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宣讲党课讲稿: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教育主题)
二十大宣讲党课讲稿: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教育主题)
一、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演变
教育现代化的历史很长,向前可追溯至清朝末年。当时多少志士仁人期望能够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他们纷纷尝试实业救国、科技救国和教育救国,但在整个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这些理想很难变为现实。19xx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我们党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成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才走上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步骤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通过国民经济翻番地增长,第一步,到19xx年,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xx世纪末实现小康;第三步,到xx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部署,作出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今天我们谈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历史方位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
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正处在新征程新起点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再到党的二十大,中央部署、压茬推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2021年x月x日,x万多人齐聚天安门广场,共庆中国共产党成立xxx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四个时期的伟大成就,并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用四组关键词提炼概括了百年党史中四个时期的伟大成就: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二)党的二十大报告起草过程及总体框架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下半年在xx召开。2022年x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党的二十大文件起草组。文件起草组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同志担任副组长,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同志、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参加。按照党中央部署,xx个单位承担重点课题调研任务,围绕xx个专题开展调研,形成xx份调研报告,共计xxx.x万字。同时,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人民群众广泛响应、积极参与下,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留言超过xxx.x万条、x.x亿字,最后整理出具有建设性、代表性的意见建议xxxx条。党的二十大报告征求意见稿初步形成后,中央办公厅向各地区各部门发出通知,就党的二十大报告征求意见稿在党内一定范围组织讨论、征求意见,并通过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在充分听取党内党外意见之后,报告稿提交至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审议。
如何起草好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框架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起草报告有五个必须全面把握和深入思考的新的历史特点,即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四点要求,即把握历史方位、聚焦战略任务、坚持守正创新、增强斗争精神。xx月xx日,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必须有一个统摄全局的主题,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总论,由导语和前三章节组成,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开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谋划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第二部分,分论,由第四章节到第十四章节组成,论述党和国家各方面的事业部署。此部分是我们学习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点,尤其是第五章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第七章节"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第十一章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三个章节在以往的党代会报告中未曾单独成章,需要我们格外关注。第三部分,党的建设,由第十五章节和结束语构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多处新提法新举措新观念,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相关的内容,也有许多更新更高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时,报告用了"x+xx+x"的结构。"x"指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xx"指xx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其中xx个方面是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的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基础上概括而来,教育方面的成就体现在"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x"指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的四个里程碑意义: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中国人民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新时代十年来,我们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我们今天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底气更足。
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成就
(一)从数据看发展成就
从19xx年到20xx年,全国各级教育在校生(在园儿童)数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中小学在校生数从19xx年的"倒图钉形",到世纪之交的"金字塔形",再到当前成为"正梯形"及"柱形",20xx年-20xx年出现重要拐点,宽口径高教规模超过同年高中阶段在校生数,我国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未来我国大中小学在校生数还将逐渐出现"双曲线形",意味着年轻人受完高中阶段教育后有三条路可选:先升学再就业、先就业再升学、边工作边学习,这将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常态。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现代化,一定会是有利于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之初,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到x%,现在已经超过xx%。这就是历史的进步,这就是教育现代化不断推进的显著标志。这些年,我们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与国际上的横向对比来看,中国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处于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基本与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同步。同时,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我国与高收入国家之间的差距。
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必然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20xx年,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xx.x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xx.x年,xx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xx年。这是我们接续努力的历史性成就。新时代十年间,教育现代化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步伐明显加快,每年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向各行各业输送约xxxx万毕业生。按照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超x亿人为大学文化程度。这就是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底气和本钱。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都会根据预期寿命、受教育年限和生活水平三项指标发布人类发展指数。xxxx年,我国排在第xxx位;2021年,我国排名上升至第xx位。这是独属于中国的了不起的进步。
(二)从政策看发展成就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阐述非常清晰。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部分,要加快进程,作出全局性、先导性的贡献。
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次中央全会,"立德树人"这条红线贯穿始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关于"立德树人",我们要把握好三大要义。一是立德树人不应仅仅局限于德育,而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二是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三是始终秉持守正创新方略,在坚持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实际,与时俱进地开拓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举旗定向,不仅要求教育系统练好"内功",增强自身实力,还要更好地服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肩负着科研开发、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对外交流合作等多种任务,对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强调要加强党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此后,专门组建了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教育的重大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决策大多数是由中央部署,地方的教育部门更多地起到"前线指挥部"的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既为"十四五"开局明确方向,也为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教育发展的新的决策部署,进行了充分准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这五大强国是中央给了明确完成时间点的。党的二十大增加了到2035年要建成科技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出全面部署。比如,完善面对青少年的身心素质、心理健康的教育;培育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机制;促进职普融通,分类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挥在线教育的优势。在此基础上,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进行了细化部署和安排。