在学,关键在做。
一是认真学习,从马列经典中汲取思想营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之所以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方面是因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对于解决党员干部的理论困惑有很大帮助。比如,《共产党宣言》中谈到"两个同样不可避免",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可是现实中,资产阶级没有完全灭亡,共产主义也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这是为什么?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应该如何看待?诸如此类的问题都给党员干部思想上带来了一些困惑。这些困惑不解决,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坚定程度。"解铃还须系铃人"。对这些困惑的理论解答,还需要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去找答案,认真研读,悉心体会,完整地而非断章取义地理解这些著作的所言所指。应当看到,共产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上,会有各种困难和干扰,甚至有时候会遭遇重大挫折。我们只有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革命导师的阐述中补充思想营养,培养科学眼光,解除思想疑惑,才能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心,才能自觉、坚定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二是见贤思齐,善于从先进典型的事迹中汲取正能量。对理想信念的坚定程度不一样,会导致不同的人生结局。历史已经证明,事业有成者,多是历经千辛万苦,依然坚定自己理想信念的人。在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中,毛泽东、董必武等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贞不渝的人,身经百战终不悔,最终成就了革命的、光辉的、伟大的一生;何叔衡血洒疆场,壮烈牺牲,邓恩铭、陈潭秋惨遭危害,英勇就义,王尽美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像他们这样身怀理想从容面对生死的人,在党的史册上永远留下了值得敬仰的名字;而像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这样背弃信仰、湮灭理想的人,最终都没有落得好下场。在前进的道路上,那些身怀崇高理想与信仰的人,就犹如海上的灯塔,能够给迷失的人以指引、以信心、以力量。每个时代都有这方面的典型。抗战、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30多年来,始终怀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党员干部数不胜数。如黄继光、邱少云、王进喜、焦裕禄、杨善洲、沈浩等,在生死关头、得失之间不逃避、不迷失,坚定不移地为理想信念贡献自己的一切,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在群众心中树起了一座座丰碑。学习典型,就要深入了解他们的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像他们一样,无论外界环境怎样复杂多变,始终不放弃、不背离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定信心,昂扬斗志,自觉地把个人的荣辱得失与人民群众的荣辱得失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梦想与人民的梦想、祖国的梦想统一起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上高擎理想的旗帜。
三是脚踏实地,深入群众中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源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大多数;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推动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与阶级社会的统治者把人民群众视为会说话的工具、没有人格和尊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有力反驳了精英论等观点,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充分发挥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力量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的理想最终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实现,因此,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牢牢扎根于群众中间,坚持深入工人、农民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让最底层的百姓接受和学会使用最先进的理论武器,树立起最高尚最远大的信仰和理想。
在100多年的实践中,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号召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培养和群众的真感情,俯下身去,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把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与服务群众联系起来,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踏实调研,避免走马观花。"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实地调研,亲自到田间地头去、到生产一线去,掌握最翔实、最准确的一手资料,多看"后院"和"角落",少看、不看"门面"和"窗户",避免在调研中走过场、"被"调研。
2.艰苦奋斗,避免铺张浪费。深入群众的目的,是实地了解群众的疾苦和诉求,及时、科学地解决群众的难题,而不是为了出出镜、露露脸,更不是为了休闲享乐。因此,党员干部在下基层时,必须在吃、住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提要求、不讲条件,和老百姓同甘共苦,同吃同住同劳动,充分发扬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作风。
3.真抓实干,避免人去楼空。党员干部要切实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头,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与实实在在解决民生问题结合起来,不仅注重解决"一时一事"的基础建设问题,更注重解决发展出路问题,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不能人走茶凉、人去楼空,留下遗憾。
各位领导,同事,以上是我在主题教育活动中的所学、所感,接下来,我会将所思、所悟贯彻落实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去,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努力把学习的成果转化党性修养和工作能力的提升。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