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AI198.COM —— 专注党建行政公文写作范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党课讲稿发言稿(共12篇)(第3/5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524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1分钟。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领导人都十分注重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要坚定不移地继续贯彻执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只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具有强大动力。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才能具有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他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民族工作的主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关系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的战略方针"。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密切相关。如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强,各民族就不可能团结一致、同心协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强,各民族就越团结,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力度也就越大,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水平也就越高。而共同繁荣发展又是民族团结的保障,共同繁荣发展的程度越高,民族团结的水平也就越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就越强。加快发展,缩小差距,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帮扶支援,实现共建共享,既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条件,也是确保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奔向全面小康的基础。

3.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民族"历经几次民族大融合,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开拓着脚下的土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并非坦途,而是坎坷不平,险阻重重。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只有凝聚共识和力量,不断增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同心合力,众志成城,形成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才能冲破重重险阻,战胜种种灾难,才能"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才能激励各民族团结奋斗,不断拼搏进取,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增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有多种,对相关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挖掘研究、阐释宣传是一种重要形式。古代不同部族、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互动和融合过程中,各民族在文化上取长补短,在经济上互通有无,在宗教信仰上兼容并包。在国内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中,都留下了古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印迹。应重视各地相关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宣传,使各族人民认识、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进而促进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只有不断增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保障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发言稿(9)

-------------------------------------------------------------------------------------------------------

一、研究源起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明确指出"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笔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势,特别需要基于政治哲学、政治学的深刻学理支撑,才能形成理论化、系统化的学术体系,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学理逻辑与政治逻辑的统一。为此,需要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代性1内涵,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我国现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的内生关系,以助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目标的实现。

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这些研究十分重要。但是,笔者以为,该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有进一步趋向深厚和扎实的必要。正如有研究者指出:"通过整理2014-2019年CNKI数据库中的相关学术文献,显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已经搭建起历史、政治、文化等立体理论框架,提出政治整合、文化凝聚、经济共享和借鉴域外经验等实践路径",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代性研究颇为关键。要着重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代化品格";目前研究"主要局限于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跨学科研究不足";"尚未建立能够支撑这一概念的理论工具"[2]等等。笔者赞同上述说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立,其学理基础涉及国家认同、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以及多民族国家共同体精神,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历史学和民族学层面上,而是需要对与现代性相关的学术主题进行哲学和政治学的思考,进行跨学科建设性的研究。

笔者以为,在既有研究成果之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系化认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是"共同体"概念的引入。共同体是目前经常使用的概念,其本身就具有现代治理的属性。共同体强调了交流、认同、合作、归属意识、团体精神以及构成共同体的各个个体、亚群体的"有意识的团结、责任、义务"等。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共同体,国家则无疑是一个很常见的、具有高度组织性的共同体。民族与国家具有相互塑造的属性。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重大主题,对于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的认识,需要从其超越族性、超越民族主义、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等特点进行理解,需要从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多民族国情及目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属性的宪法规定等角度进行把握,还需要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比较深入的体认。

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精神、国家认同、爱国主义精神密切相关。国家的建设不仅需要物质技术的强大,更需要精神层面软实力的强大,软实力和硬实力同样重要。精神和意识并不是完全分离的,而是与物质发展相互促进的,涉及哲学、文化、制度、认同等多个方面。多民族国家民族精神共同体能够更恰当地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包涵的民族精神。这是因为,与民族构成相对单一的国家相比,多民族国家的建构既具有更多的资源,也面临更多的任务。多民族国家民族精神共同体的实质是人们观念中的国家,具体到中国,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民族精神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括政治认同、民族(Nation)认同、文化认同、治理有效性认同与社会认同等等。

三是从治理的角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突出了中国国家建构、国家建设的主体性。这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互呼应。作为国家软实力和国家建构精神动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建基于和符合中国国家建构的基本逻辑,否则,就会偏离轨道,成为无源之水。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代性建构的理论路径