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五章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xx世纪xx年代中期,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21世纪初,我国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这三者融为一体、相互促进,推出战略组合拳。党的二十大报告高瞻远瞩,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五章节共分为四小节,分别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共xxx字,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共xxx字,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共xxx字。关于科技的论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共xxx字,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共xxx字,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共xxx字。关于人才的论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共xxx字,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共xxx字,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共xxx字。可见,教育、科技、人才的重大战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我们要全面理解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历史使命,准确把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相互关系。这三者层层递进,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的最新的全局性的谋划,也是我们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五章节第一小节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20xx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第一次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接下来明确一系列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
高中阶段之后是与人力资源市场连接最紧密的时候,这一阶段不独属于青年,还包含了很多成年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从总体上整合体系,突出重点,汇聚合力,直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行各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接下来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专门领域部署新的政策导向,"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从学习型社会到学习型大国,这一概念层层递进,营造人才成长"立交桥"。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三个重点:第一,明确新时代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加快建设、协调推进的战略部署;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点举措;第三,全面增强教育系统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
关于培养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总体战略部署。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四梁八柱",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全局。回顾党和人民的百年奋斗,我们党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统筹谋划。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党举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学校。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不断夯实国民教育体系基础,充实各学校的基础条件,比如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和大学扩招政策。
20xx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此,我们正在努力向前推进三件大事:第一,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第二,夯实国民教育体系关键阶段的基础,从3岁到20岁是人一生中最适合系统学习的阶段,也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期,要在这一阶段打好基础;第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目前,一些新机制开始逐步发挥作用,比如中小学的家长委员会、高校的理事会。我们每个人都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我们应积极建言献策,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学校教育系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具体体现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课程教材开发使用、教育教学实训实践、过程及结果督导监测评价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环环相扣,形成闭环。
20xx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对"十四五"时期教育方面的发展方向提出四点殷切希望。第一,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第二,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第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关键问题。我国高校要勇挑重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第四,要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习近平总书记重点提到了教育评价、在线教育、教育开放。在教育开放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留学输出国和亚洲重要留学目的地国。20xx年,我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且与刻板印象不同的是,xx%左右来华外国留学生为自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因生育政策调整,我国入园率和在园人数出现迅速增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xx%。从xxxx年立法到xxxx年修法前,九年制义务教育曾一度出现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城乡、区域、校际间差距较大。修法后,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渐进入均衡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xxxx年,xx.x%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或享受政府购买学位服务。未来,我们将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开展教师交流轮岗、破解学区房择校热等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xx世纪xx年代,我国曾提出职普规模大体相当,要求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各占xx%。"十三五"期间,我们曾尝试将这一比例调整至x.x﹕x.x,普通高中略高于中职,实际运行下来,基本维持在x﹕x,普通高中占六成。2021年,我国普通、职业本专科招生人数为xxxx.xx万人,普通高中招生人数为xxx.xx万人,中职招生人数为xxx.xx万人。今后,我们要探索普通高中多元化发展,从原来的重点高中与相对较弱的高中的分类方式过渡为划分科技高中、人文高中、外语高中、体育高中、艺术高中和综合高中。另外,要允许普通高中和中职之间学籍的相互转换,降低试错成本。无论从普通高中升学,还是从中职升学,都会有明确的上升空间。且这并不是两条独立的升学"独木桥",而是相互融通的"立交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我们通常用毛入学率来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毛入学率小于xx%为"精英"阶段;xx-xx%为"大众化"阶段;超过xx%为"普及化"阶段。xxxx年之前,中国一直处于"精英"阶段。20xx年到20xx年,我国迈入了"大众化"阶段。20xx年之后进入"普及化"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逐步理顺了农村子弟上学难的问题,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农村户口的学生升入专科高职、本科高职和普通本科。高校中,少数民族在校生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这是很大的历史进步。
xx世纪xx年代至今,全球发生了五次与教育、学习相关的革命性变化。xx世纪xx年代,终身学习理念提出;xx世纪xx年代,新信息通讯技术革命兴起;xx世纪xx年代,教育和学习的支付方式产生重要变化;xx世纪第一个十年以来,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启动教育和学习发展模式的革新;xx世纪第二个十年至今,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开始重塑教育和学习的环境与业态。我国在做到职普分流的基础上,正在向职普融通的方向迈进,在努力完善正规教育的同时也在考量非正规、非正式教育的学习,致力于打造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普教、职教和继续教育三大体系上升通道相互衔接,搭建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框架。以前幼升小、小升初都要通过考试,现在幼升小和小升初的"筛子效应"已弱化,中考、高考、考研的普通教育"筛子效应"还比较明显。为拓宽终身教育学习通道,今后将逐渐淡化从小学到研究生不同层级之间的普通教育"筛子效应"。20xx年,全国研究生毕业人数为xx.x万人,普通本专科毕业生xxx.x万人,成人本专科共有毕(结)业生xxx.x万人,网络本科、专科生毕(结)业数量为xxx.x万人,构成人力资源供给侧的主体。
总的来讲,党的二十大报告更加强调国家政策法规的引导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这个"立交桥"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框架,是普教、职教和继续教育融合协调全方位发展的资源平台。今后,我们希望,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各省之间的差距可以进一步缩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方方面面。停课不停学、复课复学等方面,我国都走在了全球前列。中国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进展的发展速度,已经居于世界较高水平。无论是慕课还是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后的总浏览量都超过上亿人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对于这些人才的培养,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发挥重要力量。我们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推进"三教统筹"。党的十八大以来,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政策导向一以贯之,许多相应的规划都在落实当中。我国已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未来要把握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创新优势,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进一步发展。
历次党代会报告、历届中央全会的决定,都是在顶层设计层面谋篇布局。各规划、纲要及相关配套文件是中间的枢纽环节。我们要在顶层设计和中间枢纽的指导下探索实践,抓住关键时间节点,一步一步,不断向上攀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五个牢牢把握",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党要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我们一定要结合《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