(一)从国家建构的逻辑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弗朗西斯·福山曾反思性地指出,国家建构而不是民主化应该成为比较政治学的核心议题[3]。深刻认识中国道路,要紧密结合中国国家建构与国家能力形成的内在逻辑。其中,关于民族精神共同体的研究,其实质是中国"精神及制度理念层面上国家能力"的研究。中国的民族精神在近现代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现代性建构与升华,当前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紧密结合这一建构过程,从内容、路径方面显示出这一过程丰富的政治哲学内容。通过对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的研究,笔者提出,中国国家建构的五重逻辑是:文明型国家、超大规模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国家[4];并且进一步研究指出:这五重逻辑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密切相关,也是形成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逻辑、文化逻辑与制度逻辑[5]。

国家建构的五重逻辑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巩固的制度基础、建设路径等提供了清晰的学理阐释,论证了中国建构统一多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哲学根基和内在逻辑。中华民族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共同体意识经历了近现代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华民族之崛起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现代意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从目前来看,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代性研究不足,根源在于,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我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内在逻辑关系在学理上还没有清晰的阐释。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建基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的逻辑,这是因为:首先,政治发展道路的民族主体性使一个民族(Nation)具有自我认同和强健精神的基础,也是理论、制度、道路、文化自信的基础。其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通过想象建立,而是建立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人们通过对国家建构的文明基础、宪法精神以及国家建构的制度路径、理论路径、实践路径等的理论认知,才能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清晰的观念,才能生成具有深刻认知逻辑(理论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历史文化共同体、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也是政治共同体、精神共同体。作为多重属性的共同体,要求其共同体意识的建立具有如下内涵:一是必须涉及多个面向,包括历史、文化、民族、制度、治理等多个方面;二是必须建立能够整合这些多重认知的政治哲学理念和理念支柱。这说明我们需要加强对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共同体精神的核心逻辑进行深入研究。国家建构的五重逻辑和民族精神共同体理论就回答了这一核心问题,同时也解答了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大支柱的"五个认同"的学理逻辑。

(二)国家建构的五重逻辑与"五个认同"

中国国家建构的五重逻辑提供了"五个认同"背后的学理逻辑和政治哲学论证--中国国家建构的五重逻辑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密切相关,也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文化逻辑与制度逻辑。中国国家建构的五重逻辑从学理上深刻论证了"五个认同",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学理基础、政治哲学和人文内涵(如表1所示)。

第一,文明型国家的国家建构逻辑内在蕴含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需要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其中包括历史传统、政治文化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情教育等。

第二,社会主义的国家建构逻辑内在蕴涵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其中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民族问题解决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认同。

第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建构逻辑内在蕴含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在民族问题上体现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发展史及内容构成的认知与认同。

第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逻辑内在蕴涵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在这一逻辑下可提高对中华民族的综合认知与认同,包括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的历史格局、中华民族的现代转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以及中国现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中各民族团结奋斗的伟大道路与伟大精神的认知与认同。

第五,现代国家的国家建构逻辑内在蕴涵了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屹立于现代国家之林,其后陆续实施现代化国家建设、改革开放、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大战略,无论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还是政治制度文明,一直都处于现代国家建构和治理能力提升当中。各族人民在政治上实现了当家做主、平等团结,不断提升对于国家建设与治理的参与度。由此,我国各族人民对于现代国家建设获得历史性成就的认同,无论是从情感自觉还是理性认知上,已经远远超越了王权国家中臣民的国家认同。具体到民族领域主要体现为对《宪法》相关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法》及中国的协商民主、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与法治化等内容的认知与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讲稿发言稿(10)

-------------------------------------------------------------------------------------------------------

自从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命题后,便引发了社会关注。实际上,这一命题已经进入中国各民族同胞的日常话语系统。然而,这个命题自诞生之始,就于政治上、学理上遭到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各种批判与质疑,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命题始终有一个内在的悖论一直未予以澄清。其理由就是,既然中华民族构筑共同体意识,那么这是不是一种"同化论"?把共同体意识等同于推进同化,企图依靠这种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迅速消除民族差别;反之,如果中华民族不需要构筑共同体意识,那么这是不是一种"固化论"?对中华各民族成员间自然而然地接近,不引导、不支持,反而强化各种措施强化民族差异,固化民族差异,这实际上是与团结统一大势相背离。前一种理论实际上歪曲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旨归,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是民族"同化论"的改头换面;后一种观点实际上是否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实质上认为强化民族差异才是民族间的相互尊重,这无非是民族"固化论"的翻版。那么,究竟如何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命题呢?这关涉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的一个被悬置的前提,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究竟是如何可能的,由这一核心命题引申出来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铸牢的价值意蕴与现实路径的这三个维度的探赜,不乏深知灼见,同时也存有不少曲解与误判之处。笔者认为,反思已有研究中的曲解与误判,辨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铸牢的价值意蕴与现实路径这三个基本问题,这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中不可回避的,而且需要首先回答的问题。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如何理解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是什么?它究竟是一种"心理意识论"还是"身份认同论",或是"文化认同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的理解,关系到能否进一步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与实现的根本路径,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诸问题的逻辑起点,因此颇受学界关注。

总体来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的理解,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多个维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赜与阐释,以三种观点或者倾向最具代表性。这三种观点聚焦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历史与现实语境,相对准确地把握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样态的多维性理解与多视域阐发,为进一步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提供了多样化的思维线索。但如何从本质内涵上界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状态,仍需要进一步辨析。

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中国各族人民在体认共同生活基础上的认知、信念、意愿、情感和记忆的集体归属心理,即"心理意识论"。这种观点指出,中国各族人民的社会政治生活的经验现实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知识基础和感知基础,"这种认知体验又内在地包含着两个核心元素,一个是经验描述性元素,另一个是经验评价性元素",即这种心理意识是各族人民对现实生活经验的心理体验与感受。同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形成过程,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得改善各民族间的民族关系与提升各民族成员的美好生活体验,使之形成良好的积极共识与心理评估。这一观点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把意识看作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但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存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内涵的误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认知体验简单视为一种经验性元素,把它归之于个体与集体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不免有陷入"经验主义"的囹圄,因而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作是现实生活经验的感性描述总结与经验性存在的"实体",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样态与其本质内涵的建构之间仍存有较大鸿沟。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在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集体身份认同,它包括"国情家底、历史主流、政治法治、团结合作、共同发展、共建共享"等六个层面的共识,即"身份认同论"。这种观点揭橥了身份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按照平行类分的思维方式,把"五个认同"拆分为"六个意识",这为学界提供了一定的合理借鉴。同时这也在实质上过度强调集体认同,缺乏自我认同,忽视了集体身份认同的前提,存有将集体认同与自我认同割裂之嫌。就身份认同而言,自我认同是集体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因为通过自我认同才能确定集体认同,个人之所以能够与他人交流,形成共识的文化,使得个人与他者对共在世界具有"通感",获得相同的判断,达成共同谅解。这才使得集体认同成为可能。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是各民族首先对自己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继而在与他民族的交往中自觉接受与认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

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在其现实表征上,中华民族成员依靠承认共同的文化特征获得中华民族的认同,即"文化认同论"或"价值认同论"。这种观点从结构论视域出发,指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结构,即"命运与共意识、共有精神家园意识、心理认同意识和团结互助意识"这四个层次。这种观点事实上是把文化认同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指标,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理想世界与对永恒的价值追求,彰显了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价值目标,其实质是一种价值认同,即在思想文化上客体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认可和同意,为学界提供了合理的参考。但这一观点忽视了主体的需要或利益的认同是文化认同或者说价值认同的前提,即文化认同是基于主体需要或者利益认同的。马克思说:"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因此,文化或价值认同事实上是一种思想认同,归根结底,它是一种利益认同。这本质上是一种利益与思想、存在与意识的关系。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不能忽略利益对价值认同或文化认同的基础作用。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各民族互动交往实践的产物,也是五千多年来历史生成的结果;既是一种能动反映客观实践的心理认知与情感,又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取向;既是一种身份认同,又是一种文化认同。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理解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56个民族成员(包含港、澳、台等同胞)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实体的认同意识。具体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认同意识,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来的互动交往的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对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实体的能动反映,既包括认知归属、情感依附与行为取向三个维度,也包含身份认同意识、文化认同意识以及国家认同意识三个层面。换言之,从社会心理的视角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承认、认可与赞同,进而产生归属认知与情感依附,并自觉自愿地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利益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即按认同对象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作为认知主体的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发自内心的认同,从理性认识上升为信念的自觉,再内化为情感的自愿,最后外化为认知主体的行动的自觉。从内容的涵盖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括身份认同意识、文化认同意识与国家认同意识,是三者的有机统一,而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就三者关系而言,身份认同意识是前提,是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这一身份的理性确认,也是指国家民族话语范畴的身份归属;文化认同意识是核心,是各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产生归属感,并内化为自身价值体系,转化为一个民族自身所具有的最为厚重的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国家认同意识是目标,是各民族成员国族身份的确立以及将自己归属于某一民族国家的心理与思维习惯。因此,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生息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继古开今、革故鼎新的强大精神动力,其包含的认同意识,闪耀着团结统一、守望相助的光辉,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和命脉。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所指为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所指为何?近年来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与长治久安的思想保证";有学者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力量之源";还有学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明确政治方向、汇聚智慧力量、提供精神归宿、巩固国家善治、捍卫民族尊严"。不难发现,学术界围绕这一问题讨论的核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的,都旨在从政治层面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标。然而,笔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其价值指归既要根植于中国历史进程,又要立足于时代现实语境,依循中华民族一体与多元平衡发展的复线式演化逻辑,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三个方面进行阐发,才能真正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真意蕴。

其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政治共同体统一与稳定的思想之舵。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国家是生活在一国共同区域内各民族的最高庇护所,它保护着域内的各民族。事实上,国家政治共同体的统一与稳定不仅与域内的各民族利益攸关,还关涉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稳定与发展。因此,国家利益的实现是各民族得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自公元前的秦汉时期肇始,中国就建构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虽曾出现过短暂的分裂局面,但总体而言,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画卷的鲜亮底色。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各民族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休戚与共、患难相救的血肉联系,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与认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政治保证。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保障祖国统一的精神根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在每一次的民族危亡之际,都激发了每一位中华民族同胞的国家观念,自发维护祖国的统一稳定,保障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历了从"自在"到"自觉"的范式转换,并深深地融进了每位中华民族成员的血脉之中。然而,民族作为一个凭靠历史文化的沃土联结而成的人们共同体,在当前波谲云诡、纷繁芜杂的世界背景下,"怎样把这些原生的社会势力融合为单一的民族政治共同体",已经成为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在这样复杂的形势影响下,西方敌对势力企图通过台湾问题、香港问题以及国内民族分裂势力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颠覆、渗透与破坏,阻滞了祖国的统一大业。因此,保障国家的统一是每一位中华民族成员共同的心愿,也是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开展,更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国家集中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促进全国各族地区的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和民族差异,增加中国各民族的同质性,将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国家政治共同体成为各民族的最高庇护所;而且要从情感导向入手,弘扬中华文化,多渠道开展民间交流活动,推进中华民族全体成员、海峡两岸之间的相互认同,并最终体认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其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通向全面发展与共同繁荣的金色桥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内部各民族的发展与繁荣,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全民族之力让各民族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价值坐标。在解决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一问题上,经济建设是走出发展滞后泥沼的"阿莉阿德尼之线"。只有党和政府致力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逐步缩小发展差异,进一步增进各民族间的共同性,从物质利益上保障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这种在发展中熔铸而成的认同意识,也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表征,反过来又有助于整合各民族为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并以整体的力量推进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反过来,如果少数民族同胞的物质生产状况进一步恶化,他们在心理上就易形成相对剥夺感与被疏离感,长此以往,也会逐步背离党和国家的发展趋势。如果这种离心力聚合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民族分裂主义思想,从而危及国家的统一与稳定。鉴于此,新中国的民族政策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理念,这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根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已取得了举世瞩目、令中国人民感同身受的巨大成就。以广西为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预计115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1400个以上贫困村出列和14个贫困县摘帽"。扶贫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正成为现实。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仍面临艰巨任务。只有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就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实现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党和国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不断增强,从而实现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推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